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租赁经营已在全国普遍试行。对地勘单位及其内部,能否实行租赁经营?其适应范围如何?这就需要结合地勘单位的特定情况加以分析。 (一)  相似文献   

2.
地勘单位实行租赁经营的可行度如何?至今仍然是一个尚待确证的问题。本文结合云南地矿局在4个地勘单位进行租赁经营试点一年来的情况,分析了租赁经营后出现的十大变化,用事实说明租赁经营不仅是实现两权分离的有效形式,也是搞活地勘单位的有效措施,同时还是实现向“三化”转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 什么是租赁经营? 地勘单位的租赁经营,是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一种具体经营形式。实行租赁经营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强化经营者的责任心,确保经营者的自主权,以促进地勘单位内部经营机制的完善。换句话说,就是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把属于国家所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按净值出租给经过资格审查合格的承租申请人,由承租人按照独立核  相似文献   

4.
(一) 地勘单位租赁经营的性质和含义 1.必须明确“租赁经营”不等于“租赁”,两者虽有一定联系,但性质和含义根本不同。按照民法理论,租赁的含义可概括为:出租人将财产交付承租人临时使用、收  相似文献   

5.
今年,国务院已先后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并已分别于今年3月1日和7月1日起生效。现以这两个暂行条例为依据,结合当前地勘单位实行承包制与租赁制的实际情况,对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异同点作一初步对比: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在全国改革形势的启示下,我局开始在部分探矿队和专业队进行内部租赁试点。现仅就租赁经营与改革内部机制的问题,结合我队实行租赁试点后的实际,谈谈我们的体会和初步做法。我们认为,租赁经营对地勘单位内部经营机制改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如何深化问题提出思路。要使地勘单位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西北五省如何消化富余人员,只有改变经营机制,试行各种经营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地矿局对所属地勘单位试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认为有利于增强地勘单位的活力,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但只有在地勘单位以对外经营收入为主的情况下(至少占50%以上)才能实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地勘单位已普遍具有经营职能,但预算内地质工作只具有经营的萌芽,从而认为地勘单位具备了经营机制改革的基本条件,但又存在先天不足问题;对1987年以来地矿部门广泛试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又认为它是名实不符的,实为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制,并分析了推行这种名实不符的改革会产生哪些负效应;作者对当前地勘单位经营机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需要国家、地方的政策支持,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以来的改革情况,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条件揭示和决定了支持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需要的支持政策包括:切实保障现有的地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为地勘单位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支持的政策。地勘单位要努力争取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国土资源部在指导新一轮地勘单位改革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为地勘单位争取政策上;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领导和支持,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地勘单位改革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勘单位的管理,全面提高地勘单位的素质,地矿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于1990年7月制定了《地质矿产部地勘单位管理升级试行办法》和《地质矿产部地勘单位管理升级标准》。我队对照“管理升级标准”,经过摸底、测算,制定了管理升级的奋斗目标。通过近一年来的管理升级活动,不但促使我队认真搞好定量指标的达标工作,而且有力的推动了各项管理达标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开展管理升级活动,是考核地勘单位素质的好形式,是提高经  相似文献   

12.
国有地勘单位多种经营工作中产生的不良资产,在流动资金、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诸方面都有其表现,严重地影响了地勘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地勘职工的切身利益。地勘单位产生不良资产,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客观原因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地勘财务会计制度方面的原因。抑制地勘单位产生不良资产,应采取充分作好多种经营项目的调研论证、健全完善各项资产管理责任制,加强合同管理,健全完善资产管理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建立和试行内部资产评估制度等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资源开发"走出去"的浪潮中,地勘单位起步最早但进展较为缓慢.地勘单位"走出去"面临诸多障碍,主要有:地勘单位软实力不够,资金获取能力不强,欠缺合作共赢的商业运作模式,缺少相应资质,应对隐性风险的能力不强.对国家促进地勘单位"走出去"的政策建议:(1)完善对地勘单位海外投资的政策扶持体系;(2)鼓励营造新的战略合作模式;(3)引导企业化,整合地勘实力;(4)完善地质勘查市场中介组织建设;(5)鼓励国际化人才培养;(6)促进地勘单位境外发展与国家境外援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一些省份资源环境荷载逼近上限,国际矿业形势持续低迷,部分地勘单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勘经济的调整期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施工期二期相叠加,地勘行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探讨适时建立符合地域特点的省级地勘单位智库,指导地勘改革发展工作,具有其可行性,推动省级地勘单位智库建设正当其时。构建省级地勘单位智库的路径选择:(1)"联合型"智库;(2)"新建型"智库。强化省级地勘单位智库要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二是实践导向,三是创新导向。省域地勘单位智库建设应定位在应用研究层面,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有关部门指导协作的工作机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彭德才 (广西地矿局):应该从地矿部门的实际出发,在对不同类型地勘单位已经具备参与商品、劳务市场各要素可行程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类型的经营机制。我们设想,按地勘单位承担主要工作任务性质、经费来源与国家事业费相关联,以及对未来经营承担风险的程度,分别试行有条件的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即:凡主要承担国家预算经费安排工作任务并提交相应地质成果的地勘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主要承担社会工程及劳务并取得  相似文献   

16.
解析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三大体制性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体上看,十多年来地勘单位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地质找矿成果交易的有限性;二是地勘队伍"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局限性;三是地勘单位经营实体管理的不规范性."十二五"是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地勘体制机制改革将进入"深水区".认清地质工作体制障碍、事企混合运行体制障碍、内部产权管理体制障碍等三大体制性障碍,对做好地勘体制机制改革制度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全国经济改革形势的发展,地矿部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按专业化改组地勘单位,推行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全面实行地质项目管理,开拓社会地质市场,试行地质项目或工程项目的内部招标等。商品经济的经营机制开始引入地质经济管理。价格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一项,包括地勘单位内部或单位间的工程、劳务结算单价,地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搞好地质项目管理,关键在地勘单位的管理,既分配,并提出在两级单位如何搞好分配的构想。实行项目管理是地勘单位的重大改革措施。实践证明,它对搞活地勘单位,调动其积极性,打破"大锅饭"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勘单位改革更需要内生动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最近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巩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三个文件。释放了国土资源部决心加快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的信号,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创新制定了一批利好政策。三十年来,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外力推动强劲,内生动力不足,应设法使地勘单位改革的内生动力迸发出来,突出地勘单位的专业优势,转换发展模式,提高地勘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力促地勘单位"走出去",防止地勘单位退回去,使改革的内生动力与外部推力结合在一起,解放思想,趁热打铁,使地勘队伍真正成为国家资源保障中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地勘工作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地勘单位由纯事业单位逐步向企业化过渡.随着地勘单位"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路子"的不断深入,地勘队伍的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地质勘查体系尚待完善,地勘单位的智力技术资本得不到有效转化;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内部存在机制体制不活等问题.文章以宁夏地矿局为例,提出了建实建强公益性地质队伍;加快实施商业性兼做公益性地勘队伍的企业化建设;争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建议措施,推进地勘单位内部改革,为迎接各项新挑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