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金融改革经过30年的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结构和运行机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金融制度。金融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发展靠什么?靠改革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我国金融业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理论。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金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对外开放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研究》2009,(1):40-41
2008中国金融论坛 中国金融业:金融风暴中迈向新征程——纪念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周年 2008年12月26日。由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2008中国金融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上,  相似文献   

5.
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2006,26(Z1):23-25
就本文的基本立场而言,就是迄今为止,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的时间里并无金融思想可言,其间,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基本上处于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实用状态,换言之,我国的金融思想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文章通过金融为经济服务,经济思想、金融思想的考察,探讨金融思想形成及其发展与变迁的脉络,直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金融思想在中国形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从原来的手工操作到如今的数据大集中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上线运行,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高度融合,已成为金融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值此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之际,本刊编辑部结合近期金融信息化的热点选取了几个关键词,借此回顾2008年中国金融信息化历程,重点展示信息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化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上我国的金融仍处于压制状态之中。匠金融深化理论,对中国金融深化的表现、原因和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国金融深化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指出,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人民银行肩负着实施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大历史责任。2008年12月26日,由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2008中国金融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上,与会嘉宾紧紧围绕论坛主题"中国金融业:金融风暴中迈向新征程——纪念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周年"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9.
金融功能、金融发展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功能是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实质、核心与基础。金融功能性资源比其他层次的金融资源更难得,从而更稀缺。金融功能层次的复杂化与提升,功能层次与种类的扩展与强化过程即是金融功能的演进,金融功能的演进即是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观视角来进行中国金融发展状况的功能判断,提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起步的,中国金融至今已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中国金融业发展说长,摸着石头过河多么艰熬;30年中国金融业发展说短,也是弹指一挥间。全面总结30来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金融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若谷 《中国金融》2006,(12):11-12
2006年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极为关键的一年,年底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中国的金融改革酝酿着新突破。关于中国金融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路径和模式选择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冬天有些“冷”。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影响越来越大,全球金融乃至经济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寒冬”。 正是在这“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以“中国金融业:金融风暴中迈向新征程一一纪念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的2008中国金融论坛于2008年12月26日如期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联合举办的第五届金融论坛。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入地融合于全球经济中,不仅在实体经济领域,而且在金融层面上与金融市场的融合也日趋密切。所以,基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实,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大势,中国不可能脱离于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之外,相反,理性的选择只能是趋利避害,在与世界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发展自己。本文从金融全球化含义出发,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金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前举办的2008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2008中国国际金融展”)上,爱普生公司为满足中国金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汇聚科技创新成就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凸现了绿色节能和大客户服务等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大事记》主编吴晓灵定价:220.00元《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大事记》是中国金融业第一部以编年体形式,忠实、客观、简明地记录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辉煌历程的大型史料工具书。它以金融制度变迁和重要金融改革措施为主线,按时间顺序记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领域的重要政策演进、重要机构变动和重要事件概要,完整地勾勒出了30年来中国金融业的时代变迁,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历程的一个索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也服从了渐进改革的“过渡性”逻辑 ,渐进战略较好地支持了中国 2 0年的经济增长。但是 ,由于“双轨”体制的固有矛盾 ,使中国的金融改革在今天聚集到了深层次的金融改革上 ,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多元化的金融产权关系。中国加入WTO成为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契机。摆在面前的来自外部世界的竞争 ,成为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内开放”的巨大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金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前举办的2008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2008中国国际金融展”)上,爱普生公司为满足中国金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汇聚科技创新成就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凸现了绿色节能和大客户服务等主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金融事业走过了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加以反思。本文分别从金融地位、金融体制、金融发展方式、金融发展战略、金融思想观念等方面,概括总结了金融改革发展30年的经验,很有启发借鉴意义。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刊登此文有助于从历史和全面的角度回顾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为推动我国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建立一种新的时空坐标。  相似文献   

19.
《金融论坛》2011,(10):F0004-F0004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变革与崛起——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与安全是经济稳定与安全,进而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重要保证。维护金融安全,除了完善金融制度外,还有法制环境、法律机制的问题。本文拟就此入题,提出组建中国金融法院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