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国际生产分工背景下,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成为影响企业生产区位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构建开放条件下理论模型,探讨不同贸易成本下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对垂直关联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刻画出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下,伴随贸易成本变化出现的4种垂直关联产业空间分布模式。表明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是在现有贸易成本条件下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果,而吸引上游产业在中国聚集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加快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此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同样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因为被不同方面的因素所干扰,以满足循环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主要目的,一方面,应重视进行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确保经济和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性。所以,加大对循环经济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之间的比较优势可谓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协同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且说明了我国出口产品在众多出口市场当中的比较优势情况,同时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有效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基于循环经济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入世与中国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更全面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可以更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了。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技术进步,因此,入世后仅仅注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推动技术进步,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得益更多,发展更快。但是推动技术进步可能会与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发生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反映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与低技能劳动力就业上。为此,入世后的战略重点应当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提高所有产业生产率的通用技术进步;二是推动原有比较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同时发展“边际上”技术较先进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国际分工新格局前提下中国吸引外包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越来越活跃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吸引外包具有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投入等要素优势。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中国在后勤和客户联系这两项服务外包业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中国可以将提供服务外包的市场定位在企业的一般职能、知识服务与决策分析及研发方面,不断培养适合该类市场需求的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基本上都将战略重点放在其比较优势领域,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文章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中国人口的能源使用、消费行为两条主要途径出发,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独特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被经济学家定义为劳动密集型国家,其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各国畅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劳动力比较优势是否会持续下去将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外贸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较大经济剩余,但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本文详尽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自身存在的严重缺陷,同时,也对我国外贸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作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比较优势战略不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我国外贸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8.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9.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相结合,对中国发展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中国在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竞争重点的环境下,要发挥比较优势,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期增强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被经济学家定义为劳动密集型国家,其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各国畅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劳动力比较优势是否会持续下去将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基本问题20世纪末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部许多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由于地缘及其他因素仍处于欠发达状态,对这些地区而言,如何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和制度约束下,凭借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地区经济,同时避免陷入"资源诅咒"是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放在世界范围或至少一定国际区域范围內来考虑,而不是只局限于一国甚至一个地区的角度。本文主要从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最为密切的东亚地区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井认为我国应该实现产业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转变,争取以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并努力将比较优势发展为竞争优势,从而强化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张唯实 《发展》2008,(3):78-79
比较优势是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要培育和形成动态比较优势。我国利用自身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加入全球分工链条的时候,无疑是遵循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深化,对此模式所引发的种种后果在国内外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争议。从动态比较优势的观点来看,我国肯定会提升产品科技实力,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换力。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中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与大国经济发展战略雍志强,张晓艳,傅广军自李嘉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已成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块基石,其基本结论是:一个开放经济的绩效优于封闭经济,是因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它能够利用自已的比较优势、避免自己的比较劣势,而且,国际贸易是...  相似文献   

17.
跨国并购比较优势论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完善生产体系的一种重要投资方式,以往有关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忽视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国际贸易理论角度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比较优势理论对跨国并购活动的适用性通过模型进行论证,同时运用中国数据,借助巴拉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比较优势构成跨国并购的基础这一结论,进而从全球化的视角形成对跨国并购活动的客观认识和正确态度。最后根据跨国并购比较优势论的实际经济意义,提出中国对待外资并购的相关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前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为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互联网+"的应用比较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文章主要探讨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未来发展中的具体发展策略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县域的精准落地,同时要挖掘好县域自身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创新性发展,差异化发展。产业发展是核心要义,要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掘县域比较优势,精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20.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看比较优势的适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学说和竞争优势学说并非对立的理论,而是从不同角度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解释和研究。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包含有竞争优势的內容和思想,竞争优势的促成需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动态化的比较优势论对中国经济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中国不论是以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为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则,都需要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