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汽车产业将会迈入一种全新的阶段,我国当前汽车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更加多元化。对于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改变目前散、弱、小的局面。但前提是合作汽车企业之间存在合作基础,有优势互补的领域存在。  相似文献   

2.
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广泛采用的一个做法。然而,相对于国外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研发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软肋。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许多工业部门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汽车工业将承受比较严峻的竞争。就辽宁省汽车工业而言,将经受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考验,主要原因在于辽宁汽车工业起点较低,规模偏小。当然,随着越来越多大型跨国汽车企业竞相抢占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市场,与国际大企业合资合作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借此良机,可以迅速提高我省汽车工业水平,并逐渐在我国汽车市场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新发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明确提出,2010年起,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代理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5.
郭莉 《首都经济》2006,(6):75-76
福田公司党委副书记赵景光认为,在福田汽车国际化道路上,链合创新一直贯串其中前有莲花、丰田,后有潍柴动力、博世、AVL,未来可能还有其他的汽车企业。4月28日,福田汽车与潍柴动力签署了一份特殊的战略联盟。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两家在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的企业缔结过类似的联盟协议。参与这一战略联盟的还有博世(BOSCH)公司,以及在柴油发动机设计,研发、和测试设备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奥地利AVL公司,此前他们已分别与福田汽车和潍柴动力有供应与合作关系。四个企业承诺,在缔结战略联盟期间,优先使用相互的产品与技术,并尽可能给对方最大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国成长最为迅速的汽车企业之一。奇瑞在发动机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以及在整车领域的杰出业绩成就了它“国际化”的视野和发展战略,独特而具有胆魄的战略又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非合资汽车企业成长之路。在2004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阳  涂明 《特区经济》2007,221(6):208-209
本文介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从全球的角度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了优、劣势分析,探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应有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17):1-17
在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以及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引导之下,国内汽车企业已将自主创新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在开展自主创新的实践探索中,我国汽车企业基于自身战略资源,形成了自主创新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呈现出六种主要的自主创新类型。一些汽车企业已经推出了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从总体上判断,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仍然处于爬坡起步阶段,发展的潜力很大,但同时也面对着相当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邱华桢 《开放潮》2006,(11):30-31
早在2003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就已位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目本和德国,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俨然是汽车生产大国。而从汽车产业竞争力来说,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仍有待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着想解决规模过小,过于分散的弊端,提升竞争力,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梦想,产业集群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很多汽车企业打着“全方位开放”的旗号,与国外大企业集团合资。不但没有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连自己的品牌、市场都拱手送给了外方。拿着微薄的利润,躺在合资的安乐窝里睡懒觉,致使我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空洞化,丧失了在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的附庸。丰田可以开创一套后来居上的汽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适度放宽了对汽车市场的保护,这为我国汽车进入其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我国汽车企业要真正在俄市场站住脚,实现从简单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资本输出过渡的转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详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的评价指标,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现状原因从产业保护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资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市场规模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实证剖析。  相似文献   

13.
闫丽霞  陈卓 《科技和产业》2023,23(24):34-40
政府补助作为国家引导扶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效果和机制观点并未统一。选取2010—2020年沪深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研发投入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具有提升作用,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车展,可谓该年度最后一大汽车盛宴。 无论是国外厂商还是本土厂商,都以最新、最鲜艳的技术向所有的观众进行展示。同时,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研发,也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新一代高性能汽车发动机取得了“零”突破;另一方面,自主创新成为推动中国企业的源动力。本土动力的突破,使国人看到了希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多元化矛盾也引领着我们从不同视角审视这个行业。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业又将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魏沁 《中国经贸》2014,(13):247-248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运输企业更加关注成本的核算问题,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降低汽车交通运输中产生的费用,提高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汽车运输企业在单车核算中问题的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生产工业基地和健全的产品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WTO的加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通过建立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能力,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在规模经济、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从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民族品牌开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实施了国际并购战略,以实现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快速利用。在国际并购中,我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法律制度、企业伦理、管理文化、市场区域等多方面的并购风险。为此,对汽车企业国际并购中的并购动因和种类、并购风险的成因和种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并购中针对风险应对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方:中国汽车“走出去”宜早不宜晚 “我国汽车企业千万不要因为上汽集团整体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一事搁浅而因噎废食地停下‘走出去’的步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鲁桂华博士说,“我国汽车企业必须要大步‘走出去’,这基于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两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到2005年将培养5~10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支持零部件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抓大放小、扶优扶强。  相似文献   

20.
韩丹  田凯 《广西经济》2007,(9):58-58
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车型,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靠有持久品牌效应的车型来稳定地运营,如何平衡二者,成为汽车企业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