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蒋辉 《黑河学刊》2014,(1):54-55,130
中日两国同居东亚,同属东亚文明,都是黄种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两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甚至可能酿成军事对抗,钓鱼岛危机空前。作为东亚两大强国,中日应以东方文明的视野来认识钓鱼岛危机,并从中日和解与东亚和平的大局出发探索和平解决钓鱼岛危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中日之间因钓鱼岛问题关系变得紧迫。为了抗议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行为,中国的反日活动于2012年9月15日在北京、上海、重庆、南京、苏州、长沙等至少28个城市爆发、扩大,至少6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类似事件在之前也发生过,2005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民间也曾发起抗议。  相似文献   

3.
近日,日本当局宣布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并拒作更改,掀起轩然大波,中日关系骤然紧张,不可避免地会给宁波外经贸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云 《中国报道》2014,(10):94-94
9月11日,中日韩首尔副外长级磋商未就三方首脑会谈做出定论,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依然扑朔迷离。而在两年前的同一天,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致使中日关系骤冷,背离了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和原则。关系恶化导致两国民众敌对态度攀升,按前日本公使宫家邦彦的说法,“中日既不在和平状态,也不在战争状态;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此为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关系的最低谷。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同居东亚,同属东亚文明,都是黄种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两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甚至可能酿成军事对抗,钓鱼岛危机空前。作为东亚两大强国,中日应以东方文明的视野来认识钓鱼岛危机,并从中日和解与东亚和平的大局出发探索和平解决钓鱼岛危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此举激起中国民众的义愤,日本的家电产品遭受中国消费者的冷遇。央视《新闻1+1》节目称,中日关系近日急剧降温,而且这种降温正在从政治领域向经济和民间领域蔓延。据央视网调查,有接近九成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再购买日本产品,以此作为对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抗议。8月份以来,日系品牌家电在中国销售额整体大跌,某大型连锁家电企业  相似文献   

7.
白益民 《环球财经》2012,(10):56-59
从插足南海争端到挑起钓鱼岛冲突,直到9月11日,日本签订所谓的“购岛”合同并扬言动用自卫队,日本上演了一幕幕连续的闹剧。  相似文献   

8.
俄日、中日岛屿争端问题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热点,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打破了中日多年来维持现状的默契,双方围绕钓鱼岛问题,在经贸合作、人员往来以及政治军事领域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从国际体系演变的视角,可以独辟蹊径,为东北亚国家间的海域争端寻找到新的解决路径.在新的国际体系尚未建立的前提下,短期内最好的办法是保持现状,搁置争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伊始,日本就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不断制造摩擦,包括为钓鱼岛附属岛屿起名,允许国会议员登岛,允许地方议员登岛,在附近海域举行钓鱼大赛等;夏秋以来,又强行拦截和逮捕中国保钓人士,放纵日本右翼团体和人士登岛宣誓主权,允许东京都政府沿钓鱼岛周边进行测量和地理资源调查等。9月10日,日本政府召开会议,决定由政府出资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从所谓的"岛主"手中"购买"钓鱼岛。  相似文献   

10.
白益民 《环球财经》2012,(11):69-72
2012年,若要选一位世人最痛恨的日本人,那非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莫属。由石原慎太郎挑起“购买”钓鱼岛开始,中日关系跌入低谷。目前,日本的态度虽有缓和,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我国钓鱼岛的垂涎,其行为也一步步逼近中国的底线。  相似文献   

