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遵循“三个代表”的思想,运用“部分先富,共同富裕”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遵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既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又启动收入分配约束与改进机制。在引进外资、促使东部地区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应使西部地区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或同步增长;在市场导向、推动城市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应使农村收入水平保持适度增长;在改革开放、导致富裕阶层收入相对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应使低收入劳动者阶层收入也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在实施出口导向、催生出口部…  相似文献   

2.
闻潜 《经济经纬》2002,(1):10-13
现实经济生活中,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其差异表现在理论、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上。共同点是:以劳动为获得收入的手段;复杂劳动可获得更多的收入;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分配制度时指出,“确立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突破性见解决定了企业员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探讨如何建立和认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便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单大明 《经济师》1998,(2):36-37
完善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单大明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正式宣布打破传统社会主义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逐步形成,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逐步确立。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也必须正确看待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因而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所得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体现私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的分配方式,也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既然所有制形式是混合的,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必然是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公有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反之则是按要素分配为主体。即使是同一劳动者,他的收入来源也可能是多种渠道,一部分是按劳分配所得,一部分是投资收益,关键看劳动者收入中各收入来源的比重,如果劳动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劳动者个人收入就应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是一个价值分割的问题。这种认识无法对十六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为 ,按照“价值创造一元论” ,在价值创造中除劳动要素之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 ;如果运用“价值创造多元论”加以解释 ,又会落入马克思曾经批判的“庸俗共创论”。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收入分配的本质 ,确认收入分配在本质上不是对价值的分配 ,而是对财富及其支配权的分配 ,财富由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 ,各要素按贡献共同参与财富分配 ,才能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朝民 《经济论坛》2003,(16):87-87,94
收入分配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诸多重大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有了重大进展,取得了可喜成绩,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对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回顾20多年来的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到的也确实存在“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的问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深刻…  相似文献   

10.
丁西霞 《生产力研究》2006,(11):101-102
收入分配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文章对当前我国确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分配制度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现实选择进行了分析。在论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性的前期下,指出这种分配制度将具有稳定性,并进而预测我国未来分配制度实施中的发展趋向是生产要素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最后强调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1.
股票收益的非正态分布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票收益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因此以往的关于股票收益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论断存在缺陷。Laplace分布比正态分布能更准确地刻画股票收益分布;而且,日收益服从Laplace分布的股票,其周收益和月收益均服从Laplace分布。  相似文献   

12.
首先。我想谈一谈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协调与稳定。从1988年以来,我和国内外一些同行合作研究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出版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等书。通过系统的实证分析,我认为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崔朝栋  崔翀 《经济经纬》2015,(2):117-121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述收入分配的改革中,用"劳动报酬"、"劳动所得"和"工资"等概念把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与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收入统一起来,这不仅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而且突破了目前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些无法解释现实和不利于深化改革的理论缺陷,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别对待收入分配领域的正常差距和分配不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中的正常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发展的动力,必须予以承认.对于违反了社会公平原则、损害了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非正常收入差距,需要政府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呼声的前提下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分配正义和公民利益.  相似文献   

15.
王书华  孔祥毅 《金融评论》2010,2(3):104-112
Kuznets提出了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假说,对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发现,由于经济中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也存在非均衡性:经济发达区域占有较多的金融资源,而经济落后区域的金融资源则相对较少。对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与金融资源分布结构密切相关,占有金融资源较多的发达经济区域,衡量其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较低,金融发展对其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的影响力较弱.而金融资源分布较少的经济欠发达区域基尼系数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力反而较大。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需要从调节金融资源分布和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过大的收入差别,是在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经济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具体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政府垄断资源以行政配置方式进入市场导致收入分配不公;二是政府限制资源流动和市场竞争导致收入分配不公;三是政府职能错位造成财政收支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必须建立政府垄断资源公平分配的机制;取消政府对资源流动和市场竞争的不合理限制;按注重公平的原则改革税收和财政预算制度;还必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文章通过几个例子研究当博弈的参与人对其盈利不是确切知道,只能对其估计的情况下博弈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时博弈的结局就不一定是通常预测的Nash均衡,博弈的各种结局都有可能出现,而且各种博弈结局服从一定的统计分布。  相似文献   

20.
利益分配不均是当前我国社会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并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解决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远进步。利益分配不均在目前主要表现为非法获利现象尚未得到有效的抑制,利益关系严重失衡,新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发生作用,由此引起社会矛盾突出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条件,同时现行制度不健全、改革不配套和渐近式改革中寻租现象的存在也是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的重要原因。缺乏公平和正义,社会秩序不能维持,而只有确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秩序,才能为其它的经济运行秩序提供牢固的基础,保证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