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围绕辽宁“十二五”能源发展的主题——“优化能源结构”,在简要回顾全省“十一五”能源发展主要成就的基础上,重点对“优化能源结构”提出的背景、主要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做了比较详尽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供需的矛盾分析入手,指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我国能源发展矛盾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4,(22):36-36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11月3日表示,200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6.8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已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他还对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作了详尽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枯竭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从中国能源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能源的利用现状,并深入探讨了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三大任务、能源发展的目标,以及面向2020年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论述了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能源消耗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为了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控制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政府把目光投到了提高能源效率上。鉴于能源强度是能源效率的代表性指标,故需研究2007—2020年我国能源强度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应用分解模型,使用省级能源消耗和产出数据,将能源强度的变化分解为由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分别导致的两部分。分解模型的结果表明,各产业能源效率的提升是近年来整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变迁在2015年前导致了能源强度上升,直至2015年才对能源强度下降有正向贡献。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进一步分析导致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以分析各因素对能源强度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收入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城镇化主要通过改善产业结构进而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外商投资和资本劳动比通过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影响能源强度。而固定资产投资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效率、产业结构都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对如何进一步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到2020 年我国单位GDP 碳排放将在2005 年基础上减少40% 至45%,按照目前能源结构不变的状况,2020 年煤电在全国发电量中的比重仍会占到60% 以上( 目前约占近80%)。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因此有必要逐步改变目前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发展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8.
能源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通过对能源互联网的分析,结合我国能源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现状总结出未来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并展望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机会。我国能源互联网的趋势包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纯电动汽车等。由此分析得出我国能源互联网三大主要商业机会:大数据能源服务产业、分布式能源互联网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能源占有量非常低。2000年,中国一次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901千克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8%,0ECD平均值的1/7,世界平均值的44%。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人均年用电量为132千瓦,仅为美国4196千瓦(1999年)的3.1%。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达16亿吨;石油生产1.7亿吨;电力生产方面,  相似文献   

10.
指引我国未来15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近日已由国家发改委发布。《规划》提出,将把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8%,提高到2010年的10%左右,2020年近一步提升到15%左右。为实现上述目标,从2006年至2020年,我国需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投资大约2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廖春良 《上海经济》2010,(12):40-43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看能源产业变迁特点选取中、美、德、日、英五个主要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产业革命以来这些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这些主要经济体能源产业变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问,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能源问题,如何有效保障能源供应是政府公共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从中国目前能源供给的实际情况来看,保障能源供应又必须与调整能源结构结合起来。中国能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次能源比重大,长期过度依赖于煤炭,而且根据中国的能源禀赋条件,这种结构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变化。这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9月17日在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对世界能源稳定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总体上看,我国的能源自给率一直在90%以上,近6年来,中国累计出口煤炭5.1亿吨及大量焦炭,为有关国家钢铁企业提供了重要原料。我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高速增长,能源需求较大,我国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商机无限,节能技术市场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与产业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大,现在传统的化石能源越来越少,而且传统能源的使用也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国的能源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蔡睿贤:中国的能源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的绝对值不算少,但人均的相对值是很低的。我国应该考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因为能源的各方面发展都是很慢的,在短期内,国民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成品油和烯烃基本由原油转化而来,而我国缺油、少气、富煤,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曾培炎副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替代能源会议上指出,发展替代能源要走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之路。为此,我国产业界正在发展包括煤炭直接液化、高温和低温FT 合成、甲醇转化制烯烃(MTP/M T O / D M T O)等在内的能源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莹 《辽宁经济》2014,(9):52-53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式和能源状况,描述了我国为了推动清洁能源生产而出台的相应政策,并对未来的能源发展形势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能源作为与物质、信息并重且攸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托底型要素,正随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生形态跃迁。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和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重了能源在主导国家间战略竞争的角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党中央立足我国能源结构和全球能源转型,着眼“双碳”目标和机遇,首次明确“硅能源”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突出作用。硅能源是硅基半导体技术与能源产业链的最新融合,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把握能源变革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而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近日说,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将主要依靠立足国内解决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1):1-16
丹麦政府为解决本国能源问题,制定了长远、全面的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法规约束和市场调控手段,有效调整了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降低了单位能耗,走出了一条能源“高效、清洁和可持续”之路。我国可以借鉴丹麦利用国际市场最大化获取资源效益的做法,加强政府对能源的管理,从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入手,不断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