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朝兵 《时代金融》2009,(4X):115-116
本文基于《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辞退福利有关规定处理办法,探讨实施辞退福利后,因企业支付辞退福利可能对所得税的影响。同时,本文对职工因辞退享有辞退福利应否缴纳个人所得税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常梅 《会计师》2011,(1):37-38
<正>一、新准则职工薪酬的计量新准则将职工薪酬界定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新准则将企业职工薪酬分为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物质性福利和教育性福利。此外,新准则参照国际惯例引入了辞退福利,相当于辞退了员工或者为鼓励员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3.
张淑萍 《财会学习》2008,(12):36-37
一、辞退福利的含义 辞退福利是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即企业与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关系时给予的补偿.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5,(22)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职工薪酬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保护企业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2014年7月1日实施的《职工薪酬》新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促进了职工薪酬会计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主要规范了短期职工薪酬和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实施至今已逾5年,对于规范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职工薪酬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保护企业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向职工提供福利的形式不断丰富,尤其是离职后福利计划日益发展,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新准则下的职工薪酬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并明确规定离职后的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进行确认和计量,对设定受益计划的具体会计处理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规范了对职工薪  相似文献   

6.
徐静 《时代金融》2013,(20):122-123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小企业的职工薪酬主要有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内容。本文围绕职工薪酬的主要内容的会计处理逐一介绍,旨在帮助小企业会计人员做好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7.
苏小荣 《中国外资》2013,(12):111-111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主要包含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辞退福利,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八部分。个人所得税法中对这些核算内容提供了相应的税务征收规定。  相似文献   

8.
职工薪酬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扩大了职工范围,定义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涵,备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出现明显变化,引入了辞退福利的内容,增加了或有职工薪酬形式的确认和计量规定.职工薪酬准则的这些变化,将对企业收益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与实现等效趋同,使得薪酬范围扩大,确认与计量原则与国际会计标准基本一致,职工薪酬准则还新增了辞退福利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新规定,在反倾销应诉实务中极具现实价值,尤其对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海立 《财会学习》2014,(10):32-34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社保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向职工提供的福利形成不断丰富,比如实务中出现的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长期辞退计划、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及奖金计划等。但这些新的福利项目,在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原准则")中对新的福利项目没有规定具体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原准则对于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规范也不完整,导致实务中的离职后福利适用的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1.
新职工薪酬在核算范围、计量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修改,同时引进了辞退福利的概念,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接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杨冰 《上海会计》2007,(5):19-21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将以往散见的各相关规定进行了梳理,全面涵盖了我国现行实务中的各种职工薪酬,并对其会计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融合了所有与报酬相关的项目;其次,新准则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确认原则;第三,新准则引入并明确规范了辞退福利的处理方法。此外,新准则还统一了职工薪酬的披露原则。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16,(1)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是财政部于2014年1月30日最新修订的,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前的职工薪酬准则没有分类、太笼统单一,此次发布的新准则借鉴了2011年3月IASB发布的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的相关内容,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方面更趋向一致,从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方面对职工薪酬准则进行了更加严谨的规范,推动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本次修订对职工薪酬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对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充实了内容、对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明确了定义并规范了它们的会计处理。本文针对职工薪酬准则内容的主要变化情况和短期职工薪酬部分变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相关实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吴舒蓉 《时代金融》2016,(5):138-139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职工薪酬的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多层次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确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并在2014年7月1号正式实施,最新版的职工薪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19号保持高度趋同,新准则分为了总则、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等,其内容吸收了IAS19的精华理念,将很大程度地促进企业职工薪酬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将对新准则和IAS19在主要异同点上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工薪酬确认、计量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提高失业保险基金提取比例势在必行 实行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劳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中规定:企业按照其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缴纳待业保险基金,保险范围包括:经批准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合同制工人;企业辞退的职工等四种对象。待业职工中尚未包括被企业辞退出来的富余人员。然而,在当前改革固定工制度,优化劳动组合中,大约占职工总数20%左右的“在职失业队伍”要撤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保障》2009,(12):66-66
主持人: 我单位原有5场5站1厂,职工2000余人。2003年6月改制,只是把职工身份置换了,企业资产却未动,对外仍称国有企业。改制时,单位按每年工龄500元补偿,辞退了大部分职工;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奖福利基金的性质和使用问题(一)奖福利基金的性质。应指出合资企业的奖福利基金是对职工的负债,其一是欠职工个人,另一是欠职工群体。(二)奖福利基金的使用。既是负债则在支付时就是债务的了结。在会计处理上,借记“奖福利基金”;贷记“存款或现金”。这对于以货币性资产直接向职工清偿债务时,  相似文献   

18.
一、非货币性福利与职工福利费的关系理解与政策把握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解释的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但从目前企业实际工作来看,向职工低价售房、将外购商品作为福利发给职工通常也是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处理的。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指南中是将非货币性福利和职工福利费同归属于职工薪酬。但对二者又采取了分开核算的方法,即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属明细科目设置中建议设置“职工福利费”和“非货币性福利”两个明细科目分开核算。而非货币性福利是否应该归属于职工福利费统筹考虑,应用指南并未给出说明。  相似文献   

19.
王琦 《时代金融》2011,(36):253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和缩小,必将出现辞退员工的现象。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企业应该负担解除员工合同的一次性补偿。基于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集团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的员工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并适当的予以了举例论述。  相似文献   

20.
93%的企业有人浮于事现象,富余人员占全体职工人数10—40%的企业占64%;80%的厂长认为目前不能依法正常行使辞退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