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是七十年代来建立和发展的边缘学科,它以多数直径为10微米以下,矿物中相对封闭的地球化学体系(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地质作用过程物质组分的物理状态以及查定物理状态、成分演化与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是地质学研究在微观世界向定量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3):F002-F002
张建珍,男,汉族,内蒙武川县人,1956年8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从事过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6-1987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部进修一年。  相似文献   

3.
通过镜下观察与化学分析,对丰宁─隆化深断裂带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构造岩与相应的原岩在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讨脆─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物质组分的集散规律。  相似文献   

4.
构造地球化学是地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地球上各种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可以看作是构造地球化学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十三陵地区岩石化学与原岩光谱的分析,初步总结出了本区地球化学特征。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本区及邻区岩石中微量元素和常量组分含量进行研究,找出其地球化学特征的规律,进一步解释了区内地质构造现象,阐明了本区与邻区在构造运功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对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年龄为133. 2±1. 3 Ma,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丰度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La/Yb)_N=4. 24~7. 59],表现为"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海鸥式分布,负Eu异常明显。微量元素以相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Ba、Nb、Sr、P、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认为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根据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地质背景,结合A型花岗岩的特征,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地质公园是区域景观保护和促进组织,其目的是利用地质旅游产品进行地质遗产保护、地质教育和可持续区域发展。利用Scopus数据库分析发现,地质公园研究仍然被牢牢地定位在地球科学领域,并未对其与社区和景观的关系进行客观、专业的解释。而这种情况导致了对地质公园中社区作用及其景观价值的研究空白。据此提出了3个观点:(1)地质遗产不能与人们的活动和影响脱钩;(2)地质公园不是处于没有社区的环境中;(3)评估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区域发展需要更多地关注社区。归根结底,有必要超越地球科学的范畴,来改变我们对地质公园的社会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研究东升庙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依据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持征,指出东升庙矿床为与火山活动无明显联系的海底喷气沉识成因,区域变质作用仅在已成矿基础上对矿石组构和矿体形态进行了某些叠加改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流循环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阜平地区灰色片麻岩约占太古宙片麻杂岩分布范围的二分之一,主要岩石类型为云英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本文对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并与冀东灰色片麻岩和西格陵兰努克片麻岩进行了对比。根据痕量元素特征对成岩构造环境、成岩物质来源和成岩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文总结了矿床产出环境、岩体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矿床地质及矿石(物)组合特征,认为矿体产出与碱性正长岩为主的杂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其成矿流体可能是在高氧逸度环境下,在有利的构造位置进行了较充分的结晶分异,伴随着铁、磷、钙氧化物逐步富集而成矿。根据以往找矿勘查的经验,在深大断裂与次级断裂的交汇处,由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形成的杂岩体,特别是钾质偏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的附近有优越的成矿条件,且成矿部位具有一定的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晕率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水泉沟岩体具有分布范围较广、岩石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的特征,既是华北克拉通北缘地区典型的碱性岩体之一,又是区域金矿的主要赋矿场所,因而备受广大地质学者的关注。为了综合研究岩体与金矿的关系,对前人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岩体的岩石类型、岩石化学成分、金矿地质特征和岩体与金矿的时空、成因关系等,认为岩体总体属于海西期钙碱性、弱碱性和碱性岩石共存的杂岩体,区域金矿主要受构造控制,成矿与岩体成岩有一定的时空和成因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本区岩体与金矿研究领域现存的主要科学问题,并强调燕山期成矿事件应引起重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理渗透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课程结构,繁荣校园文化,注重社会实践,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技术日益成为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和应用正在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科学研究甚至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对社会每个成员提出了新的角色期待,并向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提出挑战。社会科学也由于新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而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3.
韦伯的研究方法包含着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即价值关联、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韦伯方法论学说的意义在于:从方法论的整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从寻求社会规律本质上的因果关系到发现个别社会现象的多因果关系,从追求社会科学功用的全能期望到有意识的自我限制。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写作前,必须有两个准备:一是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积淀;二是选好题。选题要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意义;要有创意。选题的动因大抵有两种,其一是兴趣;其二是角色要求。后者越来越成为写作者的主要动机。确定选题之后,必须列写作提纲,并在翻阅材料当中不断充实提纲。进而进入写作过程,写作过程是一个将自己的观点与材料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用自己的思路驾驭材料、统领材料,使材料为自己的论述服务的过程,所用材料必须标明出处,写作还需合乎规范。写作过程完成后,必须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修改,达到首先能说服自己,进而说服他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部分财经类高校为研究案例,提出了增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实施“三优”战略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地经渗透的含义出发,将地经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分成三个阶段:早期、成熟期和拓展期,分析了地经渗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对接、地经渗透公共选修课难以严格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地经渗透薄弱、地经渗透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过程创新教育;继续加大地经渗透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培养方案,突出地经渗透特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结构和主要内容之一,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管理的规定性,对企业运行过程的设计、实际运行管理、控制等方面.在这里我们试图探索管理科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及管理科学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综合知识科学的一般理论及教育学的"破边界"性质,可以指称,教学理论具有严密的知识科学的充要条件。事实上,考诸教学理论的形成史,可以看到"知识"作为原点在其中的主线存在。同理,以知识作为元要素来进入教学理论研究,进而考察教学理论研究问题之所在也是合理的。从"知识"出发同样可以对教学理论进行人文化理解。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数学的技巧远不能代表数学。数学是形成现代人类文化的主要力量。功利 主义地看待数学教育是造成数学教育现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文社科期刊核心竞争力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科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由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两部分构成。社科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从树立创新意识,打造期刊品牌;提高策划能力,突出刊物特色;以问题研究为中心,进行内容创新;重视队伍建设,提高编辑素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