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越来越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备受瞩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自主创新是实现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04-2014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相关数据,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式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间重构整合形成的技术轨道通过技术结构、技术集成、技术转化方式改善产业成长环境;企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及提升产业运营等实现以产业升级推动技术升级的逆向过渡,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改善和产业素质及效率的提高。前者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后者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我国中小企业要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壮大,必须接受产业升级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缩小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吉林省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下,将科学选择与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吉林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为了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美、欧盟、日、韩、印等国采取了各项政策措施,其成功经验对于吉林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缩小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吉林省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下,将科学选择与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吉林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为了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采取了各项政策措施,其成功经验对于吉林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庚辉 《活力》2011,(6):163-163,21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力巨大.是各地争取抢占的制高点。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省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尽快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强化物流产业政策推行与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现代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是促进工商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增进贸易,助力消费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航之年,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录     
<正>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要充分认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握战略性新兴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主导力量。采用DEA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测度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产业整体和分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政策后均呈现下滑态势,这主要由技术进步率和纯技术效率的降低造成的,呈现“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产业低端化发展趋势。通过产业整体和分产业层面的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验证了产业发展的低端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对于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新疆自主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精心打造产业链条、引进创新人才、加强国内外合作。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效应评价模型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起来,对2004-2013年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子系统与农业子系统的耦合效应和产业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和农业处于中级耦合、弱度失调阶段,同时两种产业的关联性非常高,显示该两种产业是非常适合通过耦合进行发展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技术市场看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北京市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北京”的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技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技术创新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相似文献   

14.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国家发展蓝图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区域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选择、重点突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先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合理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和建设中应注意:重点布局、有序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依托新的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四川省情研究其产业发展,“十二五”时期四川产业升级可供选择的路径有:改造优化传统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升级的配套能力和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必须采取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PPP模式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通过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对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新塑造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对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溢出"(SPILL-OVER)效应或外部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包括融资扶持在内的政策作用。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成长过程的动态竞争性和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市场化的融资扶持应  相似文献   

17.
陈雪峰 《价值工程》2012,31(2):320-321
新兴产业也称新兴战略性产业,在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必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尽管我国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仍面临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制度环境缺失、资金缺位和规模偏小等一系列问题。因而,从发展规划的制定、政府角色的定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加强和科学考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有效应对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提升内蒙古利用外资质量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把利用外资与培育新兴产业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外资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并积极参与传统产业优化和升级,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背景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加快推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现有的增长模式日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趋于强化,主要资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尽快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