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公司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对于汽车贷款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汽车贷款风险的逐步暴露,由于保险公司不能履行保证保险责任,使银行汽车信贷业务的发展受到了冲击,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合作难以继续。本文从济南市保证保险形式和汽车贷款发展状况入手,对保证保险对汽车信贷业务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监会《关于规范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贷款流程、除外责任、索赔顺序、承保期限等方面对银行汽车贷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通知》将被保险人(银行)的实质性审查义务作为保证保险合同生效的要件值得商榷,也没有合理、公平地划分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风险。对此,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在汽车消费贷款中不能过分依赖保证保险,积极探索汽车贷款风险防范的其他途径,巧妙利用保险公司的先索抗辩权并不包括汽车的其他财产险、偷盗险等险种的有利条件,注意区分汽车贷款诈骗的情况,严防保险公司对诈骗做扩大解释,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汽车贷款义务中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保监会《关于规范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贷款流程、除外责任、索赔顺序、承保期限等方面对银行汽车贷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通知》将被保险人(银行)的实质性审查义务作为保证保险合同生效的要件值得商榷,也没有合理、公平地划分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风险。对此.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在汽车消费贷款中不能过分依赖保证保险,积极探索汽车贷款风险防范的其他途径.巧妙利用保险公司的先索抗辩权并不包括汽车的其他财产险、偷盗险等险种的有利条件,注意区分汽车贷款诈骗的情况,严防保险公司对诈骗做扩大解释。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汽车贷款义务中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兴盛之下的危机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以下简称车贷险),简单地说,是指购车人在向银行申请汽车贷款时,除将所购之车作为抵押物外,还向保险公司申请购买车贷保证保险,保险公司在其中起到担保人的角色.车贷险把消费者、银行、保险公司、车商等相关主体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利益生物链,起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作用;同时,它也使每个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颇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意味.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信贷品种的增加及大面积的普遍开展,汽车贷款在全国上下的多家金融机构大规模迅速发展起来,借助于保险公司承担90%保证保险和借款人10%的保证金,在所谓零风险的情况下,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扩大业务,经销商为了追求利益,发展速度之猛,是其他消费信贷品种难以比拟的。但在汽车贷款快速发展的同时,银行贷款的风险以及风险的保障(即保证保险)在运作过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逾期贷款严重,经销商占用贷款,诉讼案件多,追偿难度大等。为此银行放慢车贷速度甚至停办。保险公司也于2003年6月全面停办汽车保证保险业务。为什么汽车贷款在开办初期还款较好,而在近年来还款出现困难,不良贷款急剧攀升,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冶生中  何建英  陈欣 《银行家》2008,(5):107-109
保证保险是借款人作为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由债权人作为被保险人并在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享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品种.保证保险具有保障贷款安全的功能,是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个人信贷业务保障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熊鹰 《中国保险》2003,(9):8-11
截止8月,全国绝大多数从事财产险经营的保险公司几乎都相继宣布暂停或停办汽车消费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即使个别公司尚未完全停办,也已开始明显收缩.车贷履约保险突然全面叫停,不仅使异常火爆的汽车贷款消费市场聚然降温,同时也引起包括银行、车商、保险、汽车厂、消费者以及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保险业积极促进国内汽车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既能间接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又能帮助银行管理贷款违约风险.本文通过构建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绩效模型,分析得出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能间接提高购车人信用等级,并为保险公司寻找新的利润点和融资渠道.最后根据绩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剑威 《金卡工程》2010,14(6):85-85
自198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开办”企业借款保证保险”业务以来,中国大陆保险企业经营保证保险已经快20年了。在这期间,我国相继开办了企业借款保证保险、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个人住房信贷保证保险等险种。自从保证保险在我国的开放,其在保险实务中也显然受到了广大消费群众的欢迎和青睐,以车贷险为例:伴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车贷险速度迅猛增长,2001年和2002年达到了高潮。广州地区的汽车贷款99%,是以保证保险为担保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徐海军 《中国外资》2012,(6):100+102
各地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逐渐呈现萎缩趋势。究其原因汽车信贷风险过大是影响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各地恶性汽车贷款风险频频爆发,国内保险公司的汽车贷款险赔付率以惊人的数字上升。汽车信贷曾一度在很多城市被紧急叫停。因此,研究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并对其加以合理控制对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保险》2009,(6):7-7
日前,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稳步发展的通知》,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以下称“车贷险”)业务。  相似文献   

