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老君山地区农村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能源消费观念及利用技术落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替代能源产业及服务体系薄弱,替代能源产业启动困难。针对这些农村能源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处我国西南的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水平,而其产业结构却演进为"三、二、一"形式,欠发达的经济水平与表面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从产业结构演进经典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商等指标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入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状况,在此基础上,筛选并提出滇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及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而滇西北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及世界200个关键保护地区之一。依法保护这一地区的野生动植物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然而,由于人类盲目追求自身的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生物资源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类、400多种兽类、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世界各国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在各种保护策略中,制定并执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5.
6.
滇西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云南西北区域主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和类型。指出对旅游资源开发,其着眼点应放在森林景观、科学考察、野生动植物观赏、体育保健、民族风情等旅游项目上。并探讨了开发的对策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永岸  王筱春 《经济地理》1999,19(3):111-114
滇西北横断山区,由于地质的强烈作用,形成三江相间并流的地貌大奇观,有众多峡谷和高大雪山群,低纬低海拔的冰川。气候多样,生物资源品种繁多,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集聚了最壮丽的自然风光。多民族聚居,社会发展层次有先有后,有人类社会发展的博物馆之称。民族风情浓郁。大理、丽江、巍山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众多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随着香格里拉在滇西北的定位以及丽江古城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它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热点。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纵谷”区核心地带的16个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区位特殊,环境复杂。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较低。以GDP为指标,按高、中、低3个标准预测2010年项目区各县人口发展需要的经济总量和增幅,对各县实现经济增长为人口发展提供支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位于横断山脉中段至北段,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平流区域内。这里山峦重叠,万壑幽深,是世界上著名的横断山系纵谷区。该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生态条件优越,并由此带来了生物物种的丰富性,被国内外誉为“动、植物资源的发源地”。生存着众多而珍稀的动物种群,这里有世界上唯一分布在该  相似文献   

10.
在界定滇西北地理范围的基础上,立足滇西北资源环境禀赋,对滇西北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滇西北农业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滇西北农业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开发的基本途径,即:观光旅游产业、草地畜牧产业、民族医药产业、区域特色农业、林业及山野产业。这为实现滇西北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及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旅游产品的替代竞争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开发的核心,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阶段性措施的核心内容。处于成长阶段的滇西北旅游区,其内部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地域旅游业发展是非均衡的,可以将滇西北各地域划分为成熟型、成长型、起步型三个旅游业发展地域类型区。各类型区的并存是旅游产品替代竞争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滇西北旅游产品的替代竞争及各类型区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为了保护滇西北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当地长期的经济繁荣,日前,云南省政府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集中了许多政府机构和各类学术团体的技术力量,组成《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专家组,对项目区域内的生物、文化和经济等资源做了深入调查、研究与评估。 评估认为:滇西北是全国乃至整个北温带最具生物多样性重要意义的区域之一,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区域之一。据调查,仅 6.6万平方公里的项目区内,生长着 6000—7000种植物物种;栖息着鸟类450多种,几乎占世界鸟类总数的5%;生活着30多种濒危…  相似文献   

13.
14.
15.
滇西北地区以其丰富多姿的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景观资源而久负盛名。但由于地处边远和环境恶劣造成区内贫困问题、生态环境在耕种农业发展的压力下日趋恶化、山地灾害频发,这都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在实地调查与统计资料的研究基础上,对区内贫困现状与产生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区内贫困人口表现为:经济收入缺乏型、粮食生产短缺型、能源困乏型、水资源缺乏型及环境型5种贫困特征,以此为基础,就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资源等,为实现区域脱贫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高山峡谷区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滇西北高山峡谷区系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该区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欧亚板块碰撞的结合部,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高山峡谷区(实为四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拥有虎跳峡、怒江大峡谷等世界地理奇观,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属于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傈僳、藏、纳西、怒、独龙、白、普米、彝、景颇、回、苗、壮等少数民族,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尤其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与游客市场生活环境差异极大地人文现象,其原始优良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多元民族文化的耦和,构成了其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的高品位资源基础.同时由于高山峡谷地区人地复合系统的特征,以及基于对当地的资源、市场和竞争态势的分析,应设计不同于其他旅游区的专项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袁锋  吴映梅  金桂梅 《经济师》2009,(8):272-273
文章通过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探讨其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并基于SPSS13.0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影响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在强化区域旅游产业合作、重新定位区域旅游产业功能和延伸产业市场空间等主要方面,予以思考和分析,以期为地区旅游产业稳健发展与区域主体功能发挥提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ArcGIS地图表达法,从生态文明视角对滇西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及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更能凸显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价值,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更适合作为个体单元进行开发。空间特征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面状,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大峡谷、哈巴雪山风景区、千湖山等环形体育旅游资源圈;以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为线状,形成了以独龙河峡谷河谷南北走向、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等体育旅游资源线状;以大理苍山和丽江的老君山风景区为点状,形成了以滇西北体育旅游为双中心点聚集向四周各周边县市辐射的集散态势。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结果的公布,使人们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意义,更加强调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系统管理。保护优先区识别是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规划的中间环节和保护地布局优化的前提,已有的保护优先区识别多数基于物种本身和物种-环境的关系划定。文章以滇西北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区,引入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理论,选取9类15项指标构建了基于生态功能评估的保护优先区识别的指标体系。通过开展生态功能现状、敏感性和重要性评估及加权叠加分析,识别出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的优先区域,提出了法定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恢复区和生态经济发展区的分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地区     
《财经文摘》2008,(6):112-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