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特别是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那么,国内同样存在着资本市场,为何大批企业纷纷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筹资呢?  相似文献   

2.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海外并购机遇,许多中国企业欲通过海外并购加速成长壮大.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逆势而上,在海外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金额之大,频率之高,令世界刮目相看.次贷危机下的世界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中国企业应理智、冷静、谨慎地对待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3.
田振花 《北方经贸》2009,(11):85-86
面对次贷危机带来的海外并购机遇,许多中国企业欲通过海外并购加速成长壮大。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逆势而上,在海外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金额之大,频率之高,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恐怕并非如此。次贷危机下的世界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海外并购并非看起来那么美,因此,中国企业应理智、冷静、谨慎地对待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通信领域的快速进步,也带动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既是蓄电池大的消费国,也是蓄电池大的出口国。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是中国蓄电池企业销售增长的新契机,因此制定正确并合时宜的营销战略至关重要,能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近年来不断升温。2005年,随着大型中央企业和银行股登陆海外.中国优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愈加引人瞩目。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利弊之争也成为业内的热议话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现象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不客忽视。为指导企业海外上市,规避上市风险,特登《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一。[编按]  相似文献   

6.
徐刚 《新财富》2004,(10):42-44
国内优质企业的海外上市,将迫使本土市场放弃对本土公司的定价权。这不仅导致海外市场低估中国企业的真实价值,还将迫使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被动地与海外中国股票接轨,引发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为做大作强本土市场,建议停止海外发行股票、搁置QDⅡ、壮大国内机构投资者、实施批股式发行做市商制度、推行全流通。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以及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海外"试水"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辛:一方面,遭受各种阻碍和风险,多数企业并购过程一波三折,以致无法完成并购;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并购完成之后,由于对整合风险估计不足,导致最终并购失败。因此,海外并购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体系,规避风险、注重整合,减少并购盲目性、提高并购成功率,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地"走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大公司。  相似文献   

8.
李波 《北京工商》2003,(11):14-15
20世纪90年代初,瑞银华宝的一位投资银行家为哈尔滨动力的上市直接从欧洲来到了哈尔滨,正是因为看好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一点,面对中国市场的可观利润,海外证券交易所和投行都把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作为竞争的焦点。但成长潜力并不直接等同于企业的利润或者股价一路上升。10年间,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主要手段,也是获取其他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的重要战略工具。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并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而全球金融危机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会。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仍存在缺乏人才、缺乏明确的整体战略规划、缺乏对海外并购成本的认识、缺乏对被并购企业的潜在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挑战的认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几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日渐增长,规模日渐扩大。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当发达国家的经济体举步维艰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却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兼并海外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然而由于中国企业缺乏跨国并购与经营的经验,在投资战略、目标企业的选择与评估、并购后整合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大部分的并购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八年高速增长,绿地投资(Green Field Investment,也译为新建投资)是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面对与国内截然不同而且情况错综复杂的海外市场,欲通过绿地投资形式进行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在海外选址建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更需要拓展企业的国际空间,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不少企业纷纷走向海外,投资办厂,开公司,拓展海外业务,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在拓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投资资金、规模、经营机制、方式以及经营品种等问题外,如何选派海外企业管理人员和对国际型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了一个不可忽视而必须加以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一项对欧洲400名跨国公司经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对欧洲公司进一步国际化的最大压制因素是缺少国际型人才。由此可见,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因此当我们在考虑海外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对此予以重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地市场发展的情况很好,但它们缺乏并购海外企业的经验,如果它们要通过并购打入或扩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已经成熟的市场,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14.
孙浩 《中国工商》2002,(6):118-121
一个新越南正在堀起,与任何一个海外市场相比,越南与中国都有着无可比拟的接近性,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舍越南何为?简单的外贸在越南已然前景有限,与此同时,政策也在大力向外商投资设厂倾斜,中国企业在越南迎来了第二次机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企业登陆海外股市。不可否认,不少中国公司都通过海外上市受益匪浅,但也不乏值得吸取教训的个案。鉴于跨国公司主动申请退市的案例越来越多,业内人士提醒说,中国企业谋求海外上市千万不可盲目,到海外交易所上市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固然诱人,但更需综合考虑上市当地的潜在投资群体以及监管环境等因素,免得走弯路。  相似文献   

16.
一、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应不失时机走出去,到"狼窝"与狼共舞,在海外市场进行并购.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提速,但企业海外扩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从新的角度出发,将企业海外扩张看作是对海外当地市场体系的一种扰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Tilman多物种共存模型提出企业海外扩张干扰模型。数值模拟发现,企业海外扩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市场占有率小的企业在海外当地市场中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无法成功扩张,被排斥在市场之外;若市场占有率足够大,在几年或几十年时间内就会在新环境中以指数增长形式扩张,致使当地企业倒闭,扩张成功;海外扩张企业不一定会一直持续下去,或许在百年或几百年时间内突然倒闭,当地市场体系又恢复到原来水平。本文的模拟同样也揭示了并购七七定律,显示了企业海外扩张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充分利用广阔的海外市场以及丰富的海外资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可是,全球环境的巨大复杂性以及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都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实施造成不小的阻碍。本文概述了当下海外并购的主要特点、海外并购带来的主要优势,分析了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海外并购的原因,总结了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曾经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随着一些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丑闻的暴露,境外证券市场似乎用一种更审慎的目光看待内地企业。不过,由于近期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几只中国网络股的优异表现以及OFII制度推行带来的想象空间又使得赴海外上市成为热点。在这种背景下,英国首相布莱尔七月底的来华访问将许多中国企业的目光牵引到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证  相似文献   

20.
海外并购是指中国企业跨越国际的并购。海外并购受文化和政治差异的影响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外海并购越来越频繁,规模持续增长,并购的金额和企业规模也逐年增大,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