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个人和群体行为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博弈论的有关原理对WTO环境下各国的倾销与反倾销政策进行了分析。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然而一些国家运用反倾销政策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制裁,使我国市场频频遭遇国外倾销。为遏制国外企业对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倾销,企业彼此间应加强商业联系,建起反倾销联盟。政府也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反倾销机制。如果我们能够熟悉反倾销博弈规则,正确选择贸易策略,那么在贸易利益博弈中我们也可能成为受益者。  相似文献   

2.
栾信杰 《国际贸易》1999,(12):38-41
近年来,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 组织规则框架内的例外措施受到许多非议。原则上,反倾销与竞争政策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对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反竞争行为加以抵制,保护和促进竞争,避免市场扭曲。但事实上,反倾销已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反倾销因主要维护特定的“国内产业”(domestic industries)利益,而对受到所谓“倾销”损害的国内产业的效率、倾销商的市场权力及消费者利益等因素则很少顾及,结果导致竞争发生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倾销政策的决策反映了需求者(进口竞争性产业)利益诉求、政府主导决策的特点,体现了政府在政治稳定、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等方面的目标取向.贸易自由化是我国选择反倾销政策的重要客观原因,经济利益集团在反倾销中只具有"边际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反倾销政策供给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许可使用的贸易保护措施 ,为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利益所频繁使用的一种手段。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 ,其中不乏反倾销权的滥用。我国应对反倾销权的滥用进行法学界定 ,并建立滥用反倾销调查权和反倾销措施的损害赔偿制度 ,以利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倾销与反倾销历来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对矛盾。西方国家为了争夺市场,打败竞争对手,总是利用种种手段,包括倾销手段来进行竞争。为了对付别国的倾销,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一些国家又通过国内立法对倾销加以限制。二战以后,一些国家更通过GATT这一国际性协定对倾销加以规范并予以限制。在关税税率不断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成为一些国家者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多次受到反倾销起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和我国产品在外国的销售。中国已成为国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90年代以后,平均每年高达29起,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1999年竟高达37起。因此,我们必须对反倾销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分析中外国家在反倾销起诉中的焦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及政府对反倾销起诉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冉 《北方经贸》2005,(10):81-82,106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反倾销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之一。文章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倾销产生的原因和成立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被诉倾销的国内外原因。最后,指出了在WTO条件下减少反倾销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贸易进出口大国,贸易进出口规模日益增长,伴随着其他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倾销案件逐渐增多,我国逐渐意识到对于倾销案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中国诉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与美国正丁醇案件中,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美国对我国的正丁醇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并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倾销,采取合理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反倾销案件中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8.
<正> 为制止外来倾销,自1904年起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反倾销法,通过反倾销措施(通常是征收反倾销税)来抵销外来倾销商品基于倾销价格的竞争优势。针对倾销行为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它也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性影响。为了将反倾销措施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和合理的程度之内,关贸总协定一开始就制定了专门的反倾销条款,在1967年专门制定了反倾销行为守则,并于1979年又得到了更具体的修订。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乌拉圭回合中对反倾销问题进行了全面审议,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反倾销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9.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贸易理论主流派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自由贸易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是提高资源有效配置的。但在各国的贸易实践中,如何遏制进口、避免贸易自由化给本国产业造成的冲击或损害,始终是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与反补贴、技术贸易壁垒、保障措施一样,反倾销是一种有效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工具。因此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其发展的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的指数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齐俊妍 《财贸研究》2006,17(1):37-41
反倾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各国所采取的一种抵制外来不公平竞争的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和贸易救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因素,在反倾销和遭遇反倾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运用反倾销手段保护本国利益方面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并构建若干指数,对我国反倾销与遭遇反倾销的情况进行国际比较,说明我国在世界反倾销中的地位,深入分析其特点和原因,最后指出了我国强化反倾销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制度为四大贸易救济工具,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但是由于关税壁垒的弱化,各个纷纷采取反倾销手段,中国遭到反倾销,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印度、欧盟等国家,中国也相应的对外国采取了反倾销。那什么是反倾销呢?反倾销指对国外的商品在本土市场上倾销采取的抵制措施,来对本土市场进行保护。普遍的倾销手段是对国外的产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在另行进行征收附加税等,因此外国商品无法廉价出售,此附加税便被称为"反倾销税"。普遍规定外国产品低于出厂价格便被认为商品倾销,相应的应立即启动反倾销措施,反倾销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金晔 《商场现代化》2008,(15):12-13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反倾销已脱离倾销成为独立的经济行为。同时,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反倾销的主要使用者。本文从贸易全球化与贸易保护、宏观经济压力、报复因素三个角度论述了新时代发展中国家发起反倾销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张琳 《商业科技》2014,(20):37-3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贸易出口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允许下,开始采取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即反倾销手段。近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多次遭到反倾销投诉,这其中既有其他国家给予的压力,当然也有我们外贸企业自身的原因。本文将对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出口贸易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我国外贸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以及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到倾销指控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大,我国实际上已成为当今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面对汹涌而来的反倾销浪潮,尽快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提出了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一些方法和策略,能将因遭受反倾销而带来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WTO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针对不正当贸易的一种制裁方式,但因为世贸组织的规定不够详细,许多国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制度,认定中国的出口产品构成倾销,导致中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本文分析了世贸组织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和替代国制度,对其进行法理和经济的分析,对中国企业应对倾销指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中国经常被控诉在世界市场倾销,并因此受到反倾销调查.这些调查主要是来自欧盟和美国.由于文化差异和历史因素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市场经济.其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因此应该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尽早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将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逐步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世界出口大国,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外反倾销压力。如何面对反倾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反倾销”的由来与现状“反倾销”的概念(anti-dumping)是与“倾销”(dumping)相伴而生的。20世纪初,国际贸易已得到很大发展,出口商在国外市场廉价出售商品的“倾销”现象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它被视为一种价格歧视和不公平贸易方式,从而遭到进口国同类厂商的反对。本着维护公平竞争和正常国际经贸秩序、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目的,各…  相似文献   

18.
印度反倾销政策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宋利芳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116-120
印度是世界上出台反倾销政策较晚的国家之一,但印度反倾销政策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在反倾销实践中,印度已成为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而我国更成为印度实施反倾销政策的首要目标国。文章从印度的反倾销管理体制出发,分析了印度反倾销政策的主要内容,考察了印度反倾销政策及其实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合理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倾销日益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贸易政策工具,然而由于反倾销而引起的贸易争端和摩擦也逐渐增多。反倾销的核心问题,即反倾销的合理性。从经济学理论角度上证明其合理性,先得确定倾销与种类以及倾销是否公平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进口反倾销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贸易救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国外倾销产品对我国产品的损害,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在反倾销实践中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出口商品的规避行为,公共利益问题以及立案少,效率低等问题。建立我国进口反倾销售管理体系的战略目标与内容体系,可使我国企业得以在公平的贸易环境中发展,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进而维护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