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政策明显调整。从对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的漠视,到积极推动多边贸易、区域及双边贸易并重政策。以美国为中心遍布全球的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正在计划和形成之中。2002年8月,布什总统贸易促进授权(TPA/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为美国加快对外谈判奠定国内法律基础。布什政府获得TPA后,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合作,战略上采取进攻性的贸易自由化突破。美国最大限度地利用TPA,在多边范围积极促进WTO全球贸易谈判,在区域层次推进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双边关系则签署与智利和新加坡FTA协定,目前相关的20多个国家FTA谈判正在积极进行,美国FTA战略安排全球风向标作用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王红霞 《国际贸易》2004,(10):23-2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贸易政策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一改过去对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的漠视,而采取多边、区域及双边并重的政策。尤其是近两年来,更是四面出击,逐步推进,以美国为中心遍布全球的一个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正在计划和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日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实施。该协定成为各自经济体与贸易伙伴签署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既是双边密切经济关系的需要,也是各自实施FTA战略的结果。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是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很全面的贸易自由化协定,开放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组织。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出现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韩国目前在中日韩三国各自实施FTA战略上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WTO框架内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美国的贸易政策有着突出变化,一改过去对<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以下简称FTA)的漠视,大大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积极倡导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区域协定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广泛流行.目前美韩等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很清晰的FTA发展战略规划,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谈判对象国来推行本国的FTA战略.我国因起步较晚,FTA发展战略并不清晰,因此,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情况,在KYA谈判和签署时以主要贸易伙伴为重点对象,重视与资源输出国的FTA,关注FTA的"轴心国".通过制定正确合理的FTA战略安排,营造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近十年来,由于WTO推动的多哈回合谈判履步维艰,各国为争夺有限的出口市场,提升国家出口竞争力,已逐渐将贸易政策的重心,转为推动洽签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议(FTA),这种依托自贸区重构的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逐步推进。目前,亚太区域内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以美国主  相似文献   

7.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一体化进程受阻,各国转而寻求区域一体化发展方向。其中对外谈判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成为国家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引入保护代售模型和利维模型深入探讨自由贸易协定由点到片,形成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可行性推断,进一步增强我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推进信心。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积极投入到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之中,并且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这些协定中都设有专门的“环境”一章来协调签字国之间的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将贸易政策的重心转向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因,以美澳自由贸易协定为例介绍了“环境”部分的内容,并分析了美国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环境条款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多哈回合谈判至今磕磕拌拌,进展缓慢,并几度停顿,虽然有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但是自由贸易协定的“意大利面条”的牵扯是重要的因素。与WTO成员在多边贸易谈判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或区域贸易协定(RTA)谈判二者的政策取向上“喜新厌旧”、“移情别恋”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TPP和中韩FTA都是自由贸易协定的一种,但二者分属不同层级,类型和性质不同。TPP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中韩FFA是典型的市场驱动型双边FTA。从可获得的有关TPP谈判信息看,TPP将大幅降低货物贸易壁垒,促进投资自由化,增加非传统议题。这直接提升中韩FTA的开放水平和自由化程度,有可能使中韩FTA成为新型FrA的样板。因而,在全局和战略层面认识和推动中韩FTA,对双边和地区、乃至全球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取积极姿态——日本双边自由贸易发展及其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在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日本双边自由贸易也出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通过调整对外经济战略、修改通商政策、制定FTA(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建立推进机构和开展官产学共同研究,日本政府对双边自由贸易采取了越来越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进程受挫,APEC论坛进展缓慢,加上受到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激励,近年来,亚洲国家也开始效仿欧美,积极与区域内、外国家频频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中国对于区域经济合作也表现得非常活跃,进展主要体现在与他国谈判并签订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  相似文献   

13.
