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韩国自身所需石油完全依赖进口。为了保障稳定的石油供给,改变石油进口过分依赖某一地区的不利局面,韩国政府采取了以下石油政策;对内减少经济发展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制定长期石油进口计划,加强石油储备工作;对外加强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经济合作,推行“石油进口多边化”政策,争取在2006年改善原油进口来源结构。在“炼油厂设在消费区”政策的指导下,韩国炼油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韩国剩余原油加工能力为14.3万桶/日,1997年剩余加工能力将达到28.8万桶/日。韩国将尽量减少成品油进口,并积极向海外特别是邻国出口。从中韩石油贸易发展情况看,今后两国原油贸易规模将会继续维持在一定水平;交易方式将越来越多地采用现货交易;中国从韩国进口成品油的规模将扩大。 相似文献
2.
朴埙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4,(1):24-27
中国和韩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协作关系,互相成为了各自第2~3位的贸易交易国。特别是在石油化学领域,交易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克鲁贝尔-劳埃德指数,计算SITC分类下我国1992年到2003年间初级产品、工业制品和各章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2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利用SITC4位数下各产业的进出口相对价值,研究我国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分析得出垂直产业内贸易占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魏巍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9,(3):59-62
探讨了中韩两国贸易合作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系。通过对1992—2007年两国平均关税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平均关税每降低0.01将导致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0.27。由此得出,在中韩两国贸易合作进程中,随着关税壁垒的不断降低,双边产业内贸易将得到更快的增长,两国贸易合作的调整成本呈长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产品差异性的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测定了1992-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汽车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出口单位价格低于进口单位价格,开展汽车贸易的主要动因表现为成本优势和品质劣势.因此,我国应该提高汽车产品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档次. 相似文献
6.
利用UN Comtrade 2008—2017年中国与南亚地区能源贸易的相关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中国与南亚能源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中国与南亚地区的能源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较不明显且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产业内贸易结构呈现垂直型和水平型兼具的混合特征,其中垂直型以高质量垂直型为主。中国与南亚能源贸易变化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中国与南亚各国能源产业内贸易变化量主要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7.
新H-O理论视角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四位数表进行计算,2006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超过50%,初步进入了产业内贸易为主的阶段.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我国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明显带有新H-O理论的特征.中国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低质量的差异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质量的差异产品.经验分析说明,产品差异性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希望更好地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剧增,出口锐减。石油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已影响到国家外汇的收支平衡,加大了我国经济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对于这种影响,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及早采取有效的战略部署与措施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需的石油的稳定供应。为此提出6条对策:设立直属国务院的能源对策委员会;加强节能,减少进口;加快实施海外石油开发;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加快石化企业技术改造,适应石油来源结构的变化;加快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9.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出口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和挑战日益显现 ,出口增加的势头有所减缓。这其中既有世界经济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加入世贸组织等宏观因素的作用 ,也与目前我国出口服装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有关。只有同时从内容结构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地去看待我国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 ,提高我国服装出口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1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概况纺织服装工业长期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的十多年间 ,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和双边产业内贸易的现状,重点利用计量模型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论证了新加坡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得出两个重要结论: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诱发并扩大双边的产业内贸易、垂直一体化直接投资是现阶段中国与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田旭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9,(9):72-76
文章通过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贸易结构的影响长期为正。短期为负,长期影响显著,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将有利于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劳动报酬占比变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者报酬GDP占比下滑是中国劳动收入增长背景下的客观事实。在农村剩余劳动供给相对充裕条件下,劳动报酬占比变化反映了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劳动边际产出效率变化。二元经济下的工业化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资本替代劳动是劳动报酬产业内效应变化的主要原因,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劳动工资引导劳动要素从劳动报酬较高的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劳动报酬占比产业间效应下降的原因。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力绝对供给能力面临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供给能力减弱,劳动供给曲线左移将替代劳动边际生产率对劳动报酬的决定,直接提升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成本并带动产业内劳动力报酬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1995~2014年的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贸易、产业结构与国内居民消费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期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当期产业结构对国内居民消费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跨期来看,在滞后1~6期,产业结构、国内消费水平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冲击都呈现正向效应,但波动较大,而在第6期以后基本呈稳定状态;产业结构的影响随时间增强,是自身、国际贸易和国内居民消费波动的贡献率的主要来源。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率为40.01%,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对国际贸易变动的贡献率为18%。 相似文献
15.
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试图开始实质性的经济开发,到2004年为止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2004年。其GDP是6801亿美元,为世界第10位,人均收入14162美元。交易额4783亿美元,为世界第12位。2004年外币储备额是1991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韩国以韩国式经济开发,即实行市场亲和式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通过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正高速增长的中国亦以中国式社会主义.以中国式改革开放追求出口和贸易的共同增长。中国和韩国都持续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公认为是以出口和贸易为主的经济开发模式的典范。韩国进口能源、原材料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中国的贸易由外资企业为主进口半成品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而中国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影响与韩国相比还小。为了持续增长,韩国需要以技术和经营革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尤其要改善以资本品进口为主的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6.
马建平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9,(12):50-53
气候作为全球性环境公共品,维护气候安全也是贸易发展所追求的目标,贸易发展目标与气候目标相一致。贸易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运输环节的气候效应不足为虑。气候友好商品贸易自由化可在全球范围内增进结构和技术效应,有助于贸易与气候目标相互支持。气候和贸易政策都与各国的贸易利益紧密相关,只有在相关国家间相对均衡地分割贸易利益才能消除贸易与气候目标之间的潜在冲突。外松内紧是我国在国际气候博弈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被美国放松管制的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参照样本,按照美国产业安全局关于高新技术的10个分类标准,在放松对华管制的假定条件下,模拟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潜在出口增加值,由此判断出口管制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非常宽松和宽松两种情景下,无论是参照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对美贸易结构系数,影响因子的平均模拟值均低于5%,这表明出口管制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但影响因子的模拟值具有普遍递增趋势,这反映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越来越大。中美贸易呈现的并非“制度性失衡”而是“结构性失衡”。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本文认为,由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产业内分工,沿着全球化产业链条不断地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技术密型环节提升,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有效而便捷的途径。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分布和产品性质进行了动态考察和调研分析。指出中国的加工贸易目前已进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换代的阶段,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影响加工贸易升级换代诸因素的分析,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