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帐户的分类标准一般有按会计要素分类,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等。按会计要素可将帐户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权益类、收益类和费用类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可分为盘存类、资本类、结算类、期间类、跨期摊提类、成本计算类等帐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有些初学搞不清楚为什么资产增加时要借记资产类帐户,而费用发生导致资产减少时也要借记费用类帐户,取得收入导致资产增加时却要贷记收益类帐户。本依据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权益”,即确立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的理论依据,提出一种简单适用的分类方法,有助于初学理解和掌握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会计科目又是对各个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具体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共五类。可见,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在分类上产生了矛盾。本文试图对收入、费用及利润要素加以重新定义,从而使两者在分类上得以统一。  相似文献   

3.
高新东 《河北财会》1993,(12):47-48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支出,包括企业的开办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如筹建期间的汇总净损失)等。在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和监督递延资产的发生,摊销和结存情况,设立“递延资产”帐户,该帐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开办费等各项递延费用支出,贷方登记摊销期内的摊销数额,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末摊销的递延资产余额,企业的递延资产,按照费用支出的种类设置明细帐,组织明细分类核算。  相似文献   

4.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及计量的理论基础(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确认收益,将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化作为收益的计量。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确认收益,而后将确定的收益分摊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两种理论应用到所得税会计中,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5.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及计量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确认收益,将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化作为收益的计量。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确认收益,而后将确定的收益分摊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两种理论应用到所得税会计中,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首先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其差异的计算确定人手,定义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概念,并规范其相应的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有关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动来确认计量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债务法关注的是利润表中所列示的收入和费用在列支的时间、范围、标准等方面与税法的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并按照会计所得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应税所得计算的当期所得税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税款。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利润表负债法和资产负债表负债法,其区别主要是:利润表负债法着重利润表上收益与费用的配比,强调的是时间性差异;资产负债表负债法着重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强调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税务会计要素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各国设置的财务会计要素有多有少,如我国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美国有资产、负债、产权、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全面收益、业主投资和业主提款十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设置资产、负债、产权、收益和费用五项.我们对此并不陌生,也无多大争议,而对税务会计要素则探讨较少.  相似文献   

8.
现行利润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冒然采纳FASB的全面收益表又困难重重,改革陷入两难境地。本文就处在困境中的损益表改革提出兼顾反映经营成果和使用决策两种目的,分别采用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两种方法编制损益表及其补充资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会计要素架构的国际趋同透视——基于收益观演进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眼当前世界各国会计要素架构的设置,主要存在四种分类方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中,将财务报表的要素划分成十大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澳大利亚将财务报表的要素精简为五大类;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在“原则公告”中将财务报表的要素划分为七大类;中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确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大会计要素。一、从收益观的角度透视会计要素的国际差异与趋同2005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相似文献   

10.
一、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要素不同的原因分析(一)会计要素不同我国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分为五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则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两者不同的原因有:(1)核算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企业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主;(2)会计主体性质不同:预算会计主体没有具体的所有者,企  相似文献   

11.
损益表审计是通过对损益表上各项目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检查,分析测算企业在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实现过程,进而对企业盈亏情况做出正确评价和鉴证的过程。损益表审计的内涵分为两种:一是广义的损益表审计。它既包括会计报表、帐户、记帐凭证相互之间准确性审查,又包括会计信息与企业资产、负债和权益性资本的真实性检查。二是狭义的损益表审计。它是假设企业现有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活动真实为前提而进行的审计。本文按狭义的内涵谈一下损益表审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12.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改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在收益法下,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需要在以后期间确认损益的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助,需要通过递延收益来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该将"递延收益"列入非流动负债科目下的其他非流动负债中。但笔者认为,不能将"递延收益"列为负债类,因为严格来说它并不符合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而被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项目,都已经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企业利用资产类帐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有一定普遍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企业的主要手法是:一、利用应收款类帐户隐亏增盈1、将已发生的正常费用支出记入“其他应收款”帐户借方,故意不进当期损益。某粮食企业将内部自用卡车(非承包)的费用支出记入“其他应收款——汽车户”的借方,将对外营运的零星收入记入该户贷方,日积月累,借方余额高达17.3万,直到企业负责人更换清理时企业亏损才露真相。2、将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进存货(免税农产品除外)按一定比例自行计算分离进项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销售企业或××采购人员”,…  相似文献   

14.
按帐户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应归为“跨期摊配”帐户。即凡在本期发生,应属于本期收益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均作本期费用处理,若是款项未付就要通过“预提费用”帐户;凡不属于本期收益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本期的费用处理,若是款项已付就要通过“待摊费用”帐户。由于这类费用计入成本的期限和配比弹性较大,少数企业利用“跨期摊配”帐户大作手脚,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历时6个月的工行审计中。沈阳特派办紧紧围绕署定方案的审计内容,突出抓大案要案问题线索,从帐户入手,围绕损益和信贷资产质量是否真实、合规这个重点开展审计。通过审计,我们共查出辽宁地区工行系统少计各类收入、多计各项支出.漏缴各类税款、帐实不符、帐外固定资产、以租代购固定资产等方面问题,提出宏观建议5条,上报各类审计专报、简报、工作动态54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从帐户入手,全面核查工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各类帐户为基础资料,将资产审计与收益审计相结合,查实资产的真实性和资产收…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利用会计电算化编制报表时,一般会遇到两类问题:一类是编制出来的资产负债表的期末资产不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二类是利润表中的数据引用错误。这两类错误一旦发生,很难找到原因。对此本文从期末损益结转、报表取数模板等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为会计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会计中,账户是按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业主权益)、收入类、费用类共五大类,之所以这样划分,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理念,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本文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环节对暂时性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归纳了“资产/负债观”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本思想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会计收益计量的两种不同观念,但它直接影响了准则制订中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观认为,不论交易还是非交易,企业收益的本质是最终为所有者创造财富,所有者财富的增加最终表现为账面企业净资产的增加(不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向所有者的分配),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收益=A净资产一(所有者的投资-向所有者的分配)=△资产-△负债-(所有者的投资-向所有者的分配)。所以收益的计量最终取决于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企业要准确的计量收益必须要对资产、负债进行准确计量,收益表只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产负债观的会计与税收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理念,会计收益(即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即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本文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环节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归纳了资产负债观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