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毕业班英语教师,我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英语作文试题主要是关于记人,叙事,写信和通知及看图作文等内容的记叙文,应用文和议论文.从2001年起实行的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强调"内容充实,要点齐全;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度自然".  相似文献   

2.
在命题作文教学中,可以把指导学生"要这么写,应该这么写"称为顺向指导,把指导学生"不要这样写,不许这样写"称作逆向指导.对小学生来说,应以顺向指导为主,着重解决一般记叙文的常规写法;对高中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则应以逆向指导为主,反弹琵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写出别具一格、有自己个性的记叙文.近年来作文教改的实践证明,对高中生作文采取逆向指导比顺向指导效果要好.反弹琵琶,逆向指导作文,一般可以从选材、构思、表述方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文中常练的文体一般是记叙文,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呢?根据多年来的摸索,误认为学生学写文章看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学生常常感到文章不好写,老师往往感到文章不好改.究其原因是指导不得法,所以收效甚微.近几年我尝试用"特殊模式"来指导学生写作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评判一篇作文的好坏,参考的标准有很多.但究其源头,立意把握得当,一篇作文就有了好的开始.教学生写作文,难在如何让他们理解何为文章的立意,如何进行文章立意.学生写作文,常常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通篇写下来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课文进行示例.例如以孙犁《亡人逸事》为例进行分析,希望学生们能够感受作家是如何通过几件小事、几个小细节来表现一个贤惠而又吃苦耐劳的贤妻良母形象.但学生却说:“我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如此,明明也写细节了,也写事情了,却为什么总是被老师们说立意不够深刻呢?”我也曾尝试过以较为优秀的学生作文为范例,希望他们能够从同龄人的文章当中去学习长处,学习如何突出自己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长奇 《魅力中国》2009,(16):127-127
写记叙文,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当你从亲身经历中选取某一事件展开叙述时,可以就近联想相类似的其他事件,用其他事件的细节丰富完善作文的内容:或者用相反事件进行反衬,强化文章的表现力。其次要讲究结构的安排。可以只写一件事,按情节发展推进故事;也可撷取若干事件,以片段组合的形式,表现文章的主旨。写议论类的文章,除了论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的思路清晰之外,最好能写出一定的文采。话题作文虽然范围极大,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递上简历时往往会被要求付上一份美文简厉,如何写好一份英文简历就成了一个值得商榷的事.笔者在从事数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英文简历的书写也许是件容易的事,但如何写的没有错误并且能够吸引应聘考官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7.
赵清杰 《魅力中国》2010,(3):161-161
深切起记起刚来我校的一次语文考试.我自己感觉学生应该是可以的.可拿到学生试卷一看.我大吃一惊.基础题和别的同头班相差不大。可作文就不一样了.有几个同学写跑题的,几个同学写简短几行的,标准的四类文.真是一塌糊涂。就作文一项和别的班级相差平均分一分多。  相似文献   

8.
广辟蹊径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语言实践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除了单元作文教学外,教师还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多进行语言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文多写,言无不尽 "一文多写"不是指一个主题,反复写作,反复修改,而是指围绕一个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多文体、多形式地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围绕"一次学校运动会",教师可以做如下设计: 1.为学校写一份运动会通知,内容包括:比赛日期、地点、参赛人员和条件、竞赛的项目、录取名次、奖励办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认可学需有疑,可实际操作却往往不尽人意。一个案例我曾请同学们搜集关于鲁迅的故事,有位同学说鲁迅很谦虚,在自传中说:“我留学时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我当即表示赞同,也认为此举尽显其虚怀若谷,这时班里的一个角落有些骚动,然而请那位显然若有所思的同学谈谈他的问题,他却始终支支吾吾,最终在我和同学们鼓励下,这个男孩终于开口了:“老师,我说了你别生气,我觉得他不谦虚,而且假谦虚,既然认为写的不好,为什么发表,既然发表了,又为什么还这样说。”一时班里一片哗然,我仔细聆听才知道,喧闹更多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个男生爱出风头,不尊重鲁迅和老师。  相似文献   

10.
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认可学需有疑,可实际操作却往往不尽人意。 一个案例我曾请同学们搜集关于鲁迅的故事,有位同学说鲁迅很谦虚,在自传中说:“我留学时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我当即表示赞同,也认为此举尽显其虚怀若谷,这时班里的一个角落有些骚动,然而请那位显然若有所思的同学谈谈他的问题,他却始终支支吾吾,最终在我和同学们鼓励下,这个男孩终于开口了:“老师,我说了你别生气,我觉得他不谦虚,而且假谦虚,既然认为写的不好,为什么发表,既然发表了,又为什么还这样说。”一时班里一片哗然,我仔细聆听才知道,喧闹更多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个男生爱出风头,不尊重鲁迅和老师。  相似文献   

