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响应国家《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背景下,学院积极参加教育部教育合作项目"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并成为首批通过验收的高职院校。应对国家智能制造需求,学院专注于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培养合格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对基于智能制造的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提出展望,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结合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介绍了学校加强"政校行企"合作,构建"平台共享""人才共育""育训结合"的运行机制,建设高水平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的特色和成效。近年来,实训基地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打造了库卡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的"样板范式",为"1+X"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师资培训和区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机器视觉是使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控制处理的核心技术。文章对行业现状、人才需求类型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问题解决方案,并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为实践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培养机器视觉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智能制造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文章针对教育部开放式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基地,分析了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定位,围绕基地实训设备,构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结合专业课程,介绍了各实训室和教学开展情况,为后续进一步提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机器人、生命科学等一系列创新技术革命不断涌现,对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在人才培养理念、质量标准、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有所变革,以适新经济时代发展需求。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意味着对于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文章针对工业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应用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专业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新大数据"专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9.
工业是台州的立市之本。在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应用工业机器人是必由之路。台州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装备制造企业在数控机床、减速器、电机等与工业机器人的整机、零配件制造方面有着雄厚的综合实力,试水工业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上有探索、在整机制造上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改革中最值得探索的问题之一.随着智能制造与"工业4.0"时代的来临,高校也面临着如何提升学生思学环节的培养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两大背景定义的解读,对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和不足,摸索出一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建议.同时,在工程型、应用型教育的大背景下,探讨理实交融、教育改革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将机器视作与人工并肩协作互动的新型劳动力形态,以1999-2020年期间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与工业机器人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呈现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其同步双向互动效应现阶段仍较弱,且第二产业劳动力、三大产业总体劳动力均与工业机器人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强于机器对劳动力的反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机器对劳动力的依赖和互动作用力要强于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反作用力,且人工对工业机器人主要呈现为补偿或创造效应,而机器对劳动力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3)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的影响要先发于劳动力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这两种效应较长期来看均体现为正向影响且呈人机混合劳动力协作共生、同步增长态势;(4)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人员总数的影响要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且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内综合受到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共同影响,而长期来看其主要受到第二产业劳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2.
焊接机器人已成为"工业4.0"智能制造理念下不可或缺的生产模式之一。焊接机器人程序设计课程的培训、教学现状,严重制约了现代生产所需具有发展、创新潜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优化焊接机器人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是目前生产企业、培训机构及相关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鉴于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宗旨与焊接机器人程序设计岗位素质要求完全吻合,文章针对学习共同体支撑环境建设、知识结构设计以及教学模式优化等核心环节制定举措,为构建焊接机器人程序设计师生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旨在有效提高教师及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潜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在数字化背景下,现代化工业水平迅猛发展,工业化产品日新月异,伴随工业产品被大量需要,工业产品的设计趋向于信息化手段与数字化水平。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均以整个制造过程作为研究主线。现代化的工业制造手段是工业产品设计制造的根本,之后始于数字化技术设计与工程化架构,以及创建立体的三维的设计平台与制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将机器视作与人工并肩协作互动的新型劳动力形态,以1999-2020年期间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与工业机器人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呈现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其同步双向互动效应现阶段仍较弱,且第二产业劳动力、三大产业总体劳动力均与工业机器人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强于机器对劳动力的反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机器对劳动力的依赖和互动作用力要强于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反作用力,且人工对工业机器人主要呈现为补偿或创造效应,而机器对劳动力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3)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的影响要先发于劳动力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这两种效应较长期来看均体现为正向影响且呈人机混合劳动力协作共生、同步增长态势;(4)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人员总数的影响要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且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内综合受到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共同影响,而长期来看其主要受到第二产业劳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5.
搭建创新梯队"新技术"突飞猛进 2021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工业机器人、智慧城市建设、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新技术"领域迅速发展. 工业机器人领域以智能制造基地为主要载体,依托海尔智能研究院、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打造山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集聚了钢铁侠、澳西机器人、海尔机器人、奥托...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大数据化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多个行业都有所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高级会计实践教学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也开始尝试全面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这也给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带来了新思路,积极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这与现阶段我国时代发展背景及教育发展背景相符合。基于此,本文尝试了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面对制造产业的全面转型和升级,高职制造类专业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产业发展对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文章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思考,以期实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机器人,现在的人们并不陌生,在展览会上不时可以看到他健壮的身姿,引人注目。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之后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等大型制造业领域,为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那么,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的状况和前景如何?下面通  相似文献   

19.
一、工业机器人的分布日本制造的工业机器人,自1975年后数量迅速增长。1975年累计有工业机器人16400台,1983年154100台,为1975年的9.4倍。其中,仅1983年1年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就达30500台。1982年,日本产工业机器人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为62.2%,(不包括人工操纵和固定程序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在日本的分布具有2个显著特征: ①工业机器人在大、中型企业的普及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描述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及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优势,表述了笔者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更加熟悉解机器人的应用,认识到机器人的发展对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