<正>TPP和中韩FTA都是自由贸易协定的一种,但二者分属不同层级,类型和性质不同。TPP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中韩FTA是典型的市场驱动型双边FTA。从可获得的有关TPP谈判信息看,TPP将大幅降低货物贸易壁垒,促进投资自由化,增加非传统议题。这直接提升中韩FTA的开放水平和自由化程度,有可能使中韩FTA成为新型FTA的样板。因而,在全局和战略层面认识和推动中韩FTA,对双边和地区、乃至全球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完成WTO谈判以后,中国政府把发展双边FTA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新重点,2002年至今分别与东盟10国、港澳特区政府、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签订了实质性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澳大利亚、冰岛、挪威正在进行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东亚经济合作政策新变化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新变化 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新变化集中表现在与一些国家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同时,重推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为核心的‘行动计划”。战后,日本是奉行‘贸易立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曾提出‘环太平洋经济合作设想”,但对双边或多边FFA不大‘感冒”。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日本开始认识到东亚区域加强经贸合作的必要性,从而对亚洲经济政策开始从过去只追求世界贸易自由化和单纯依靠WTO的政策向谋求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转变,开始积极疏通以自由贸易协定(FrA)为主轴的经贸合作渠道,参与和推动东亚经济合作。新世纪以来,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开始向双边与多边并举的方向演变。2001年起,日分别与新加坡、韩国进行缔结FTA相关谈判;2002年与新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同年底与东盟签订《全面经济合作的共同声明》,提出10年内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目标;2003年12月在东京举行的日本与东盟特别首脑会议上,日与东盟正式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发表《东京宣言》,首次正式提出构筑‘东亚共同体”畅想。2006年以来,日本在对双边多边合作的同时,更多的精力放在推进东亚共同体构想上面。2006年初,小泉在众议院发表的施政演说中,提出‘‘主导”东亚区域统合‘新理念”,年末日本在首届东亚峰会上积极‘推销”加速构建‘东亚共同体”理念。2006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提出“东亚EPA构想”,主张在2008年起的10年内,建立包括澳新印等16国在内的超越东亚范围的EPA。2006年5月18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通过经济产业省提出的‘经济全球化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制定了‘EPA行动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东亚EPA构想”和“东亚OECD构想”。同年8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10+3部长会议期间,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又正式向与会各国提出了这一建议,并在同年的东盟经济部长级会议上正式提出‘东亚EPA构想”。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论坛》2004,(2):31-38
加入WTO后,我国在参加自由贸易协定方面迈出新的步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顺利进展,以及我国与一些国家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节奏加快,从此我国步入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7.
双边动态: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进入市场准入谈判阶段;中国和巴基斯坦将就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举行第3轮会谈;欧盟将重新审查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美国与日本就恢复美国牛肉进口进行谈判;美国将与韩国举行首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区域动态:东盟9国与韩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欧盟与部分拉美地区国家宣布启动自由扭易区谈判;多边动态:欧洲商界呼吁世贸组织谈判不能半途而废;土耳其要求世贸组织就纺织品问题制定工作计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庄礼伟 《大经贸》2001,(9):74-76
由于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分歧使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贸易谈判屡遭挫折,亚太的主要贸易国家纷纷寻求签订小范围的自由贸易协定。2000年底开始的新加坡与美国之间关于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已成为一个为世人所关注的话题。新美自由贸易协定新美双边经贸关系多年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美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新加坡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新加坡第二大(仅次于日本的)进口国。美国还是新加坡制造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超过1200家美国公司在新加坡开展业务,其中许多公司更以新加坡作为它们的区域总部。在美国的对外经贸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区域间自有交易协定(FTA)快速增长。为了缓解“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也为了营造更为公平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在积极参加WTO多边自由镀锡谈判的同时,也开始逐步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这大大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在2008年4月,我国与新西兰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协定。本文将对我国货物贸易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FTA签订后两国贸易新局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1日起,美国国会对总统的贸易促进授权(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即TPA;也叫fasttrack,即快行道程序)过期,而且国会并没有重新授予总统贸易促进授权。这意味着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作为协调美国国会和总统贸易政策制定权的重要机制,贸易促进授权深刻影响着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多边和区域性自由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