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西方发达国家,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对经理人员传统薪酬制度的补充、成为股份制企业行之有效的一种激励机制的最根本原因是基于税收的优惠。美国税法对股票期权所涉及的税收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激励型股票期权给予了较大的税收优惠。而在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试点工作才刚刚开始,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尚存在较多的税收障碍。我们应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制度,采取相关的对策,以便顺利推进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股票期权计划在美国的迅速发展除了归功于它本身作为一种激励制度的优越性之外,还得益于美国政府税收政策的合理引导与规划。政府正是通过严格的、有条件的税收优惠来传达它的意图,保证期权计划的健康、顺利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关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的成功纽险和负面影响,阐述了税收政策的变革历史与股票期权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突显了税收杠杆在期权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面对我国企业引入股票期权计划的必然趋势以及目前相关税收政策所处的“真空”状态,本文最後谈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票期权是欧美经济中常见的一种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有利于低成本激励,有利于降低代理费用,有利于矫正员工短视心理。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施碰到股票来源问题、约束监督机制问题、业绩评价机制问题和人才市场问题等制度性障碍。因此,从目前国情出发,从实施股票期权的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来看,股票期权最适合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员工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发展历程 员工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于1952年的美国,由于当时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高达92%,为了避税,菲泽尔公司推出了第一个面向所有雇员的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制度产生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露峥嵘,当时一些锐意改革的企业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华纳传媒公司等大量授予经理人员本企业的股票期权,以期将经理人员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进入9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5.
随着起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委托代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带来的问题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一大难题,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激励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将在分析股票期权的定义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剖析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祝素月 《会计之友》2007,(5S):51-52
随着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广泛应用,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历史上对经营者绩效评价创新与企业制度变迁的相辅相成关系作了分析,指出我国现有经营者绩效评价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适应我国企业股票期权制度下经营者绩效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实施可行性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缺乏激励制度等基本国情分析得出了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并结合有代表性的武汉国资案例,对值得借鉴的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指出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实施操作中存在的几个难题,提出几点建议,针对西方出现的对股票期权制度的置疑.本文对具有股票期权进化制度之称的指数化期权和EVA股票期权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重要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在理论界与实业界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对其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却很少分析。本文通过科学评价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方也已开始了股票期权制度的试点,使股票期权制成为继年薪制后我国经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又一新亮点。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关于股票期权问题的会计处理规定,本文试就股票期权制及其会计处理方法问题作些介绍,以资参考。一、股票期权制概说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萌芽于70年代的美国,在9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根据美国国内税务法则的法律解释,股票期权计划可分为激励股票期权与非法定股票期权两种类型。而由于股票期权通常是授予公司的经理层,因此经济学界也将其通称为经理股票期权(Exe…  相似文献   

10.
企业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据股权激励的内在机理,结合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基础,在重新审视相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提升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角度,提出了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与审慎处理期权费用化、尽快调整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等相关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股票期权的发展历程,其次从外部环境以及股票期权制度自身方面对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由盛到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杨蕾 《财会月刊》2006,(5):30-31
股票期权是西方盛行的一种激励约束制度。目前,随着国内薪酬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上市公司也纷纷开始实施股票期权计划。政府部门有必要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引导。现行相关税收政策对股票期权所得性质的确认、税款计算及征收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尚存在收益认定不明确、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无成本扣除办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公司所有者与控制者分离的趋势,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合理激励约束公司管理人员,美国大型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并在80年代取得普及性的发展.受美国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建立或完善了自己的股票期权制度,从而使股票期权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上市公司重要的激励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激励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薪酬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市场有效性较差、现行法规体系约束过多等诸多障碍,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本文试图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闵远巍 《电子财会》2004,(6):62-64,F003
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和公司治理途径。在现代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股票期权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是否真的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笔者认为并非如设计该制度的初衷所愿。因此,本文从股票期权制度的本身机制及其对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和企业业绩脱钩,经营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加剧了“委托代理”矛盾,损害了国家和股东的利益。股票期权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重要激励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许多公司治理专家认为这是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利器。但是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公司治理条件和相关法律政策条件。  相似文献   

16.
何世刚  洗树忠   《会计之友》2007,(3X):52-54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进行激励机制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正确认识与发展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环境条件与注意问题,对监管者与企业来说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只有通过加快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及经理市场,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票期权激励相关法规,才能使股票期权激励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源于美国,是一种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文章试图对在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股票期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股票期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委托人(所有)为了降低代理人(经营)的道德风险,一允许代理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或股权)的一种制度安排。股票期权制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后,已成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激励机制,其在改善公司治理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美国近十几年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比重日益上升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其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股票期权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律师凯尔索提出的股权激励计划。由于股票期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代理人的激励约束相容问题,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优化激励机制,因此,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它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笔者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主体特征展开,探讨如何界定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对象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交易主体的各种权利与义务。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主体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主体,是指参与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该企业的CEO等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