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的生态文明程度是衡量整个国家和民族文明水平的标志之一。农村环境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是关系民生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件大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制约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瓶颈问题,以及破解矛盾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对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构造和环境组成等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本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荣的新生活,关键在于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色中生态文明严重滞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注重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正确地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生态保障作用。文章以甘肃省泾川县为例,总结提炼了一般意义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在生态意识文明上,以培育生态文化为目标;在生态环境文明上,以整治农村环境为基础;在生态行为文明上,以突出环境友好为关键;在生态产业文明上,以实施循环经济为支撑;在生态制度文明上,以构建制度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靓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是重要阵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农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积极发展节能、节水、降耗农业、实现农业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把新农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黄约  辛燕 《生产力研究》2012,(4):151-153
要牢固树立民族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根治农村面临的各类生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生态教育,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自觉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开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正在政府的倡导下大规模开展,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如何传承传统生态文化值得思考.文章对当今农村居住环境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指出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民居生态文化理念进行研究与剖析,提出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应注重对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运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规划治理理念,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创造出和谐、理想的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决定农村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程度,培育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所在,只有始终抓住这个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其融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中国是农业大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生态行为受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经济利益和生态执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农民生态行为就要加强农民生态教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农村生态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文件中用20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总路线,它指明了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以实现农民和农村的物质富裕为基础的,以精神文明、生态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通过调查了解渭南市合阳县"美丽乡村"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探索如何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真正让老百姓满意的"美丽乡村",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和农村教育紧密相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重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根本是发展教育,培育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育好一代新农民,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在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村的具体实践,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村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方法。希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利用技术来改善和恢复农村特有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自身的生态价值和地域特色,避免建设就是破坏,使农村变为不伦不类的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给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护环境,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生态的优势,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介绍了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发展生态农业做法的基础上,提炼其成功的经验,探讨了发展生态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所取得的绩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认真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特色民居、加强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培育新型农民为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原则,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欧志文 《经济师》2007,(5):189-190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营体制创新;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孵化器;是提升农民文明水平,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蕾 《江南论坛》2006,(9):36-37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一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农村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其内容包括一个地方的文化、风俗等,具体则反映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实现乡风文明,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为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尚,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桐乡市在乡风文明培育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叶安珊 《经济视角》2006,(10):61-62
新农村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生态人居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环境管理规划,脱离了这些,就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本意。因此,探讨我国新农村规划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路,十分重要。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分析欠发达地区乡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如何振兴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