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飞宏 《魅力中国》2010,(32):241-241
现阶段,几乎有装修都有污染。我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为靠开窗通风和养绿植就可以治理装修污染,污染是长期的,而且危害是巨大的、隐藏潜伏的。家庭装修中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不环保的材料、材料的过度使用及家用电器和家具装饰等。我们应该从装潢前、装潢中、装潢后三个环节进行污染预防,尽量减少装修过程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砷具有很强的毒性,环境污染风险高,传播途径广泛。当前,砷污染土壤修复广泛应用固化/稳定化技术。常用的固化/稳定化剂有3种,即零价铁、铁(氢)氧化物和铁盐,砷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修复机制有吸附、沉淀/共沉淀和氧化/还原。固化/稳定化技术是我国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砷污染土壤修复后,要开展修复效果评估。未来,要结合实际修复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重点,最终使其更好地服务砷污染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集某砷污染场地土壤样品,使用粒径分离+药剂淋洗组合技术对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土壤进行模拟工程修复试验,评估不同方法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小试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保障了现场土壤修复效果的稳定性。试验有助于确定最经济有效的组合工艺,选择最佳药剂组合和配比,指导现场土壤修复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研究重金属污染赋存状况并评估其生态风险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对淡水湖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6种典型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收集的方法,探究重金属污染赋存情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只有Cd大于风险筛选值,其年际均值超过风险筛选值0.373倍;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u>Cd>Pb>As>Zn>Cr,其中Cu、Cd和Pb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主要贡献指标,贡献度高达97.97%;单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趋势显示,Cu、Pb已经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而Cd的污染防控还需要加强。RI年均值为129.67,属中等程度,大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2008—2022年中国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反事实分析法中的PSM-DID模型,从重污染企业债务规模的角度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重污染企业的债务规模得到显著抑制,政策效果明显,但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国有重污染企业和处于地方政府债务较低的地区的重污染企业受到的抑制更强,政策效果相对更好。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防治施工扬尘污染。日前西安市建委发出通知,因施工造成扬尘污染情节严重者将按最高限处罚1万元。通知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包括基坑开挖、回填、主体施工、装饰装修、场内道路、管线开挖和回填等阶段)的土方挖掘、物料运输和堆放、养护和保洁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均为扬尘污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重污染行业在湘江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重污染行业虽然为湘江流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重污染行业的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湘江流域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国家监督管理机构越来越迫切的要了解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挂历状况以及环境绩效水平,因此,评估重污染行业环境绩效与提升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湘江流域的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剂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土壤改良后的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内容。综述了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科学决策》2004,(11):62-63
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新民最近指出:我国空气污染呈现出两种特点和一个趋势。两个特点一个是煤烟性污染,一个是光化学污染;一种趋势是空气污染和室内污染交织。我国空气污染总体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大型、超大型城市污染明显重于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0.
超滤膜污染的成因与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膜污染形成的4种机理和超滤膜分离底物的污染机制,阐述了超滤膜污染的防控技术,并对膜污染的未采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2019—2020年龙凤河5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为基础,文章选取5个水质指标进行因子特征分析,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龙凤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结果表明,龙凤河水质类别为Ⅴ类,主要限制因子为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表明,龙凤河水质为中污染,丰水期水质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和总磷(TP)。  相似文献   

12.
吴丹  张蔚文 《南方经济》2015,(2):90-115
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国外将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运用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政策设计与评估上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相比之下,中国对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政策研究非常匮乏,有关非点源污染控制政策的实验研究还未见正式发表。基于此,本文对国外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我们将这些研究归为两类,即基于个人表现和基于集体表现,在此基础上获得中国开展此类研究的启示并提出初步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3.
王明恕 《上海改革》1998,(1):36-37,28
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70年代世界各国一般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对业已形成的污染进行单项治理,如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这种污染控制战略被称为末端治理。末端治理需要高额投入,却忽视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没有将环境保护与生产统一起来,有时甚至使两者对立起来,因而难以有效遏制伴随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的继续恶化。美国国家环保局统计表明,美国用于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引入包含机器人、污染、能源等要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逆概率加权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企业排放强度,减少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技术,降低能源强度,还通过减排技术效应,减少每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量。此外,内资企业、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内陆省份机器人应用的污染减排效应相对更大。本文为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2004年四川沱江污染、2005年东北松花江污染……2010年福建汀江、大连海域污染。在松花江污染事故的同一天,南京栖霞区一废弃塑料厂在拆迁中挖断管道造成丙烯泄漏后发生大爆炸,造成13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2700多户居民受损。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工艺,本文使用柠檬酸作为淋洗剂,对砷、镍、钴、铜等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洗处理,考察不同淋洗剂浓度、淋洗土水比、淋洗时间对淋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镍的去除率最高,对钴的去除率次之,对砷和铜的去除率较低。试验确定了最优淋洗剂浓度、最优淋洗土水比和最优淋洗时间等条件,在最优淋洗条件下,淋洗后土壤中各重金属的浓度均低于修复目标值。生石灰和聚丙烯酰胺可用于处理淋洗废水。  相似文献   

17.
臭氧污染是近年来杭州市面临的重要空气污染。统计发现,2020年杭州市共有30 d发生臭氧污染,这说明臭氧已经成为杭州市空气的突出污染物。本文主要选取2020年杭州市国控站点臭氧监测数据,对臭氧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污染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季和初秋,气温高、相对湿度中等偏高、风速小、降水少是2020年臭氧污染发生时的共性气象特点,这为臭氧污染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乐才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9-13,34
为了探究污染红利抑制的规制绩效,文章对浙江废水污染红利、二氧化硫污染红利和工业粉尘污染红利这三类指标的库兹涅茨拐点、污染红利依存度与依存指数以及污染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有关污染红利指标的库兹涅茨拐点分析表明:浙江三类污染红利利用均呈缩小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浙江废水污染红利抑制强度大于全国,二氧化硫污染红利与工业粉尘红利的抑制强度均小于全国。(2)从污染红利依存度与依存指数视角分析:浙江经济发展对废水红利和二氧化硫红利的依存度要低于全国,对工业粉尘红利的依存度要高于全国;浙江废水红利和二氧化硫红利的依存指数低于全国、工业粉尘红利的依存指数高于全国、污染总红利的依存指数低于全国。(3)浙江对污染红利的抑制并没有妨碍经济发展,实现了污染红利抑制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  相似文献   

19.
索国勇 《发展》2010,(12):112-113
新型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针对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管理机制不顺、土地污染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在理顺机制、转变服务理念、模式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应尽快把治理因科技推广应用导致的土地污染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研究制定有效的法规、政策和监督治理机制,从制度、机制层面遏制土地污染,确保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浙江面临较为严峻的地表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和废气污染,为加大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不少县市把“谁污染、谁治理”作为重要指导原则。相对“有污染、无治理”、“一家污染、大家清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具有较大进步意义。但该原则存在理念上的缺陷和操作上的困难,不利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开展、长效坚持和环境质量的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