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1月,成都国美突然以0.8%的银行卡结算手续费率太高为由,宣布自当月15日起在成都六家卖场内停用所有PoS,并把机具送还给了提供方,使商户与银行关于银行卡结算手续费的争论第一次公开化。2004年1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银行卡结算手续费进行了调整。无论《办法》是否与“成都国美事件”有直接关联,客观上的确起到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是由金融机构发行,集消费信贷、转账结算、存取款等功能于一体的信用支付工具。加快发展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对于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民生活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支付结算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地区消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银行卡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如何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农村银行卡业务,在农村地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是当前摆在农村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申凤云 《金融会计》2022,(10):38-42
银行卡收单定价机制关乎产业各方利益,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银行卡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银行卡收单费率政策也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首先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秩序、市场公平性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剖析了我国现行收单定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美国、韩国等国收单定价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建议从合理确定收单费率水平、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收单定价机制,以期对我国银行卡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人行协调、银联把关、费率协商、统一执行等方式,银行卡受理市场得到了有效规范,银行卡受理环境的明显改善,银行卡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现阶段银行卡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支付工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银行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欠发达地区的银行卡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尽管在总量和规模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银行卡产业发展中还面临和存在着诸多结症和问题,但作为一种新型支付工具,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以乌兰察布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产业发展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产品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其生命力将不会长久,我国的银行卡某种程度上正处于这种尴尬境地。一方面,各大银行紧锣密鼓地推出自己的借记卡、贷记卡,赋予它们多种功能;另一方面,特约商户市场建设进展缓慢。截至2003年8月,全国特约商户数量占商户总数的比例不足5%,而且商户消极受理银行卡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中小城市的一些综合性商场,购买烟酒、家电、珠宝等不能使用银行卡结算已是半公开的秘密。1%~2%甚至3%的手续费率极大地影响了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成为其抵制刷卡结算的主要原因。一、调整商户手续费率的理由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5年,全国累计发卡量达9.6亿张,银行卡消费金额超过9000亿元,特约商户达39万家,POS数量达61万台。自1993年金卡工程启动以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有关增长率如图1所示。在我国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银行卡的消费结算费率也从最初的4%、2%、1%到2004年3月不再规定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银行卡托收结算业务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鹏 《新金融》2006,(1):51-54
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它的产业服务体系功能正日渐发挥出来,银行卡托收结算服务是该产业迅速发展的结果,但是托收结算的不规则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银行卡托收结算成因的分析,探讨它对整个银行卡产业链尤其是收单市场的影响,进而完善我国银行卡托收结算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宏 《中国信用卡》2000,(11):13-16
本从授信、支付结算和建立现代信用制度的角度,分析了银行卡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其对促进信用消费、支持结算服务以及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最后从银行卡市场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指出了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斌  李彬 《中国信用卡》2007,(6X):27-29
银行卡作为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典型金融工具,集成了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储蓄理财等多种功能,突出体现了快捷、便利、安全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非现金个人支付工具。本文结合对宁夏中卫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务的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新生入学。为适应这一形势,金融部门为新生提供了便捷、安全、方便的支付结算方式,也为高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银行卡结算方式来进行新生入学费用的结算,虽然常用的现金支付没有完全被银行卡消费取代,但是信用卡支付方式免去了携带现金的风险,也解除了新生应急资金的不足,因此受到了新生及家长的称赞。由于银行卡在大学生中的持有量呈现上升趋势,银行卡安全已成为金融部门、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人仅以一个刚出大学校门毕业生的角度,对高校学生使用银行卡结算问题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西金融》2003,(12):24-26
近年来,山西省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逐步加快,为企业及个人消费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金结算方式,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受信用环境和有关制度规定的束缚,银行卡结算工作中还存有着不少问题,影响到其进一步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作为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集成了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储蓄理财等多种功能,突出体现了快捷、便利、安全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非现金个人支付工具。通过对宁夏中卫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我们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银行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支付工具。加快其联网通用工作是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快现代支付系统建设,改进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近期,笔者对十堰市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银行卡作为集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品,从1985年第一张银行卡的诞生开始,其始终处在曲折的发展境况之中。近期,有关银行卡的问题层出不断:农业银行“借记卡收年费”的收费风波刚刚平静,深圳50家零售企业又开始了联合拒绝刷卡消费……。那么,今后银行卡业务发展方向在哪里?银行卡业务当前面临着怎样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5月9日,对于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我国银行卡产业而言,无疑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银监会和外汇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银行卡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工作重点。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意见》对受理环境建设这一关系到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拿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发挥银行卡在扩大内需、促进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从2013年2月25日起全面调整了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手续费率总体下调幅度超过20%,这无疑会对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调整带来的挑战,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银行卡刷卡手续费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于祥彪 《时代金融》2005,(11):30-30
<正>银行欠缺的一课 近年来,各种“风波”频频光顾银行业:银行卡收 费风波、拒刷银行卡风波、审计风暴,银行高层人员 腐败外逃,等等。 显然,一系列“风波”在警醒、促进银行业提升经 营管理水平。但随之而来,银行业陷进了一定程度的 信誉危机和形象危机。社会公众,特别是普通老百姓 心目中,自然而然与银行业挂钩,并联想到银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国内银行卡业务定价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Bankcard)是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我国的银行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银行卡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但我国银行卡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制定于产业发展初期的我国银行卡交易定价机制已经不茸鼍很好的适应产业发展的进一步需要,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首先分析银行卡业务定价现状,其次就银行定价权的合理性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我国银行卡业务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商户和银行签订了受理银行卡业务协定并且同意用银行卡进行消费结算后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卡特约商户。银行卡特约商户作为银行卡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在促进银行卡业务的良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银行卡特约商户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