12.
华山 《中国保险》2001,(7):48-50
目前,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迅速崛起并有效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险公司开办的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正成为影响汽车市场销售的重要因素,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发展的成败,不但直接影响到保险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关系到整个汽车市场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要闻回放     
保监会:积极稳妥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 保监会日前通知,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通知要求,各财险公司应加强市场调查和研究力度,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及其风险特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拓宽业务渠道,探索与汽车生产企业、银行等各方合作的新模式,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产品,积极稳妥推进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发展。(中经网,2009年6月9日)  相似文献   

14.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是:   1.汽车消费信贷发展过分依赖保险业务.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体系,银行不得不通过保险来转嫁汽车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所以,保险公司在当前的信贷风险防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业银行正是由于有了履约保证保险才放开手脚积极介入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市场.但是,由于高赔付率的压力,保险公司不得不暂时退出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使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产生了动摇,直接导致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2006年4月7~10日,为期4天的“莲城汽车文化节”在河南省许昌市隆重开幕。工商银行许昌分行被“莲城汽车文化节”指定为唯一的汽车贷款业务银行。许昌分行根据市场需要,加大个人汽车贷款营销力度,积极与保险公司、企业和经销商联手合作,先后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昌中心支公司等6家保险公司,和河南正通新华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许昌裕强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5家汽车销售公司签订“汽车消费贷款合作协议”,于2002年3月推出了“幸福快车”个人汽车贷款业务。近年来,该行累计发放个人汽…  相似文献   

16.
3月23日上午,阳光明媚,春意暖暖,宿州市农行在九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以“创新求发展、合作求共赢,努力做大做强汽车贷款业务”为主题的汽车贷款推介会。会议邀请了宿州市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局及21家汽车经销商和5家保险公司参加。推介会上,该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丁一同志致欢迎词,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宿州市农行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宿州分行金融超市介绍了农行新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下发后个人汽车贷款、经销商汽车贷款、机构汽车贷款业务的相关规定、要求和业务流程,重点推介了个人汽车贷款。  相似文献   

17.
共赢局面本已形成 苏州市开办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使车贷消费者、车销商、银行、保险公司都成为受益者.消费者可以在个人资金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通过保险公司担保办理贷款,圆自己的汽车梦,如果真的没有还贷能力了,保险公司可以代他还款.  相似文献   

18.
当前,进一步加强银保合作,充分运用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促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是商业银行重点探索的方向。业务实践中,部分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信用卡汽车分期保证保险业务,引入双重风控,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保证保险的应用具有加强风险管控、降低信用风险、更符合监管要求和风险缓释能力更强等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和运用。本文在对保证保险及其优势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信用卡汽车分期付款业务(以下简称“汽车分期”)实际,提出了汽车分期保证保险实务操作及要点、合作方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对商业银行合理应用保证保险、加强风险管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保险公司撤退银行主担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谢平曾说,这几年,汽车信贷的风险管理上,保险公司的购车信用保证保险承担了60%~70%,经销商承担了10%~20%,而银行只承担了很小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刘峰 《中国保险》2004,(1):37-40
最近,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一种背离现象:一方面,随着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出台,汽车金融公司呼之欲出;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纷纷放弃了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在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由于汽车金融公司的加入面临新的飞跃的宏观环境下,本应是大有作为的保险公司却纷纷停办了车贷险,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