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兼有债务性与期权性的中长期混合金融工具.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转股权是可转债持有者的独特权利.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可转债的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在转换期限内将可转债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股票.这种选择权其实是一份看涨期权,而购买这种期权的代价是可转债相对于普通债券的折价.如果可转债持有者不想转换,也可以继续持有可转债,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因此,可转债持有者在转股期内可以有三种选择,即持有可转债,转股,在可转债二级市场上出售.  相似文献   

2.
可转债市场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依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通常又称作可转债或转债。这里所说的“约定的条件”实质上是期权的一种变异形式,从而使可转换债券兼备了债券、股票和期权三方面的特征。这种多重特征的叠加,赋予了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和规避风险的双重功能。因此,与单纯的筹资工具或避险工具相比,无论是对发行人,还是对投资者而言,可转换债券都更具吸引力。然而,2002年我国的可转债市场,从江苏阳光转债到燕京转债,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与此同时,全球可转债市场在经过四年的强劲增长之后也陷入了低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可转债市场的低迷现状呢?中国可转债市场是否存在误区呢?可转债市场又将走向何方呢?可转债市场发展历程回顾1843年,美国的NEWYORKERIE公司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还仅仅金专注于可转换债券,当时的可转债投资者还只是局限于一个范围很小的圈子里。随着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市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日趋成熟和繁荣。20世纪末,网络股泡沫破灭引致全球股票市场震荡,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凸现无疑;同时,随着各国利率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韩玉雯 《理财》2022,(4):38-40
可转债,全称"可转换公司债券"( Convertible bond, CD ),顾名思义是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简称"转债"或"可转债".可转债发行公司多为优质上市公司,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再融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兼有债务性与期权性的中长期混合金融工具。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转股权是可转债持有者的独特权利。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可转债的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在转换期限内将可转债转换  相似文献   

5.
<正>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可转债发行数量均会对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并且呈负相关。此外,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也呈负向关系,而企业规模、成长性、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则对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新型再融资工具,其特性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不少关注。早期的可转债市场发展进程较缓,发行门槛要求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 发行可转债券已经成为近年来上市公司广泛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截至2004年底,沪深两市流通的可转债品种已达31只,市场存量约335亿元,这一融资工具逐渐得到了筹资人和投资人广泛的认可.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是一种根据事先的约定,债券持有者可以在将来某个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条件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票的特殊债券.对投资人而言,由于可转债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三种金融工具的部分特征,使可转债客观上具有了投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当投资者不太清楚发行公司的发展潜力及前景时,可投资于这种债券.待发行公司经营业绩显著,经营前景乐观,其股票行情看涨时,则可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将从公司的发展中受益.因此,与单纯的投资工具或避险工具相比,投资人购入可转债后可以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投资行为,在规避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较高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7.
谢冬松 《上海会计》2011,(6):20-22,19
一、前言 随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中国石化等大型公司相继在A股市场发行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可转债的市场规模也日益扩大。与此同时,被视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分离债”),自2006年起,A股市场共发行21只分离债,已过行权期的认购权证共20只,  相似文献   

8.
从融资视角探讨可转换债券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5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其中对可转换债券的规定更合理、更完善,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改变了可转债品种的单一性.可转债市场在经历股改带来的转股冲击之后,将再度迎来扩容高潮.毫无疑问,可转换债券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但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通过对可转换债券快速发展及在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青啤成功发行境外可转债获得资本市场一片喝彩。业内人士指出,境外可转债在中国可谓“珍稀动物”:1994年起,开始发行境外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工作,到目前只有6家企业获准发行境外可转换债券。但出现多赢效应、令各方“众星捧月”的似乎只有青岛啤酒这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
朱韵韵 《时代金融》2015,(5):314+317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发行了第一只可转债"琼能源",之后在1992年11月中国A股市场迎来第一只由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深宝安",可转债作为一个现代金融业的重要融资方式,2000年之后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迅速,并且该融资规模也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阐述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情况以及发行动机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考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可转换债券是兼有债券、股票、期权三方面特征的混合融资工具,对发行公司融资决策的盈亏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基于经济理性假设,不同类别的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市场状况以及融资成本,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债融资,即我国企业利用可转债融资应理性地抉择。这一点对于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发行了第一只可转债“琼能源”,之后在1992年11月中国 A股市场迎来第一只由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深宝安”,可转债作为一个现代金融业的重要融资方式,2000年之后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迅速,并且该融资规模也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阐述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情况以及发行动机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罗妍 《上海会计》2003,(10):18-20
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已引起了广泛注意。随着证监会提高股票增发门槛的举措出台,许多上市公司已在考虑将可转债作为再融资渠道。本文将简述我国现行对可转债的会计处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加拿大的处理方式。先以我国为例。假设A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100,000元可转换公司债,票面利率10%,三年到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债券实际售价118,500元,市场利率8%。发行两年后,公司可行使转换权,每1000元面值的债券转换50股面值10元的普通股。在发行日作会计分录:借:现金118,500贷:应付债券100,000应付债券溢价18,500在2001年12月31日付…  相似文献   

14.
可转债是具有可转换性质的公司债券,即可在规定的期限内、按规定的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可转债企业的股票. "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 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证券,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对投资者来说,可转债就是"有保证本金的股票".如果发行公司业绩增长良好,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可以将可转债转换为基准股票,获得出售股票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超额回报;如果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可以持有可转债至到期日,获得稳定的本金与票面利息收益,或在到期日前执行回售权回售给发行公司,领取利息补偿金的保底收益.  相似文献   

15.
秦伟 《齐鲁珠坛》2012,(1):26-28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产品,自证监会2006年5月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后,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受到市场的热切关注,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提出发行分离式可转债的申请,并成功发行。本文拟对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融资讯     
美国可转债市场异常火暴 最近,美国可转债市场极其火暴,来自摩根斯坦利的网站关于可转债市场的权威统计显示,5月份,共有45家企业发行可转债,创下单月发行家数最高记录,共筹集141亿美元,是历史上可转债单月募集资金第二大的月份。可转债兼有股票及债券的特征,投资者既可在股价高时将债券转为股票,又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加上目前较低的市场利率,均是  相似文献   

17.
黄宏 《西南金融》2011,(9):47-50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具股票期权和债券的双重特性的金融衍生产品。正是由于它的双重特性,使得可转债的定价变得较为复杂,从而也给投资者认识可转债产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选取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25日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澄星转债,应用现金流贴现思想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其进行定价分析,以期提供一个清晰的可转债定价思路,为投资者进一步认识和更好地投资可转债产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孙铭  苏煜 《银行家》2002,(10):104-106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可转换债券"正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融资新宠.据统计,今年已经有近6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可转换债券融资计划,其中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超过50家,拟融资总规模达到404.34亿元人民币.银行股在这股热潮中也不甘落后,民生银行拟发行可转债23亿元,创下了可转债融资规模之最.可以预见,一轮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高潮即将在中国酝酿而成.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3,(9):62-63
去年以来的债券牛市行情中,信用债成为主力,近期随着可转债市场逐步走强,基金公司加速布局信用债、转债市场。华夏基金日前公告,华夏双债增强债券基金3月6日正式发行(A类代码:000047),该基金80%以上的债券类资产投资于信用债券和可转换债券,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13,(9):62-62
去年以来的债券牛市行情中,信用债成为主力,近期随着可转债市场逐步走强,基金公司加速布局信用债、转债市场。华夏基金日前公告,华夏双债增强债券基金3月6日正式发行(A类代码:000047),该基金80%以上的债券类资产投资于信用债券和可转换债券誊投资者可前往中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