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视角下的欧洲社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社会模式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欧盟社会政策取得的进展,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以及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应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欧洲社会模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1、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制约着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我国的“统帐结合”模式属于部分积累式模式,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方式,个人帐户采用完全积累方式。职工退休后领取来自社会统筹的基础养老金和来自个人帐户的积累部分。于是退休职工福利能否得到保障,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帐户积累部分的投资方式和收益率,从国外情况看,在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和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西欧各国所自我标榜的福利国家和社会保护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所谓"福利国家紧缩"成为全球的风潮;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保护、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推给市场、社会甚至家庭,这种责任在国家、市场、社会和家庭之间发生了程度与种类不同的转移,从而出现了把"福利国家"推给"福利社会",而国家承担的社会福利减少的趋势。社会福利作为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逐渐成为多元社会主体合作的平台。鉴于此,主要从政府—社会定位的角度分析福利制度在西欧国家的衰减。  相似文献   

4.
根据社会资本分层、数据嵌套的特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家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层级的社会资本影响包括扶贫政策在内的中间变量、进而对家庭福利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比较贫瘠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穷人资本"的功能,其减轻贫困、改善家庭福利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估计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减少了贫困的发生、提高了其主观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更显著,表明"新农保"的政策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战略环境-贸易理论建立南北两国博弈模型,分析了社会倾销的贸易效应,发现社会倾销对南方国家和全球福利有利,但于北方国家不利。北方国家为此可以选择劳工标准、社会条款和反社会倾销税三种政策。本文重点分析比较了这三种政策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就抵消社会倾销给北方国家带来的负面贸易效应而言,社会条款与反社会倾销税的机制作用是正向的,劳工标准政策则与之相反。南方国家应主动优先选择提高劳工标准或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实施社会倾销。北方国家如面对南方国家出口的社会倾销,应优先选择社会条款或反社会倾销税等政策以消除南方国家社会倾销引起的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7.
社会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部分,社会政策对保持一个和谐的社会起决定的作用。在福利国家发展进程中,社会政策对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导致的两极分化起了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的根本性作用。中国应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国际社会的经验,调整社会政策,推进国家福利的重构,这是消除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社会发展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迫在眉睫的是厘清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关系,而劳动关系是国家、社会、市场三者关系肌理的缩影。在现实的财政体制中,劳动权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劳动"权义复合型"规范不利于明确国家责任;《个人所得税法》对劳动权的保障不足;劳动权的社会福利保障不足。在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为劳动权的"权利模式"提供财税法支持;还要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包括公平设置劳动所得与资产收益的税负水平、将劳动所得分项统一,并设定合理适税标准、以家庭为考量标准,细化费用扣除标准因素;倡导单位福利与社会福利相结合的工作福利,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  相似文献   

9.
欧洲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 《经济纵横》2007,(1):43-44
以吉登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国家改革构想,即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以市场机制激活福利机制和劳动力市场。欧洲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的改革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福利国家"还是国家福利都是政治学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比较政治学者围绕福利政策和国家福利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范式和理论框架,尤其是针对福利国家。本文介绍了关于国家福利的五个理论流派,即工业化、阶级斗争、民主政治、国家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以及对它们的批判。这些理论流派探讨了福利政策的起源与发展的原因。尽管这些理论在理解福利政策时选择了不同的角度,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排斥,而是为我们理解国家福利这个复杂的现象提供了更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市场经济转轨与经济结构的变化提高了人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了中国妇女及她们家庭的福利。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加剧了妇女在工作和孩子老人照料两者之间的冲突。虽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意味着需要照顾的儿童数量在减少,但是生育率的快速下降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使中国老年人比例迅速增加,并由此加大了照料服务的需要。妇女的工作与照顾责任的冲突对社会性别平等、对妇女本身及她们家庭的福利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推动对照顾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公共政策对照顾提供的关注,介绍女性主义经济学对照顾经济的研究和发达国家照顾问题的公共政策,讨论这些理论和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和福利国家的双重压力下,欧洲社会模式呈现了不同的应对能力。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不仅实现了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绩效的共同发展,而且还有效应对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压力。保守或者合作主义类型的社会模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困境。《里斯本议程》展现了欧盟社会发展的蓝图,但在由民族国家所组成的欧盟,实现的前景依然任重而道远。最后,结合欧洲运作良好的国家的经验,本文提出了欧盟未来发展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3.
现有居民阶梯水价政策能否促进社会公平,政策实施对不同收入家庭福利状况的影响如何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基于消费者需求测算了阶梯水价政策情景下不同收入家庭的福利变化,发现单纯的阶梯水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相对公平,但同步涨价的阶梯水价会使交叉补贴机制失效并使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显著恶化。因此,城市居民水价改革应优先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福利状况和价格改革的相对公平问题,防止收入再分配的恶化。  相似文献   

