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选取2009-2010年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对高管薪酬水平、高管持股水平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期望得出我国上市银行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而选择对企业绩效有正面作用的高管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激励机制目前仍然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激励因素中缺少风险控制因素.本文从银行高管薪酬入手,分析目前银行业绩与风险控制与高管薪酬的关系,探讨我国上市银行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结果表明,目前上市银行经营业绩与高管薪酬激相关性较低且尚未与风险控制相联系,提出建立经营业绩+风险控制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郝项超 《财经研究》2015,41(6):94-106
国有控股银行的高管面临双重激励,他们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薪酬,还有机会在政治上获得晋升.文章构建了衡量银行高管政治晋升激励的方法,并利用8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高管的个人数据,分析了高管双重激励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以及两类激励之间的替代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不管高管是董事长还是行长,薪酬的增加都会激励其更好地管理银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但政治晋升激励对银行风险的负面影响仅对董事长成立.此外,薪酬激励与政治晋升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而且当前银行高管薪酬的平均水平非常接近实证分析得到的门槛值.因此,维持当前银行高管的薪酬水平而改进其薪酬结构是未来更为可行的方向,这为近期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谢心欣 《时代经贸》2011,(6):193-194
我国银行激励机制目前仍然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激励因素中缺少风险控制因素。本文从银行高管薪酬入手,分析目前银行业绩与风险控制与高管薪酬的关系,探讨我国上市银行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结果表明,目前上市银行经营业绩与高管薪酬激相关性较低且尚未与风险控制相联系,提出建立经营业绩+风险控制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14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3年共五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考察中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其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样本银行的高管薪酬与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银行资产规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对银行盈利水平的贡献是决定其薪酬的重要影响因素,风险控制因素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沪深两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其2007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运用最小二乘估计(OLS)方法,从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三个维度对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ROA、NPL)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国家控股、股权集中度和战略投资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内部执行董事比例、高管薪酬与其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而高管持股则和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上市银行高管的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批发零售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0年年报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上市银行高管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高管持股比例、内部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与综合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上市以来至2008年公布的所有年报和半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不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对包括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在内的银行综合绩效的影响。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发现,股权集中度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综合绩效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董事会规模和银行综合绩效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此外,控股股东性质对上市银行综合绩效没有明显影响,也无直接证据支持战略投资者持股和管理层薪酬激励能显著改善银行业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选取沪深两市2010年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总水平、薪酬差距及企业规模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高管持股比例和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研究发现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激励措施的实施尚不完善,上市公司应当注重长期与短期薪酬激励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陆续上市成为公众公司,银行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与高管人员薪酬信息的透明度,很多投资者和公众对于商业银行披露的高管高年薪现象存在异议。上市银行如果进一步推行股票期权,必将引起更大的争议,这就需要我们对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1.上市银行引入股票期权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中国38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固定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货币环境对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同时也可能存在正“U”型关系,货币环境会削弱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激励。异质性检验表明,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激励以及货币环境对高管薪酬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削弱作用主要集中于非国有大银行。因此,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文章认为对银行高管薪酬进行适当的监管和限制是必要的。另外,在宽松货币环境下,制定合适的薪酬限制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3.
周立  赵玮 《金融评论》2012,(1):57-70,124,125
本文建立了一个银行薪酬激励约束的博弈模型,分析薪酬激励机制的决定和约束因素,并运用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1至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激励与经营业绩因素之间基本正相关,与经营业绩稳定性因素没有相关性。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高管薪酬的主要因素,而高管薪酬约束与经营风险因素之间没有确切的相关性。银行治理结构在银行经营业绩上有正向激励作用.在经营风险控制上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委托-代理关系导致高管高薪激励的必要性,但事实表明:高管高薪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经济波动对高管薪酬合理化提出新的要求,理论梳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高管高薪及其社会控制的必要性.我国高管高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薪酬水平主观定位偏差、资产所有者监管缺位、高管薪酬制度不完善等.国外治理经验表明:高管薪酬控制可以采取控制奖金、离职金及股息等收人直接限制高管薪酬水平,也可以通过征税调节过高薪酬,并建立严格的高管薪酬管理制度,各国已陆续颁布了一些关于加强企业高管薪酬监管的政策规定.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高管薪酬管控应着力完善薪酬委员会制度健全薪酬管理制度、优化内部薪酬结构、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必要时直接采用薪酬水平限制.  相似文献   

15.
杨曦 《时代经贸》2012,(8):223-223
本文以批发零售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0年年报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上市银行高管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高管持股比例、内部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引入职业高管与家族企业治理特征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艳杰 《经济经纬》2007,(1):119-121
作者以我国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家族公司引入职业高管后,其治理特征及公司绩效的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职业高管的家族公司与家族成员担任高管的家族公司相比,其股权结构、高管薪酬、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谌娴 《新经济》2014,(8):35-36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在网络中一直被投资者作为主要谈资,而相对地,其管理的上市公司绩效大部分却表现平平,高管高薪背后的真相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者关联日益明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业家们和家族企业经营者通过提升上市公司的高管待遇,从股权和薪酬福利上进行激励,希望借此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度,引导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2012—2016年509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高管背景特征、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并探讨高管激励的中间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高管性别、年龄及平均受教育水平、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薪酬激励对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股权激励调节作用不明显。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激励制度,综合考虑背景特征,合理配备高管团队,充分发挥高管层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文华  任利成 《技术经济》2012,31(11):96-103
在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其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财务指标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业绩指标不显著相关;在非财务指标中,高管薪酬与资产规模、高管持股、股权集中度、地区等非财务指标相关。这说明,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已建立起基于绩效评价的薪酬激励制度,但业绩评价指标过于单一,薪酬激励制度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高管业绩薪酬敏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使得高管的业绩薪酬敏感度得到了显著的增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管的业绩薪酬敏感度更高,处于东部地区的公司高管的业绩薪酬敏感度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使得设立薪酬委员会的公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公司的高管业绩薪酬敏感度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