11.
金龙 《东北之窗》2014,(20):18-19
正自2012年野田佳彦政府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到今年安倍晋三政府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放开武器出口三原则,向澳大利亚出口潜艇技术、向菲律宾和越南赠送舰船,购买美国F-35隐形战斗机等一系列明目张胆扩充军备的举动,使日本否认历史事实、推翻战后世界秩序、复活军国主义旧梦的野心昭然若揭,对二战中饱受日本侵略者残害的亚洲人民及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构成了巨大威胁。历史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郭玉川 《魅力中国》2014,(15):14-15
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努力突破各种限制,积极推动日本的“正常化国家”进程。一方面,安倍推行“价值观外交”,拉拢东盟国家,强化日美同盟关系。广泛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期望进一步提升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而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日本竭力扩充军备,加强在西南岛屿方向上的军事存在,并在各种场合下鼓吹“中国威胁论”,为修改和平宪法寻找借口。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当前的国家战略定位。即实现日本的国家正常化。其核心就是日本对军事和政治大国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中日钓鱼岛争端主要涉及岛屿主权归属和东海海洋权益两方面。从国际法的原则来看,钓鱼岛的主权属于中国。中国最先发现并获得其主权,日本所主张的“无主地先占”的原则根本不能成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以及国际实践,钓鱼岛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过程中不应被赋予划界效力。  相似文献   

14.
华益文 《中国西部》2012,(28):20-20
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步步挑衅,遭致中国政府和公众的有力回击。面对日方挑衅,中国政府后发制人,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有节奏、有章法,步步为营,宣示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展示了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彰显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是—套基于历史、法理和实力的反制措施。迄今尚未看到中国官方正式动用经济手段。但由日本政府“购岛”闹剧引发的钓鱼岛事态已然对中日经贸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日本旅游业首当其冲,日系产品在华推广和销售也受到冲击。中国民众和非官方机构在对日经贸往来方面的自发反应已引起日本国内舆论的关注。对此,日本经济界包括在华日资企业表面上保持低调、反应平静,实则担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掀起的风浪会更广、更深地波及日本经济。  相似文献   

15.
刘洋 《环球财经》2014,(8):53-56
佛经有“一沙一世界”之说。对中日两国而言,东海上那座宛如水中细沙一样的钓鱼岛却成了两个国家改善关系的最大障碍。在中国人眼中,钓鱼岛象征着国力上升时期的民族尊严和领土主权,没有妥协的余地。经济停滞多年的日本,民族主义也被激发出来,担心对中国的任何让步都可能令中国提出进一步要求(例如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日本“输不起”,因此顽固坚持既定立场。同时,美国因素在中日关系中再次突出。  相似文献   

16.
武跃 《中国经贸》2012,(21):82-83
钓鱼岛争端已将日系车推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媒体认为其对日系车的负面影响将超过去年的日本大地震.其实,即便没有钓鱼岛争端,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处于守势,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要摆脱困境,日系厂家自身多做各种努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取决于日本政界对包括钓鱼岛、南京大屠杀、教科书、政府高官参拜靖国神社乃至战争赔款和劳工赔偿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2,(11):22-23
2012年4月以来,中日两国发生领土和领海的争端,政治、外交关系明显恶化。日本政府9月11日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引起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的严重对峙,并激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活动,中日经贸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18.
安福 《魅力中国》2010,(29):105-105,98
日本非法抓扣中国在钓鱼岛渔船及十五名渔民并羁押船长,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愤怒。各种历史资料证明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二战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但由于历史原因,钓鱼岛被美国所控制并非法移交给日本日本想通过钓鱼岛与中国平分东海,并威胁中国战略安全。中国政府拒绝承认非法的旧金山合约。  相似文献   

19.
《环球财经》2012,(9):20-23
继8月15日之后,国内媒体的炮筒纷纷转向日本.钓鱼岛问题再次成为中国新闻的头版头条,而此时刚刚在南海上演的中美冲突则戛然失声。仅仅一天时间,美国就从支持南海周边诸国对抗中国的“带头大哥”转变为隐藏在中目冲突背后的“影子杀手”。  相似文献   

20.
《沪港经济》2008,(10):8-8
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将接管深陷困境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并将向“两房”提供最高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这意味着上述两家目前由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或许会被“国有化”,被看作是政府对次贷危机继续扩人的“强制刹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