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过往研究就创业机会的来源和产生等问题存在争议,而且聚焦于创业者、创业企业及外部环境等独立要素,割裂了创业机会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创业机会研究的演进脉络,发现创业机会共同创造(co-creation)已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初步界定了"创业机会共创"的概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进一步,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探讨了机会共创的参与要素,以此区分了实现创业机会共创的四种基本互动路径:即机会之间的互动,创业主体与机会的互动,创业主体之间的互动,创业主体与环境的互动。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Gartner等(1985)提出创业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创业者、环境、机会、组织方式四个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部分的观点以来,创业机会就成了创业研究的四大热门主题之一。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外创业机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基于多维整合视角的机会发现理论,然后介绍了基于信息加工视角的机会识别—建构理论和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创业行动理论,最后指出了现有相关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创业机会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3.
战略创业研究近年来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如何采取合适的战略创业决策逻辑以创造和获取价值是企业生存与成长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战略创业的核心思想体现为同时寻求机会和竞争优势,其行为反映为企业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的互动。针对战略创业决策的特点,本文从手段导向理论入手分析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这两类战略创业决策逻辑的特征及关系,并构建研究框架以探索战略创业决策逻辑类型、战略创业行为与企业绩效间关系。最后,针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本研究有助于拓展战略创业研究,推动手段导向理论发展,并为企业持续进行战略创业以提升绩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基于产业群的区域特色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主体。Kirzner(1979)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系列的市场不完全(market imperfections),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创业机会;Schumpeter(1934)指出,创业机会是企业家通过把资源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笔者认为,产业群的创业机会是基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家结合资源创造价值的机会,创业机会随着产业群的发展不断变化。从集群生命周期来看,当集群处于形成与发育期时,新产业刚刚兴  相似文献   

5.
组织冗余是否以及如何驱动公司创业是战略学者讨论的热点议题。本文基于创业过程中机会内/外生的动态平衡视角,认为创造性的资源拼凑和手持资源的机会搜寻是沉寂的组织冗余转化为公司创业的双元式中介路径过程。2015年7—10月间对广东、北京和湖北共33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发现:(1)企业的未吸收冗余如现金存留和应收账款等,其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强,刺激企业识别低买高卖的市场交易增值机会,提升了企业的新机会识别能力;(2)已吸收冗余内嵌于固定投资和生产流程之中,变现能力弱利用效率低,刺激企业发掘其新用途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而提升了企业的资源拼凑能力;(3)企业识别的机会越多,对资源的拼凑活动越频繁,其公司创业绩效越好;且机会识别和资源拼凑在组织冗余与公司创业绩效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上述结果厘清了组织冗余转化为公司创业的"黑箱"过程,为深入理解冗余与创业的内在连接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新企业成立之前,探寻新企业成立前活动对创业初期绩效的影响作用;以挖掘创业者社会资本特征与创业机会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托,阐述社会资本影响创业初期绩效的两条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新企业成立之前,探寻新企业成立前活动对创业初期绩效的影响作用;以挖掘创业者社会资本特征与创业机会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托,阐述社会资本影响创业初期绩效的两条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8.
