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而个人捐赠比例由于"熟人文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佳,政府对慈善捐赠重视不够等原因却不断下降。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健全慈善捐赠相关法规、创新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个人捐赠真正成为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和基石。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而个人捐赠比例由于“熟人文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佳,政府对慈善捐赠重视不够等原因却不断下降。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健全慈善捐赠相关法规、创新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个人捐赠真正成为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和基石。  相似文献   

3.
慈善事业是一项基于道德的社会事业。美、英两国都十分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美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民间主导型的实践模式、税收激励下的慈善动机和稳定的社会公信力。英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慈善模式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组织为辅"以及慈善事业具有良好的监管制度。美、英两国慈善事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完善慈善法律体系;二是要降低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槛;三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结构治理;四是要加强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五是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4.
企业慈善是企业与社会的双赢选择。企业慈善可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达到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中表达一种“关爱与和谐”的理想与信念。同时,企业慈善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形象,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增进企业内部凝聚力。当前我国企业慈善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企业应该大力参与慈善事业,开创和谐社会下企业与社会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慈善捐款逐年攀升,连创新高;与此同时,慈善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然而,不断爆出的慈善“丑闻风波”,使得社会大众对于慈善捐款的用途产生诸多疑问,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受到极大的挑战。通过对慈善捐款的产权和信任分析,探讨慈善组织走出捐款困境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但不断出现的"慈善丑闻""慈善腐败"事件,伤害着民众的慈善感情,也注定会影响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为了挽救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应加强对作为慈善事业主体的慈善组织的监管。当前中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主要为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外部主要由法律、政府、第三方评估组织、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内部主要是完备的自我治理。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着公众冷漠对待特别是富人不愿捐款的窘境.造成这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足.本文结合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现状,找出改善的切入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国之后,我国慈善事业呈"V"型发展态势,从急剧消失至迅速复兴,由官办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其地位日渐凸显。慈善事业之所以受到重视,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发展慈善事业,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福建慈善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仍需恰当处理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并立足当今,以史为鉴,顺应国际化潮流,积极与国外慈善组织互动,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慈善事业职业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慈善事业职业化需要有数量庞大的公益慈善组织、专业化的慈善事业人才、良好的全民慈善氛围和适度公正的慈善组织评价考核体系。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慈善事业起步比较晚,慈善不足和贫富分化成了当前社会的一对重大矛盾。职业化发展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营造慈善文化、扩展慈善组织、合理定位慈善组织、建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立慈善组织监督评价体系、拓宽慈善组织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0.
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现行法,我国慈善组织尚无独立的法人资格,这影响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慈善法律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造成了慈善组织建设的滞后;慈善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民众捐赠的积极性。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实现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分离,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加强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发挥慈善事业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3.
慈善是一种美德、善行、爱心,是人类最需要、最应当具备的基础性道德。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民营社会化保障事业,慈善基金特别是民间慈善基金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来源,慈善事业也理应因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而得到广泛提倡,近期以"黑孩子"——"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慈善组织一再陷入困境也因此成为各大媒体、舆论的头条。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中国的民间慈善组织及慈善事业如何发展日益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力图说明我国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弊端及为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网络慈善事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网络慈善平台鱼龙混杂,参与主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加上程序缺乏相应体制和法律的监管,网络慈善一度亮起"信任危机"的红灯。文章认为,需要在监管层面解决网络慈善面临的困境,提高整个慈善事业的公信力,通过法律规范给公众参与慈善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慈善公益事业在现今时代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形成有重要意义,其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慈善理念有待进一步发展,捐赠规模与美国等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更重要的是,社会捐助因我国制度化的安排和综合管理而变得相对僵化,致使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与慈善捐赠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中,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推动产品供给,扩大民众内需,对慈善积极性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据此,本文将以中国慈善事业及理念现状为研究背景,系统阐述剖析中国公民慈善理念,比较分析国际慈善理念情况,初步明晰财税政策促进公民树立健康慈善理念的作用路径并给出有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事慈善事业的意愿也在不断增长,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压力逐日剧增,慈善事业成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弥补了"市场不为、政府不能"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慈善事业健康迅速发展依托于慈善组织的正常运行,但慈善组织能否正常运转又很大程度上受到慈善资金是否正常运作的影响。目前,作为慈善机构生存和发展基础的慈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容小觑的问题,需尽快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基金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对量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和运作效率低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慈善事业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需要,在高校设立慈善助学基金将成为高校开展慈善事业的有力后盾及保障,并能营造校园慈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互助成为一种自身需要、让关爱成为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当前一系列典型慈善案例,反映我国急需制定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在借鉴国外慈善事业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建议我国慈善立法可以从捐赠人的义务、慈善机构的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个方面来构建慈善事业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红会系列困境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其背后折射出我国慈善制度和传统伦理观念所面临的尴尬。在观念层面构建慈善伦理的现代性,塑造中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是引导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现代性的构建,需要实现从偏袒无序向公正有序、从模糊操作向机制透明、从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三个层面的转变,需要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如何改善并提升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当前面临的重要难题。循证管理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定位和发展慈善组织公信力提供了新思路。立足于现实发展诉求,文章阐明了循证管理之于慈善组织公信力修复的适切性及其实施的过程机制,同时,基于上述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其循证修复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深陷发展危机的慈善组织有效营建并切实巩固公信力,探寻新的方法和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