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景区规划与开发活动往往着重于景区自身范围内的开发与保护,从而造成过度开发或资源利用率不高。文章试图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认为可从社区参与、旅游承载力、游客消费观入手,以系统观、生态发育观和新资源观在景区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景区。提出了在景区微观面、区域中层面和社会大层面上实现循环经济的模式,以期为探索景区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柴文静 《魅力中国》2011,(18):46-46
本文运用自然辩证联系与内在多样性的观点阐述了污淤泥处理的学科交叉性;以系统观说明了热调理影响因素的存在性;以矛盾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分析了絮凝剂的发展与应用;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分析了污淤泥研究与实际的污淤泥处理技术的关系;分析了科学观察与实验在实际研究中的体现,以及正确看待其中的机遇问题;以科技生态观分析了体现循环经济的污淤泥处理方式的重要性。最后,我们应在实际的研究中,以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观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精神支持,必须强化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4.
孙仁中 《重庆经济》2005,(10):38-40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可以说,循环经济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带有方向性的最先进和最高级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发展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6.
张天柱 《浙江经济》2004,(19):20-21
以生态规律为指导,围绕产业结构的生态转型,更能体现循环经济在根本上是以新型工业化变革传统经济体系与增长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董晓迎 《魅力中国》2010,(35):311-311
具有两千历史的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精神资源。缘起论是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整体论和无我论是它的基本特征,自然观、生命观、理想观是它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是先秦末期一部综合百家的思想巨著,生态智慧是其重要的思想特色。《吕氏春秋》的生态智慧包括天人一体的生态系统观、人法天地的生态协同观。《吕氏春秋》的生态智慧是体现古代中华生态文明追求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指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之间的异同以及制造企业对低碳运营的认识误区.在分析企业低碳转型刺激因素和动机的基础上,详细解释了中国制造企业缺乏低碳成长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原因.利用战略管理的市场基础观(MBV)、资源基础观(RBV)、制度基础观(IBV)和认知基础观(CBV),深入分析了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来源,并为中国制造企业的低碳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循环经济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生态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体现着经济发展的动力,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在探讨目前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生态城市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二者相辅相成.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建设,只有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把循环经济当大事、实事来做,制定总体规划,抓好城市生态卫生,保证生态安全,加强城市绿化,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等工作,才能使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健康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新疆生态农业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水资源合理分配原则;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朱明峰  梁樑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6-19
循环经济是通过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重构物质循环流动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文章首次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循环由物质循环和非物质循环构成。并分别对物质循环中产品、企业、产业、市域、区域、国家和全球层次的循环以及非物质循环中意识思维链循环、价值导向链循环、知识创新链循环、信息传递链循环、产业结构链循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描述各循环间关系的“四层说”。  相似文献   

14.
李振华 《特区经济》2008,(12):190-191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结构调整全局,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循环性农业体系、循环性工业体系、循环性社会体系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也是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西南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清  苏维词 《乡镇经济》2008,24(2):66-69
文章针对西南山区的喀斯特地区和非喀斯特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安全发展的需要,以普定县和万州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2种典型喀斯特地区和4种非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西南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西南山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正祥  刘妍娜  袁武 《特区经济》2008,235(8):161-162
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的研究,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经济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systematizes and considers the risks in the foreign loan sphere that have manifested themselv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oday’s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and determines the main directions of improving Russia’s foreign loan policy with a view to increasing its role in moderniz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自被提出以来日趋升温,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两者却联系紧密,具有相同的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基础,流域生态效益补偿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保障流域生态效益补偿的实施。文章试图从环境法的角度架起两者之间的桥梁,提出具体的流域生态补偿立法思路,以便与学界共同探讨这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隋春花 《特区经济》2006,(5):189-191
广东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当地居民参与等问题。通过对当地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影响的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小坑发展社区生态旅游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四方面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加强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和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构思。  相似文献   

20.
李伟  江秀辉 《特区经济》2007,(2):126-128
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城市人类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生态的极度破坏。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而且必须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大力发展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取得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