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秋十月,咖啡鲜果红了,收获的季节到了。"今年,我们后谷计划对咖啡鲜果的收购价将由2007年的1700元/吨上调到2200元/吨,整体上调幅度为29%左右。"近日,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相入透露了该公司今年咖啡鲜果的收购价格。对于还在观望中的绝大多数咖啡厂商,德宏后谷咖啡公司公布的这个收购价,对于辛苦了一年的  相似文献   

2.
金秋十月,咖啡鲜果红了,收获的季节到了."今年,我们后谷计划对咖啡鲜果的收购价将由2007年的1700元/吨上调到2200元/吨,整体上调幅度为29%左右."  相似文献   

3.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刘凌宇 《魅力中国》2011,(5):409-409
随着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相适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功效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不断提升,农业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困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相对闭塞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关于工业反哺农业问题,逐步成为我国学界和政府所探讨的焦点。本文首先详细吉林省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了实现吉林省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琦 《特区经济》2006,213(10):119-121
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转型之中,现阶段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农业与转移劳动力的两难课题、改变地方政府城市偏向的政策偏好、扭转农村与农业剩余通过金融渠道向城市转移的现状等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现阶段的政策选择,应侧重于建立农村人力资本的良性积累机制,构建协调地方政府在工业反哺农业中关系的利益调整与补偿体系和建立与反哺农业战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凡兰兴 《特区经济》2010,(11):150-152
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相一致。目前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存在诸多问题,与新型工业化不相适应,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应构建目标综合化、主体多元化、手段双重化的工业反哺农业体系。建立和完善这一体系,还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咏梅  金英 《北方经济》2006,(11):44-45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转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8.
“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仓廪实,民心聚;农业稳,天下稳”。目前,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加快农业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和条件的基础上,对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思路与对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经济》2005,(4):22-26
一、农牧业发展现状 (一)农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可达50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32%;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例预计可达50%,比2000年增长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600元,比2000年增加2062元,年均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预计达到2194元;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来自奶业、粮食生产和政策性的收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互惠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互惠合作是“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得以形成和持续扩展的重要动力源。与此同时,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亲社会性,这种亲社会性表现在追求互惠、公平和正义,遵循规范和社会合理性,并具有强烈的移情效应。  相似文献   

12.
陈得良 《乡镇经济》2003,(10):41-43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农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下降趋势,面对新的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要用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来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农民知识化是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变换的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关系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小波变换(WT)对1976—2006年间农民收入的波动关系进行预测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具有7年和40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存在着7年和40年两个主要周期振荡保持一致。两个特征时间尺度叠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年内,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呈现绝对值快速增长、增长率在波动中有所放缓的特征。最后,文章就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出了点简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1-15
"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形成和施行是以合作剩余的存在这一社会基础为前提的,这也就是变和博弈的情形。正因为人类社会的互动中存在着合作剩余,产生了相互协作以做大共同利益这块蛋糕的动机,由此衍生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而且,潜在的合作剩余越大,个体越倾向于采取合作的方式,从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容易产生和扩展。  相似文献   

15.
"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实施和扩展往往与互动频率有关,而个体之间的互动频率与他们所属群体有关,因此,"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过程就呈现出明显的圈层轨迹。同时,社会互动既可以体现在个体之间,也可以体现在群体之间,因此,"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会沿着个体交往和群体交往这两个维度扩展。  相似文献   

16.
就业结构影响下农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121-123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就业结构变化,决定了农民的教育价值观有着明显的转变过程。在计划经济单一就业结构下,教育和农民就业之间关系不大,农民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跳农门”。在市场经济多元就业结构下,农民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育,其内动力是“非农就业”目标,期望教育能带来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从就业的角度去审视农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农民负担沉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负担边界模糊不清是农民负担沉重且不断加重的重要原因,也是政府及官员加重农民负担的需要和有效手段。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就必须明晰农民负担的边界。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区域特色产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与不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的问卷调查,研究农户之间生产、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差异性,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关联性;并利用问卷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