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鹏程  张丽波 《中国市场》2010,(15):159-160
近年来,城市对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在进城后接受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能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群体日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生力军,为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农民工权益屡遭侵害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成为游离在城市之中的边缘人,本文对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因为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扩张的劳动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到城市就业的问题。同时,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也成为国家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需求,也妥善地处理建筑行业的企业管理问题,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到建筑行业就业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问题。而农民工就业歧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特有的现象。本文结合国情,描述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种种表现,揭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根源,分析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进而提出消除歧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民工权益缺失严重,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接纳有着强烈的诉求.为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协调变动,必须解决好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健全京津冀地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农民公共就业信息和服务体系,构建协商互利的新型劳资关系,逐步建立适合农民工需要的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伴随着这一进程,越来越多农民工从农村涌向城市,目前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他们在对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的问题。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庞大的阶层,农民工进城不但为自己增加了收入,更为城市市民提供了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取决于城市的包容性,这是现代城市的价值理念,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向前推进时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融入的视角,根据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来了解当前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现实生活状况,并探索农民工平稳融入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亲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社会网络是农民工进行工作搜寻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劳动力市场相对完善的大城市中,农民工是否会减少对社会网络的依赖呢?本文以社会互动模型为基础,构建两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城市规模影响农民工借助社会网络渠道进行工作搜寻的机理。在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将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城市数据相匹配进行实证检验,识别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社会网络搜寻渠道的影响。鉴于常规模型的估计结果会因选择效应而存在偏误,本文运用含城市固定效应的两步法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大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对社会网络搜寻渠道的依赖。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城市中的农民工依赖社会网络渠道搜寻,是对大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不足的补充机制。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工收入,促进农民工就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关系到社会、家庭以及城镇化建设等诸多放面。由于城市和农村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我国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形成身份是农民,工作是工人的特殊群体,即农民工。农民工对城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由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阻碍作用。从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机理作用,酒业中存在的问题,就业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通过进城务工、经商等方式向城市转移,这是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这些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职业不同,他们的市民化水平也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同时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边缘化状态对其市民化也是一种阻碍。因此,要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一方面农民工要树立发展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发挥政策主导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即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需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媛媛 《商业时代》2012,(27):105-107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管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随着户籍制度的放松、统包统分就业制度的消除,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市转移。但劳动力流动给城市带来的就业压力促使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限制性劳动力流入的措施,以及户籍制度对农民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劳动力转移仍然面对重重制度性障碍。因此,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废止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当是目前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人才引进政策被各地政府长期而广泛采用,但是此类干预政策对各地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鲜有研究。文章利用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政策文本的大数据分析,量化了人才引进政策的干预强度,从劳动力市场就业规模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两个方面,定量研究了人才引进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劳动力市场规模有正向作用,政策干预强度增加1%,城市整体就业规模上涨0.352%,高技能就业规模上涨1.652%。第二,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人力资本积累也有正向影响,政策干预强度增加1%,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上涨1.798%。第三,降低生活成本和提升工资待遇是人才引进政策的主要中介作用机制,房价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94482,工资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13129。  相似文献   

13.
王环  谢如珊  易建军  吴丹  莫婕 《商》2014,(44):41-4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随之而来的情况便是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希望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本论文以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了抽样问卷的调查形式对重庆市部分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与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加以分析过后。我们在论文中阐述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业与收入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有效的改进方法。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希望能给外来务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障及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障的总体水平偏低,个人特征、就业的行业特征和单位所有制类型等对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障和模式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收入水平,改革二元分割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是增加农民工医疗保障需求和提高医疗保障参保率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农民工没有彻底转移到城市、就业不稳定、收入偏低的情况下,应根据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就业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采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或商业保险等多种模式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并转为市民。就业是市民在城市立足的生存基础。通过对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中部经济发展中的河南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进行实际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在向市民转换过程中,在就业形式、就业条件、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上都有很大差异。失地农民仅凭其原有的传统劳动技能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很难胜出,需要依靠政府为其提供公平的培训机会、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政府除了办职业培训班还需加大统筹城乡就业的力度,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降低社区创业门槛,为失地农民提供高效的就业和创业服务,赋予失地农民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6.
金融风暴下农民工群体就业受到严重影响。金融风暴下各级政府积极为农民工就业服务。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现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趋势,各级政府尤其是输入地政府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劳动力市场,金融风暴下政府更应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农民工作为社会建设的新型生力军,对我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将对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情况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8.
程春生 《现代商业》2014,(26):265-266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农民工进城受到户籍限制,无法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缺乏政治参与和制度保障,民主权利和劳动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同时,农民工人力资本素质普遍偏低,一般只能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就业,成本高、风险大,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无论在生活方式、职业选择、思维观念以及聚居和社交圈,都无法与城市居民有效沟通交流,难以融入城市市民社会,是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为我国城镇化、城市化提供了源动力,为农村的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当前,农民工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是农村劳动力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并不对称也缺乏合理性。保护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就要对有歧视性的就业政策进行改革和完善,制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打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不合理的二元经济工作环境,确保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中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群体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需求,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就业服务市场,同时也给过去主要面向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民工对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应运而生.从技术培训的实效性、就业导向的前瞻性和职业精神的思想性等方面分析研究现实情况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调整改进措施.为解决好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