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需求类型、技术来源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需求特点 ,分析了技术需求类型 ,指出了各类技术来源 ,对于科研工作者、企业家、农户如何选择应用这些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农业是知识和科技集约化、高度化的农业,知识和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与深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正深刻而又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赋予现代农业越来越多的功能。如何抓住知识经济兴起的机遇,根据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明确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与战略选择,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农业现代化本质内涵的历史变迁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中西方农业在农学思想、资源条件、农业技术体系、经营方式、生物循环等五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宏观政策、指导思想、自然条件、农业结构、传统农民和小农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评论综述--内涵、标准与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目标,自那时起,迄今已有20多年。由于农业现代化是一动态概念,建国后其理论和实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促使有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向纵深领域发展,现将其若干本质属性作以综述。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农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指出了中国农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正向效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谈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都遵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迁和跨越的共同路径。而变迁和跨越的动力源自创新。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因各国的农业资源和社会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创新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由于农业制度同一国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中国是一个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别突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目前,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全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城市化程度仅为30%左右;农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约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7.4%,而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9%和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4.4%。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14.0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20年前的农业体制改革伴随了农民非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精久农业的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点 搞农业现代化,必须根据我们的国情来确定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第一、人多地少,人增地减,人均资源短缺。这是中国农业最基本的出发点。1989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9%,人均耕地1.3亩,比1952年人均2.8亩减少一半多,人均能源、水资源缺短,人均农产品占有水平将长期处于中低水平。第二、规模小收入低。全国户均耕地8亩9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2013-2018年我国31个省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剖析其时空分布演进特征,在测算结果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13-2018年全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异与集聚特征明显;本省农业科技创新显著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其辐射作用阻碍了周边省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究结果对于深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和县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赋予法人资格、规范土地流转、完善内部治理、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促进和县农业组织形式的现代化,进而促进和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华农学会与中国近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农学会是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学术团体,是中国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农学会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既是中国现代农学兴起的标志之一,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华农学会90华诞之际,对学会兴起的历史背景、创建过程、主要工作及历史贡献作一回顾不无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农业农村生产方式,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文章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基于甘肃省2019年14个市(州)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研究发现,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江西大部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研究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中部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Arcgis自然断裂法等,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4-2017年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均已进入勉强协调阶段,基本消除失调发展地区、无优质协调发展地区;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出“赣北>赣中>赣南”的空间分布特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总体偏低,且大多数城市属于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针对林业发展新阶段和当前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主要问题,对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初步探讨,提出林业定向培养、教育培训、人才储备等人才增量机制和项目带动、市场评价、过程激励等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并提出以科学人才观念为导向、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强化现代管理理念和营造良好育才氛围是实现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区域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量化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研究结果:(1)从全国层面看,土地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和整治投资额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作用,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1%、1.1%和8.3%;(2)从区域层面看,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但区域差异较为显著,应针对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征,开展差异化整治,特别是在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提升作用不显著的地区,应对整治方式、后期利用等方面进行反思,慎重开展土地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创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优化利用结构,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了做好这一事业,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探索和研究新世纪土地开发整理的理念创新,任务创新,机制创新,树立土地开发整理在国土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傅琼 《中国农史》2007,26(1):33-41,76
美国与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和资源,争取中国人的认同和亲善,也为了增进中美高等教育交流活动,美国倡导并参与了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建设的几乎整个过程。通过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大学农科院系、留美中国农科学生的培养等途径,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和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中国训练了一批农业教育专家,也为美国势力进一步渗入中国打下了文化基础,并为中美高等农业院校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发行开拓林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通过分析林业信贷市场失灵状况和农发行应有的功能及其缺陷,论证农发行从事林业政策性信贷的可行性,提出了活立木储备、中小企业、企业与林农合作造林3种林业政策性信贷方式,建议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