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之后,个人理财有了更多的选择,理财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 借助专家理财.近年来一些银行纷纷推出"理财工作室",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个人理财服务.这与普通投资者相比,专家理财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大品种选择范围上大大高于个人投资者.在专业投资机构内有专人从事信息收集,对国内外金融形势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能合理利用各种金融手段进行组织投资,有利于资产的较大增值.个人借助专家理财是一种理想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理财新产品"合众养老定投年金保险计划"。这是根据国人养老需求量身设计的一款保险理财计划,一经面市,立即引起强烈反响。针对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及现状,合众人寿率先开发并推出该款具有养老定投特征的产品,让投保人能够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孙玥  赵越 《云南金融》2011,(4Z):50-51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手中的财富逐渐增加,越来越意识到保险理财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人对此还有诸多的疑问和误区。本文从保险与理财的关系出发,阐述了保险理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简要介绍了在保险理财中,人们常见的误区以及如何进行正确合理地保险理财。  相似文献   

4.
孙玥  赵越 《时代金融》2011,(11):50-51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手中的财富逐渐增加,越来越意识到保险理财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人对此还有诸多的疑问和误区。本文从保险与理财的关系出发,阐述了保险理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简要介绍了在保险理财中,人们常见的误区以及如何进行正确合理地保险理财。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委托理财业务存在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委托理财现象,如银行推出的人民币或外币理财产品,证券公司推出的集合受托投资管理、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保险理财、信托投资公司推出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金融的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已经进入财富管理时代,全民都很重视个人理财规划,应运而生的理财规划师需要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理财服务。而自经济危机后,人们更加重视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风险管理规划的过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强调了风险管理,保险规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段昆 《金融纵横》2001,(4):17-19
2000年是我国寿险市场非常活跃、最令人瞩目的一年。继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公司开了中国内地投资类保险的先河,推出中国第一个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之后,其他保险公司不甘寂寞,纷纷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推出自己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如中宏保险在2000年3月又率先销售分红保险,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幸福缺口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保障自身和家人人身安全,并获得长期投资收益成为了新生代群体的迫切需求。友邦保险在上年成功推出《友邦双盈人生投资连结保险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升级,推出了兼具高额保险保障和长远理财规划的"友邦双盈人生II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双盈人生第二代产品除了具备第一代产品的特色之外,还在理财规划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新生代的幸福缺口据友邦保险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包虹剑介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活成本的增加,社会中坚群体幸福感普遍缺失,大部分人群对于经济、养老、医疗、健康等问题普遍担忧。  相似文献   

9.
刘敏 《福建金融》2002,(4):37-38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陆续推出了投资、分红型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为维护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及其营销人员有必要对投资类保险产品的推出背景、产品特点、理财功能和投资风险等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按照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公告,规范寿险新型产品,正确引导市场消费。  相似文献   

10.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3,(21):46-47
在互联网时代,从“三马”联合卖保险到余额宝,再到微信银行、微理财的推出,网络理财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打理自己的钱财,购买理财产品。但是,网络理财在带给用户方便的同时,是否也暗藏了风险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14,(10):46-47
随着互联网宝宝、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持续下滑,年化收益率持续保持在6%以上的票据理财产品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票据理财需要警惕三大风险。当前,票据理财市场越来越火爆。自2013年淘宝在其招财宝平台推出票据理财产品后,新浪、苏宁、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也相继推出票据理财,很多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高收益的票据理财,票据理财打出的最令人感到有保障的条件是银行承兑兑付,加上其购买门槛低、收益率高等优势,票据理财已成为新型理财神器。  相似文献   

12.
自从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了我国第一个投资连接类保险——平安世纪理财,随后新华人寿的投资连接、泰康人寿的分红保险、太保的万能寿险等多种投资类寿险产品纷纷加盟寿险市场,一时间,投资类寿险产品销售在各地掀起了热潮。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接保险推出后,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人们理财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但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行业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因此各个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推出更多更有特色的个人理财产品以吸引更多客户。现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指出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用卡》2008,(2):78-78
2007年12月12日,中国建设银行面向高端个人客户推出的信用卡产品—钻石信用卡在京亮相。这款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了金融理财、商旅服务、高尔夫休闲、保险保障、国内外救援、白金秘书和双倍积分等7大特色权益,最高可授予500万元信用额度,高额保险组合可达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理财(FinancialPlanning,简称FP)热潮在国内兴起,国民对理财的需求日益旺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对理财业务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理财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但追根溯源,个人理财最早兴起于美国,并首先在美国发展成熟,因此研析和借鉴美国的个人理财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获取更多有益的启示。美国理财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一)萌芽期。美国的理财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业,它是当时保险推销员推销产品的一种手段。1929年10月股票暴跌,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功能促使保险公司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业务品牌开发,警惕"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文 《银行家》2003,(12):86-87
"品牌"来了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银行界开发业务品牌的步伐开始提速,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业务品牌.如招商银行继成功推出"一卡通"、"一网通"和"金葵花"理财等知名业务品牌后,又推出了对公银行业务品牌体系--点金理财;民生银行推出"非凡理财"品牌概念,包括了"富林理财计划"、"保得投资理财计划"和"外汇结构性存款"等一系列机构投资理财产品;而广东发展银行则推出"民营100"金融服务方案,制定"重点服务民营企业"的市场定位,随后又推出个人金融业务品牌"真情理财",提供现金管理、投资计划、保险计划、退休计划、税务计划、遗产管理等六大类基本产品和配套服务;此外,广东发展银行还推出"民赢通"网上银行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推出"债市通"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最近也隆重推出个人金融业务品牌"乐当家"和电子银行的品牌"e路通".  相似文献   

17.
机构动态     
《大众理财顾问》2012,(12):14-15
星展(中国):正式推出"星展e理财移动应用"11月6日,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星展e理财移动应用"。功能除了一般利率、汇率查询外,更领先同业提供专业的国内外市场投资评论与趋势展望,协助客户及时取得全面财经资讯,掌握市场脉动与投资先机,使客户可随手获取星展亚洲财富支持。星展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总经理朱亚明女士表示:"星展银行十分重视电子银行平台的发展,今年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提升客户e体验的创新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客户反馈。星展将长期投  相似文献   

18.
投资连结保险 该险种于1999年10月23日由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推出。此险种不仅具有传统寿险的保障功能,而且具有投资理财功能。  相似文献   

19.
险种     
《中国保险》2005,(10):4-5
人保财险首推物流和码头综合保险;太保推出“短信投保携程卡”;平安推出多功能养老组合险;“太平盈利多理财计划”全新上市;中英人寿推出“保安康”终身医疗险;中美大都会推出寿险新品.  相似文献   

20.
贺栋  利铮 《中国外汇》2013,(22):63-65
短期的高收益产品更多地是保险公司为了获得知名度而推出的。长远来看,网销理财型保险产品会逐渐过渡到长期产品。理财型保险产品是对保险公司所销售的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的统称。作为近年来人寿保险市场新兴的保险产品,理财型保险产品由最初的个人代理、银行代理逐渐发展到网络销售渠道,并因兼具保障和理财两大功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