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江泽民同志发出“再造秀美山川”伟大号召的鼓舞下,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2000年、2001年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1999年到2002年底,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582万亩。退耕还林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区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从农户视角出发,基于竞租理论,对退耕还林工程决策集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农户收益最大化决策,进而根据政府财政支出最少的政策目标,确定最优补助标准。通过对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典型代表——延安市的4种经营类型的主要作物品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将会激励农户参与经济林建设。政府若要调整农户的决策类型,则需进一步提高相应类型的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剖析了四川省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黄土高原区的7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生态效益两方面构建退耕还林优先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RA-TOPSIS方法对省份进行优先排序,得到优先序结果为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青海、河南、陕西,为新一轮退耕还林优先区选择及工程资金分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征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以1999-2018年核心期刊上刊发的1697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应用高频关键词分析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热点和演进特征等进行阶段性分析;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⑴1999-2018年退耕还林工程领域的研究可划分为“探索总结”“多维研究”“主题深化”和“内涵提升”4个阶段。⑵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包括5个方面:农户主体是最持续的研究对象;农户收入是最重要的衡量尺度;生态效益是最明显的评价目标;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关注;GIS应用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持。⑶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效益综合评价和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是未来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不仅是一项惠民工程,且还是一项重要举措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民族生产与发展的高度上所做出的的一项重要战略,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脱贫攻坚,能够更好的发展当地特色林经济,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7.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贯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它一般包括成本策划、目标测算、目标下达和分解、过程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核查、效益评估及考核七大环节.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是消化市场压价让利因素,实现企业创效创牌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适宜的生态补偿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表明最低生态补偿应能弥补农户环境参与的全部成本;考虑到生态保护的公平原则,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应包括退耕还林的生态服务价值。本文以重庆万州退耕还林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成本流、保护拍卖和选择实验法,分别估算了基于农户退耕还林成本、接受意愿和生态环境价值贡献基础上的退耕还林补偿水平。不同补偿原则下的测算结果发现,现有退耕还林农户补贴严重不足。适宜的生态补偿标准是确保退耕还林的生态可持续性的前提,也是政府政策设计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贯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它一般包括成本策划、目标测算、目标下达和分解、过程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核查、效益评估及考核七大环节。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是消化市场压价让利因素,实现企业创效创牌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涛源乡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岸,属深切割区,年平均气温22℃,海拔在1200—1900m之间,土地冲刷严重,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近几年来降水量逐年减少,生态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1.
对中外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从产品经济学角度出发,描述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产品的两种形态:即大范围自然生态区,国家买单;小范围局部生态经济圈,市场买单。同时提出4点建议:建立退耕土地银行制;完善有效的国家和个人利益平衡关系;加强退耕还林区非农人口输出和就业扶持;加强特色经济的多方位扶持和产业键延伸。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相关指标的内涵,对各指标的影响因子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依据据距离函数模型的基本要求,提出选择参照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退耕还林补贴模式单一、政策与地区实际相脱节、各级政府财政职责不谐调等问题,在分析陕西省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实际运用效果的基础上,以81个退耕县为样本,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户生活水平、退耕面积等方面进行聚类,通过分组比较分析,最终提出省、市、县三级财政差别化补贴模式,指出各县区应依据所在类别自身的特征,从各县区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影响程度的角度出发,提供与国家补贴相配套的补贴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工程监测工作能够客观地反映工程建设进展、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效,并为工程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遵循"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方法统一、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体系,主要包括:监测内容:工程营造林任务的完成数量和质量、政策兑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监测层次:国家级,省级,县级,农户(退耕还林者)级等4级;监测指标:工程实施方面24个,工程效益方面46个;监测方法:遥感监测、小流域调查、小班调查、样地调查、地块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本文借鉴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方法——挣值法的基本原理,试图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为解剖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竣工成本偏差的成因、全面反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和费用执行偏差情况提供一个参考工具或报告框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借鉴法。研究结果:通过增加实际完成的工程的预算价格的计算,与实际工程结算价格、计划工程预算、实际工程成本等进行比较,得到单价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工程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结算价格浮动系数、工程量执行系数、费用执行系数等分析指标,基于工作分解结构(WBS)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研究结论:挣值法可运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经对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退耕县、100个村和1000个农户的7年连续固定跟踪监测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能有效地减轻陡坡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危害,能够稳定地增强粮食产品持续供给能力,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退耕还林的直补政策是推动工程顺利进展的核心,但在新形势下,对于巩固成果需要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完善地勘工作体制 促进地质找矿的有效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地质勘查工作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有效投入不足,难以发挥其先导作用和引导作用;②商业性地质工作投入不足;③政策环境不利于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完善地质勘查工作体制,加大地质找矿投入的有效途径:①国家和地方将地勘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②改革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机制;③政策上要鼓励勘查;④建立和完善商业性地勘工作投融资机制;⑤给予税收政策的支持;⑥应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物系统不仅是保障全体国民食物安全的核心,而且对全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也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理解中国食物系统的演化及其如何确保14亿人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重要价值,本文在解构食物系统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核算了中国食物系统经济规模及其结构,首次构建了中国食物系统的流程图,明确中国食物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随后利用多...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现有的矿业税费制度体系,特别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费制度体系,无论在制度理论、收费项目设置、收取依据、收取标准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主要就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费制度体系中的制度因子———矿业权价款的经济内涵做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矿业权税费制度体系改进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