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幸怡  邱志萍 《企业经济》2022,(9):137-144
基于2013—2020年省级数据,本文构建了系统的电子商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的熵值法测算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图、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实证研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向西逐步递减的分布特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较大;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并在沪、苏、浙形成了明显的高-高集聚区。因此,应依据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实施地区差异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并在强化地区间电子商务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电商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指出黄河流域物流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黄河流域的9个省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同模型对各省份的物流-经济耦合协调度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格局时空演化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内市场正在重塑我国经济空间格局.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基于全国287个城市(地级及以上)数据确定了我国经济格局时空演化的基本态势:2003 ~2010年,我国经济重心正向内陆方向移动,经济发展呈现出空间收缩密集化态势,且在东—西方向上的增长趋势强于南—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均衡趋势明显,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这些趋势表明,我国国内市场引发的聚集经济作用在不断加强.建议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加大对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等靠近全国市场的中部地区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动我国经济进入内生增长、沿海—内陆双轮驱动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城市承载力是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城市承载力状态并探寻其制约因素是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建立的蕴含自然资源支撑、区域环境压力和城市建设调控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度结果表明,新疆城市承载力总体保持稳定并趋向改善,但承载状态级别较低,区域环境压力较大,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异特征;城市建设调控的差异正成为城市承载力空间分异的主因,其政策蕴意在于可通过提升落后地区城市建设水平缩小城市间差距。  相似文献   

5.
《2016~2020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BIM项目是地区建筑信息化水平的体现,为测度区域BIM项目水平,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区域BIM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BIM典型项目水平评价模型,采用数理统计与ArcGIS结合的方法进行项目水平的时空演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2011-2021年区域BIM典型项目水平在波动过程中提高。(2)BIM典型项目水平的地区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经济圈物流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湖斌 《物流科技》2009,32(8):14-17
文章通过对长三角1990~2006年各个城市物流货运量的分析,探讨了长三角经济圈物流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以此来推断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研究结论显示: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在地域分布的时间变化上.呈现出非均衡——相对均衡——非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趋势;同时,长三角区域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具有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提振消费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基于ArcGIS10.2软件平台,以两年为一个跨度,对2010—2019年内陆地区12个省(区、市)消费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呈现四个时间截面上内陆地区消费的空间差异和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内陆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逐年上升,但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处于较高消费等级的地区呈现出从中部向东南部集聚趋势;内陆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居民食品和衣着消费下降明显,医疗、文教娱乐、交通通信等服务型消费稳中略增;消费环境逐年改善,但整体上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交通运输建设呈现东快西慢、南高北低特征。基于此,应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内陆地区经济差距,提升居民购买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培育消费环境等,以提振内陆地区消费。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运用密度表面、空间聚类、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探讨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对我国360个拟建生态城市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表明,从时间维度上讲,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展布经历了一个由离散——聚集——离散的倒U型演化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的空间分布显示出较强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聚集现象;从分布密度上讲,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驱动机理的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城市经济状况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对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9.
10.
高峰 《上海房地》2010,(9):60-60
今年夏天,天气奇热,很多地方超过了40℃。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现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鸡蛋打碎了,泼在马路的井盖上,三分钟后,鸡蛋被烤熟了。除了气候原因之外,中国的城市几乎都是钢筋水泥筑成的森林,由于建筑物过于拥挤,形成了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1.
彭博  杨丹 《价值工程》2014,(1):313-314
本文采用两幅不同时期的TM(ETM+)影像,将不同年份反映的地表温度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得出热岛效应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2002年与1992的温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绿地覆盖率需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地面温度与植被指数(NDVI)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此研究为城市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方便于决策部门对热岛效应的缓解提出治理的机理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则成片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选6个因素对城市经济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规模、投资强度、区域联系的影响程度居前3位;地理区位差异是客观因素,要素禀赋是初始因素,而投资强度、区域创新投入等是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2):174-175
本文以某地区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该地区的地表亮度分布图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分析了城市热岛同城市土地覆被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不同角度总结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史兵 《价值工程》2021,40(12):157-159
城市的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城市冠层内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是影响城市微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模拟计算以行列式组团布局形式的住宅小区在不同阻塞比、建筑覆盖密度下的对流交换强度,对比小区不同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程度,改善小区通风能力,提高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史兵 《价值工程》2021,40(12):157-159
城市的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城市冠层内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是影响城市微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模拟计算以行列式组团布局形式的住宅小区在不同阻塞比、建筑覆盖密度下的对流交换强度,对比小区不同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程度,改善小区通风能力,提高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城市开发区为例,在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划分的基础上,分别从城市形态、新城建设、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分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对兰州城市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群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形成机制与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其发展阶段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使用城市引力模型对十大城市群"圈层"结构进行测度,然后对城市群"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熟的城市群和适度的"圈层"结构更容易降低能源强度。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圈层"结构显著降低了能源强度,但在0.45边界标准之后,降低能源强度程度明显变小。中西部城市群"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程度小于东部城市群,大部分结果仅在10%水平上显著。从时间维度上看,相机抉择使得政府节能减排战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短期内弱化了"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效果。控制行政分割等变量发现,政府干预更容易凸显拥挤效应的约束作用,借助市场和空间的力量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2000—2014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制造业的集中程度,并运用空间探索性分析(SEDA)探究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地理集聚特征,结果显示:2000—2014年期间,东北三省城市制造业的集中程度存在明显差距,根据时间演变趋势特点将城市制造业划分为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下降型四种类型;利用邻接和经济两种权重矩阵计算的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表现出相似的下降—上升—下降(N型)演变趋势;东北三省制造业空间地理分布格局呈现典型的由南向北递减的阶梯状分布,且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城市联系愈来愈密切,并呈现出网络化特征。本文基于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5年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等指标进行测算,并进行时间、空间动态比较分析,将京津冀地区集聚扩散中心划分为三个等级。针对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的功能联系现状,提出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市间合作和交流,利用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