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国外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低水平重复现象十分严重。如何消除这种现象是关系到我国技术进步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创新是消除技术创新低水平重复、加速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阿娟 《生产力研究》2012,(2):13-14,130
进口贸易和国际智力回流作为国际技术扩散的主要路径,是一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外部来源。文章采用1987—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进口贸易、国际智力回流与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大路径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贡献度却存在差异;其中国际智力回流尤为明显,对东部技术进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却作用甚微。各地区应实施适宜政策充分利用进口与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外溢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研究》1997,(12):35-36
近年来,在机械工业部关于打好“三大战役”的精神的推动下,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厂积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大力组织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及时从“引进、  相似文献   

4.
工资刚性的存在使技术进步排斥就业,而依赖于技术引进的我国技术进步使就业排斥效应趋于长期化。这使得我国在丧失丰厚禀赋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技术分解是化解技术引进对就业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技术分解实质上是一个针对引进技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劳动反替代资本过程,企业追求成本节约行为带来就业补偿与创造的正外部性效应。引导企业实施对引进技术的分解,能实现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促进社会就业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198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都能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大于初级产品;然而,初级产品中的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饮料及烟草类和工业制成品的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类的进口对技术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技术进步还未从总体上改善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问的良循环并未形成.最后,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利用外资,将利用外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希望通过外资带来先进的技术,特别是软技术。但国内外学者对外资能否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描述我国技术进步,将全国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作为解释变量来描述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并试图通过运用Engk—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来研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共同趋势,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技术进步的短期波动情况。在分析检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结论并提出应有选择的引进技术和提高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袁立辉 《时代经贸》2008,6(5):92-93
本文通过论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衡量及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论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衡量及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分析了跨国公司发展的原因,探讨了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进步的作用及其逆向思考。  相似文献   

10.
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方式使我国出口稳定增长难以为继,而技术进步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采用我国各地区1985-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及各地区出口稳定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会促进我国整体的出口增长,但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增长的短期影响没有长期影响明显.此外,在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同.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会促进该地区的出口增长;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没有明显地促进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进口与出口间的关系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我国 1980 - 2 0 0 1年的有关数据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 ,检验了我国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协整关系 ;在建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基础上检验了二者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协整关系 ,而且在滞后期数为 1~ 2时进口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 ,反之 ,却不成立。基于检验结果 ,本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进出口价格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进出口弹性模型和行业计量经济模型,测算和研究了中国进出口弹性问题.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中国中长期出口价格弹性和进口价格弹性分别为-0.8579和-1.0774;第二,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出口价格弹性小于1,特别是农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化学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价格弹性绝对值都在0.5左右.适当提高价格对增加这些部门的收入是有利的;第三,中国大部分行业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小于或接近于1;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进口价格需求弹性为异常值,为 1.3148,说明:对于原油这样的战略性物资应该反市场操作,中东出现安全时价低时吃进以为战略储备,而出现危机时抛出以平抑国内原油市场价格的加速上扬.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受外国进口产品冲击,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案数量逐年增加,反倾销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涉及行业和产品范围日趋扩大,企业自身反倾销意识逐步提高。虽然中国进口反倾销有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外反倾销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反倾销行业过于集中,征收反倾销税率较低,调查期限不灵活,反倾销措施与外资政策重点;中突,国内从事反倾销专业人才缺乏,等等。中国政府应及早建立反倾销措施与产业战略和外资政策配合的经济战略组合,完善反倾销立法对调查期和税率的规定,扩大中国反倾销机构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相关理论,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利于东道国比较优势的发挥,进而推动出口总量的增长;而各国实践大多也表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贸易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那么,FDI对我国出口贸易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文章结合我国实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薄文广 《财经研究》2007,33(6):4-17
文章利用1995~200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认为:FDI的流入会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FDI对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对于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程度最小,并且要使FDI对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发挥促进作用还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而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人力资本门槛;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的进入有助于这两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FDI对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其对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FDI的进入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增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另外即使在外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的东部地区,FDI对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性,FDI对于以发明专利表征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其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经济效应问题一直是理论有多大贡献,学者们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运用索洛测算技术进步的"余值"方法,选取中国1985年至2004年区间样本数据作为经济变量,从宏观角度分析了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引进FDI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效果甚微,其原因和对策如何,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宏  钱利  崇曦农 《现代财经》2007,27(12):67-7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策略,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领域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会遇到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利用技术引进,选择何种技术创新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创新体系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开放式创新,探索出一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当前,我国还存在创新主体互动不够、消化吸收经费不足、创新服务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重引进轻消化吸收而再创新动力不足、国际创新合作不充分等问题,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以开放促创新,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良性循环发展,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不断优化技术的引进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完善再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重视和加强对我国技术贸易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阁 《经济师》2007,(3):48-48,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迅速,目前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是贸易大国的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规模和速度还不够理想,存在着诸如缺乏对WTO规则及技术贸易活动规则的了解和深入研究、技术出口的后劲力量不足、科学技术较为落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不强等。为此,我们要加强对策研究,以促进我国技术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分别构建供给和需求模型对我国玉米生产消费状况进行分析的前提下,运用福利效应模型测算了技术进步对玉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效应,基本结论为:玉米具有较低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玉米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表现为消费者福利增加和生产者福利减少,但消费者福利的增加值大于生产者福利的减少值,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