14.
吴强 《发展研究》2014,(6):88-89
农民福利权是国家向农民所提供的各项福利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待遇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它反映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一种权利关系,农民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享有与其它公民主体同等的福利权利,这既是现代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体现,也是公民社会个人权利意识的合理表达。由于中国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以二元体制为基础的农业积累,而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未理解向全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与政府统治权威来源这两者间的紧密关系,政策倾斜与观念滞后共同导致农民福利权长期以来被忽视,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突出瓶颈。因此,理解农民福利权的重要性将不仅能进一步认识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而且也有助于对未来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的整体擘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10)
现代社会对经济增长,对国家、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但从家庭变迁的长期逻辑来看,国家、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主要通过家庭功能的分化而形成的,都是为了实现家庭生活的某些、某项,甚至某项功能的某个方面。所以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经济增长,关注国家、企业和其它组织的发展都应该以实现家庭生活功能、增加家庭福利为目标,以满足家庭需求为中心,否则,发展就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行为—功能—结构(BFS)范式",为社会组织功能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德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普遍退休金制度的欧洲大陆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的典范。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福利”的负面作用越来越严重,德国不得不在医疗卫生、家庭服务、教育培训、养老住房、失业与再就业诸方面,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改革。同时也出现了“谁改革,谁下台”、“屡改屡败,屡败屡改”的政治怪圈。当前,如何稳妥推进福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德国等欧洲国家亟须解决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公民的需求息息相关.二战后,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附属品——非商品化的发展,出现了公民的社会权利意识,统治者集团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承认公民的社会权利,强化国家的福利功能,最终形成福利国家.但随着福利国家出现危机,后社会权利理论的出现,从强调公民个人的社会权利意识到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福利国家开始向有条件和工作取向的福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欧洲福利国家:黄金般的成就与白银般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了欧洲福利国家在1970年代的发展状况,进而指出,欧洲福利国家转变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来自其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前者包括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而后者指的是国内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文章最后描述了欧洲福利国家在保险结构调整、残障和失业管理、削减社会保护项目、社会保护项目融资等社会保护的核心要素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农民工社会保护条件欠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化进程中,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位竞争导致传统的"政府-资本-工会"三方均衡模式解构,资本力量得到加强,工会集体谈判能力下降,政府面临削减福利支出的压力.而政策的外溢效应造成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冲向底线的竞争,导致社会倾销、福利解体以及劳工工作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20.
从贫困到社会排斥:理论演进与政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贫困到社会排斥,体现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均不会轻易承认贫困问题的存在。贫困的概念逐渐被另一个词语社会排斥所代替,同时也赋予了广泛的内涵,已经成为福利国家新的思维方式。社会排斥的过程是动态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排斥不仅仅是单位和个体的因素,既有的政策失败及不足也很容易产生排挤。社会排斥的原因外源上来自于全球化带来的进步与贫困,内因则是福利国家的失灵和社会的变迁,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泛市场化基本教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社会排斥的政策构想,政府应实施积极地干预,在经济上积极实施就业政策,政治上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动员社区和地方参与都有利于抗衡社会排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