黄歌 《新西部(上)》2013,(10):51-51,39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成果:第一,对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中创业警觉性的重要作用的研究;第二,阐述了创业警觉性的内涵;第三,创业警觉性的维度和测量。为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结合案例分析了虚拟社群和创业机会、创业资源的关系,对于基于虚拟社群的创业,虚拟社群有助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并能够带来用户、内容、品牌等资源;对于利用虚拟社群的创业,虚拟社群帮助创业者检验、修正创业机会,并能够带来资金、生产、销售、营销、法律、审计等各种资源,并分别对两种不同的创业模式提出了建议,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没有对"为什么是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识别出创业机会"给出全面的解释。先前知识通过影响创业者感知不确定性的数量对创业机会识别发挥作用,而个人特质如创业意图通过影响创业者承担不确定性的意愿对创业机会识别发挥作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的212份有效样本验证了先前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正向作用,创业意图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正向作用。本研究结论对创业教育的完善和创业政策的制定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典创业模型回顾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创业模型对于开展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外典型的、有影响的创业学模型(主要有Ti mmons、Gartner、Sahl man、Wickham、Christian和Julien、Zahra和George、Haiy-ang Li以及Jain等构建的经典创业模型)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按照资源、机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我国台湾学者刘常勇的创业模型,进而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创业模型的异同点和传承关系,最后展望了创业模型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创业研究绿色化趋势探析与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积极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创业研究也呈现出一定的绿色化趋势。本文首先按照Elkington提出的三底线原则评析了创业研究从单纯关注经济底线朝着同时关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底线的转向所引发的研究新态势,然后对照Timmons的创业三要素模型比较分析了三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创业活动呈现出来的不同"机会—团队—资源"关系,据此梳理了可持续创业研究的基本发展脉络,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并从"可持续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来阐释可持续创业,最后指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创业是资源匮乏情况下的机会驱动过程,文章基于Timmons创业要素模型,分析了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创业网络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创业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创业团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业学习对于创业者成功解决在创建新企业过程中面临的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两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学者们并没能就创业学习的内涵以及与创业学习相关的重要问题达成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创业学习研究所涉及的三个主要概念——创业学习、创业知识和学习方式,通过梳理创业学习的研究脉络发现创业学习研究遵循个体学习过程—机会或资源开发这一研究思路演进,并对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最后针对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一个创业学习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李磊  何艳辉 《南方经济》2024,(1):124-141
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结构影响持续深化,不仅表现在传统受雇工作形态,还表现在企业创业选择和决策方面。文章基于国家层面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使用2011—2017年全球创业观察(GEM)创业活动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国家层面机器人数据,研究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按照创业动机划分机会型创业活动和生存型创业活动发现,机器人使用增加显著促进了机会型创业活动。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考虑不同衡量指标下依然稳健。文章进一步从市场进入障碍、人力资本效应两个维度考察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使用通过简化企业生产程序,降低企业市场进入障碍,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创业活动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促进作用在OECD国家幅度更大,机器人使用显著增加了中年群体、女性群体以及中低受教育水平群体机会型创业活动概率,机器人使用有利于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创业差距。文章研究为促进我国机器人应用深化以及机会型创业活动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论探究创业资源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从创业机会视角剖析资源——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问题,提出了创业资源——创业机会开发——新创企业成长的研究逻辑。对193个新创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证实: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是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因素,其它创业资源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相对较弱;创业机会开发在创业资源与新创企业成长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甄别出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作用的资源,理论上,可以丰富资源基础理论;实践上,为新创企业更好利用创业资源开发创业机会,最终实现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在分析创业机会的属性、成因及其演进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融合机会研究的发现观和创造观才能系统分析创业机会差异成因的观点;然后基于机会发现观和创造观构建了一个"机会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开发—开发绩效"的整合研究框架,并且根据这一框架阐述了机会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开发、开发绩效和反馈等问题;接着运用该整合框架全面阐释了不同创业机会差异的几个典型事实;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创业机制构建的难点在于解决大学生创业机会营造、创业平台建设、创业融资扶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晓华  杨赛楠  吴琼珠  周焱 《南方经济》2018,37(10):113-131
文章将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因素引入创业情境,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尝试引入创业决策逻辑为中介机制,探讨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即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了中国创业者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会激发不同的决策逻辑,且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其中效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创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为基础,由计算力、想象力、场景力并行驱动的虚实相生价值创造和占有的新型创业活动。与传统创业和数字创业相比,元宇宙创业具有主体无定形、机会自致性、资源多池化、组织DAO形态以及产出相生性等核心特征。已有的创业理论无法完整解释元宇宙创业的复杂多变和虚实互动现象。本文综合运用身份建构理论、技术具身理论、模拟移情理论和涌现理论,对元宇宙创业进行了初步阐述,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以虚实相生为核心的元宇宙创业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元宇宙创业是由个体、技术、场景等前因变量驱动,在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机会和资源的配置中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未来的元宇宙创业研究需要在虚实相生新范式下加强对元宇宙创业的主体身份、技术具身、过程沉浸、系统涌现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创业领域的前沿探索,本文填补了已有创业研究的理论缺口,对于推动更广泛的元宇宙创业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