11.
复旦附中高二男生李申儒对"男孩危机"花数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撰写8000字的论文,建议学校"因性施教".这件事吸引了众多眼球.一个普通高中男孩怎么有如此兴趣来研究这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伍松乔 《中国西部》2014,(19):76-89
<正>三次南行艾芜1925、1961、1981年先后三次南行,纵跨半个多世纪。绵绵不绝的南行情结,贯穿其一生。艾芜在他的《漂泊杂记》中说:"一提到漂泊,却依旧心神向往,觉得那是人生最销魂的事。"在《南行记续篇》后记中又写道:"南行过的地方,一回忆起来,就历历在目,遇见的人和事,还火热地留在我心里","我始终以为南行是我的大学,接受了许多社会教育和人生哲学,我写《南行记》第一篇的时候,所以标题就是‘人生哲学的一课’"。不是旅行,更非旅游,而是一个青年的"致青春"、一个老人的"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年末,著名作家蒋子龙在参加央视某档节目时,讲述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当天节目的主题是"春暖",但这件事却让一个作家感受到了经济领域的阵阵寒意.  相似文献   

14.
梁枝文 《中国西部》2014,(35):124-127
<正>曾经有一个同学向我抱怨,她有一位美丽的母亲,而父亲却长相平平,两人站在一起,难免相形见绌。同学们都在私下议论:"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听到这些话,那个同学总是尴尬地低下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本来以为这件事早就被我遗忘了,一次我坐她们家的车,开车的人就是她父亲。  相似文献   

15.
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要讲清楚关于这个基本理论,需要写一部书,至少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但是在"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召开前夕,只有两个多小时可以用来写作,所以,匆忙之中写成了一篇"语焉不详、语焉不透"的"很短的文章".而以讨论私营经济为主题的"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四次研讨会又要在五天后举行了.于是采取这样的变通手法,用提纲的形式写一篇《几点补充》,并把两篇文章作为一篇文章的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一条批语     
他上学时的学习成绩极差,考试在班上排名总是倒数几名。很自然,老师在心里把他归于不会有出息的那一类学生。某天,老师出了《我的愿望》的题目,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这类命题作文,是那时学生们经常要做的功课。第二天,同学们的作文都交上来了。孩子们的愿望五花八门,有想当科学家的,也有想成为工程师的,当然也有志向平平、不够高远的。他在那篇作文中称,他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大作家。一个连作文都写不通顺,初二时成绩还没有“翻身”迹象的学生,居然要当大作家?这未免太自不量力了。当然,老师是不会给学生泼冷水的,纠正了这篇作文中的两处语…  相似文献   

17.
庞彦福 《中国西部》2014,(12):76-78
<正>教数学的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出了名的好斤斤计较的"小气鬼"。"小气鬼"是刘老师的学生给他起的外号,因为学生不怕他,所以敢给他起外号,而且,"小气鬼"这个外号,不少同学还敢当面喊他。至于"小气鬼"这个外号的来历,还得从几件小事说起。第一件事是,同学们刚刚进入初中,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时,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在第四届世界华人华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新城区后宰门小学一年级一班学生郭湘仪写的《看月亮》日记,荣获一等奖。班主主任路玮将这样60多篇日记编印成《小脚丫》一节,发给每个同学,作为成长的鼓励。  相似文献   

19.
趣事     
《发展》2014,(9):48-48
正作文下面是小明写的作文摘录和老师的评语:题目:拾金不昧小明:"今天看到有个老奶奶口袋里掉出一张500元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奶奶。老奶奶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转身说,我叫红领巾!"老师评:"下次给老师带张500元的钱开开眼。"题目:先……再……,比如:先吃饭,再洗澡小明:"先生,再见!"老师评:"想象力超智慧!"  相似文献   

20.
恋恋日记本     
雅惠  张曦 《中国报道》2010,(9):108-108
朋友阿文对笔记本有特殊的感情,穿过多年时光,我仍然清楚记得高中时教学楼失火时,她大义凛然的想法:带着钱包和日记本冲出去。没有付诸行动,因为火很快被扑灭,没烧到我们教室。这件事却引发了我严重的好奇:她在日记本上写了什么?搞得跟钱和命似的。现在回想起来,无非是一个女生青春期所能涉及的一切鸡零狗碎,老师、朋友、同桌、有好感的男生,在当时却以为是天大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