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与内政的关系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不同流派的研究者纷纷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帕特南提出的“双层博弈”理论使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后的许多学者又在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使之成为真正将国际层次与国内层次相融合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郑观应不是职业外交家,而是作为洋务实业活动家和维新改革思想家闻名于世。他贯通中西,一直参与洋务和与外人打交道的实践活动,这就孕育了他日后培植国力的外交思想,他在这方面的许多理论和主张,对近代中国外交的起步和形成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赫德本为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他利用其职权,创办近代中国邮政,推行一套半殖民化邮政制度,并借此干涉中国内政,为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与掠夺服务。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综合运用能源和其它资源,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者之一,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核心思想。以"安大线"为例,分析了俄罗斯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长远影响。最后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非数理博弈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于2005年10月10日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非数理博弈理论的先驱,他的理论和思想不仅运用在经济学分析中,在外交、军事领域也深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南海问题日趋复杂化和国际化,视南海地区为“海上生命线”的日本逐渐从不介入南海问题到积极插手南海事务.南海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日本插手南海问题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于中日两国的关系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外交决策中的文化因素:冷战结束后,文化全球化使得国家外交活动空间扩大,外交决策复杂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影响着国家外交决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文化利益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外交决策目标的实现;文化性质的相同或相异影响着外交决策各方的关系变化;文化因素通过影响决策主体而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战略的几次调整都对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外交战略和对朝鲜半岛政策大体上经历了“结盟外交”与对朝“一边倒”政策、“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与朝韩并重政策、“新型大国外交”与“中朝关系正常化和中韩关系强化”政策几个阶段的变化。未来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将以国家安全利益为准绳,中朝韩三角关系的发展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和谐世界”是在世界变化新现实和新趋势下的中国世界观,“和谐世界”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也是中国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延伸。“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是内政与外交的有机统一。“和谐世界”的理念表达了人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诉求,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世界”应该并可以成为本世纪人类求生存、求和平、求发展的一种新文化、新政策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二轨"经济外交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它是介于"一轨"经济外交与民间经济外交之间的一种特殊渠道,其特殊性就在于非官方性和对"一轨"外交的密切影响。本文从"二轨"经济外交的参与主体、作用与不足三方面来分析中美关系中的"二轨"经济外交,并且认为"二轨"经济外交在中美关系中不仅起着缓解摩擦的作用,更是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11.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新中国以往外交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的变化,对我国新时期外交思想进行了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当下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中最活跃的外交形式之一,其中汉语国际传播尤为引人关注。向世界传播汉语,是增强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学习发达国家语言传播的经验,不断对汉语国际传播的技巧加以调整、改进,才能提升中国公共外交水平,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选往往是美国新一届政府政策走向的风向标.大选期间,以总统候选人为核心的外交智囊班底的政策理念和主张通常会在该候选人赢得大选之后落实为他执政的新一届政府的外交政策实践.本文拟通过考察奥巴马和他的竞选外交智囊团的对华政策主张与立场,对其步入执政期之后的对华政策走向给予推测.美国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与奥巴马的外交智囊团将决定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 "延续、合作、摩擦"为其特色,短期有所调整,但中长期会回归理性与务实.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早期受西方教育的经历,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英美等西方列强抱有理想主义的好感。希望以英美为师,外交方面更希望在革命中模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手段,向英美等西方列强求助,在不触动帝国主义国家的既得利益基础上得到他们的同情及帮助。辛亥革命受帝国主义国家干扰并失败以后,孙中山先生逐步认识到西方列强的本质,此时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给他带来了新的革命思路。他提出了"联俄"的外交政策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从而实现了在外交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5.
陈友仁出任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后,首次提出了“革命外交”的思想,极力主张否定过去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代之以新的条约。在与列强的一系列外交谈判中,特别是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谈判中,他以强硬的手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赢得了胜利,开创了国民政府外交的新局面,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  相似文献   

16.
主权思想是王宠惠外交思想中重要的内容。他的主权意识萌芽于青少年时代,自1912年王宠惠开始踏入民国外交舞台之后,其主权思想通过他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得以展现。重视以国际法理为依托来维护国家主权和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是王氏主权思想的两大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外交"日益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外交"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目前国际上"科技政治化"倾向日趋严重的局面不相适应。近年来,中国有关方面已深刻认识到科技外交的战略作用,逐步推动其走向深入,但由于受认识不足及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科技外交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外交作为外交的第四个支柱,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是传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有益补充,并与其共同构成我国外交的有机体系。新中国对葡语世界的文化外交有效地提升和拓展了我国的国家利益。面对转型期变化莫测的国际体系,我国对葡语世界的外交政策也面临诸多挑战。只有继续并深化对葡语世界的文化外交,才能在日益重要的葡语世界中维护并强化我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9.
黎庶昌出使国外8年,目睹西方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对其形成巨大冲击,萌发了他的近代化思想。黎庶昌的近代化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即:在政治上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赞赏,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军事上士兵使用现代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外交上与强国结盟,为经济发展赢得和平环境等等。探讨黎庶昌的近代化思想,有助于对封建士大夫在国家危难之际开展自救运动的认识,进而为今天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宗教达到政治目的,在美国外交中经常出现。冷战期间,美国利用宗教因素影响波兰局势,以达到最终演变波兰的目的,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实例。对此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美国外交的策略、尤其是目前美国的宗教外交策略、手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