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粮食主产区建设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粮食主产区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当前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风险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业保险的各项内容没有完善,尤其是农业保险赔偿方面的欠缺,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粮食安全,需要重视农业保险的赔偿机制的有效建立,以发挥保险业"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问题,也事关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的发展和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供给。为此,必须构建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战略规划,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5.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不同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安全责任。必须实施积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国家战略,协同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履行国家关于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家惠农政策对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补贴低、补贴分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而且,粮食风险基金的筹措办法容易挫伤主粮区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议粮食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收益差额为参考依据加大补贴比例,进一步调动农民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应让工业发达地区承担相应的扶农、护粮义务,根据上年各省工业总产值,抽肥补农,建立农业生产发展基金,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帮扶粮食主产区,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失衡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区和粮食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得长期粮食安全供给保障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构建一个全新的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提高粮食主产区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调控为主体,具体内容包括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协调机制、主产区政府和主销区政府之间利益协调机制以及中央政府对主产区政府和主销区政府利益调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粮食生产中,实现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近些年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过程中,对耕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节水灌溉设施开发缓慢、粮食单产受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影响较大。今后应节约耕地资源、建设生态化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利用率、加大粮食生产中生态补贴的政策力度,使吉林省的粮食产业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9.
许美婷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19):30-30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的粮仓。“仓廪实、知礼节”,做好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销平衡对全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几年来,由于粮食积压致使黑龙江省的财政包袱沉重,而农民收入也处于下滑状态,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的伤害。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粮食减产的影响,粮食价格大幅度攀升,粮食库存下降,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面临区域经济滞后、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土地经营规模小、粮农种粮行为的工业化效应凸显等问题。实现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导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强化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与保护;协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关系;确定粮食主产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中国作为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粮食的供需关系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建立比较完善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是稳定粮食生产的根本措施,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法宝,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要明显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基本原因是粮食价格下跌、农业结构不甚合理、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和农民进城务工门槛抬高 ,应通过必要的粮食价格保护、结构调整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等措施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民售粮情况的实地调研显示:当前农民售粮行为正发生显著改变,由单纯注重价格向统筹考虑售粮价格、便利性及机会成本等转变,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农户售粮方式开始分化。农民售粮方式和节奏的变化,已经对粮食市场流通主体经营行为、粮食市场稳定、国家宏观调控等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亟需引导农民形成合理价格预期,支持农户科学储粮,完善托市调控政策等,发挥好农户储粮分期销售对促进农民种粮增收、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可分为农地与非农地两大类,其分配比例是各利益主体在现有制度安排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存在双重失衡,即因供求双边抑制而导致的供求非均衡,因农地的粮食安全保障和生产要素双重功能定位与非农地的生产要素单一功能定位造成的二者功能定位的非均衡。后者的非均衡正是前者的原因,农地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又是双重失衡的最终原因。在既定的制度约束下,双重失衡的调整只能做出次优选择,即在创新土地利用理念,选择可行的调整路径,培育有效的调整元素的基础上,借助可以将双重失衡内化的因素和区域补偿与国家的转移支付等外在的矫正性制度,对整体的非均衡状态进行调整,消解非均衡造成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主产区及其气候变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虑了各省较长时间段内的粮食总产量并划分出粮食主产区以反映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粮食生产的全貌,并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内的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以便为将来进一步评价气候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内粮食产量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80、1990、1996、2000和2008年县域数据,通过分析其农村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演进特征,对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整体趋于收敛,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之间的差异在1980—1990年有所降低,1990年之后逐年增大,表现出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的相对低谷性。1996—2008年,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比重由38.6%降为19.9%,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3.4%减至57%,而乡村人口比重则由85.7%缓慢降至82.3%。粮食主产区总体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约束等政策性限制对该区域发展权益的剥夺,而相关政策对于解决其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存在局限性,未能处理好国家、地方政府、农户三者的利益关系,导致粮食主产区难以发挥农业产量高和质量优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后发优势,从而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纵横》2017,(11)
耕地资源是不可逆转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2015年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8%,供应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近1/3。然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土地退化、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国家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走向。因此,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