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特色工艺产品宝剑,青瓷名闻四海,被誉为浙江第一高峰的凤阳山声我远播。  相似文献   

2.
当我以一个上级检查者的身份出现在她的面前时,我被感动了。她工作的地方叫寺郎腰分社,离小浪底有二十公里,在一个山疙瘩上,常年缺水。出纳的儿子住院了,由分社主任兼任出纳,她是会计,每天有二百多笔的业务,多数是贷款,额度不大,但手续繁琐,柜台外常常站满了老乡,他们毫无节制地大声喧哗,而柜台内的她则静静办着一笔又一笔的业务,轻声慢语地接待着一个又一个的顾客。等老乡们都走了,已是下午一点了,没有炊事员,她就在办公室里插上了电炉,把早上多做的米饭热了,就着酱黄瓜。午饭没吃完就又有人来办手续了,她的一顿饭是吃了停、停了又吃。我翻阅着那厚厚的凭证,惊诧于每一个细节都做得那么完美,对于每一项制度执行得都是那么严格。我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3.
基石     
如果说,我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筑起了坚实的小巢,那么,小巢的坚韧不拔完全归功于我母亲那强硬的基石。 我的母亲是一位极其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五十多年的沧桑从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一眼便能看出。然而,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抚养成人后,并没有减少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而是始终用她那勤劳的双手和赤诚的一颗心支撑着我的事业,抚育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07,(7):F0004-F0004
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市境内,距县城50公里,1975年由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风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管理机构,正式成立凤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庆元县的百山祖省级自然保护区连为一体,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为15171.4公顷。  相似文献   

5.
那是一个周末,我正在家里撰写社里的财务分析报告,忽然听见有人敲门。推开门,门外站着一位农村妇女,肩膀上扛着面袋,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彩,脸上露出谦卑的笑容,我努力地想,在哪里见过她呢? “大哥,是我,春节前来你家做过保洁。”她连忙提醒我。 “是你啊,快进屋吧。”我又惊又喜,“刚才还在想,怎么这么眼熟。”  相似文献   

6.
相识恨晚     
人生难免有许多后悔的事,我现在最后悔与《中国土地》相识太晚。两年前,我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土地部门。刚开始在一线工作,读书机会相对较少,有时看《中国土地》也是粗略地翻一翻,根本体会不到她与众刊的不同之处。2001年,我调到局办公室后,兼管刊物、报纸的收发工作,从此有机会与《中国土地》常见面了,也有了时间和耐心去细读她的每一篇文章。单位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通过大家对她的讨论和研究,我发现了她的独特之处:她是土地管理工作者的参谋助手和知心朋友;她又是教师,培养教育着每一位读者,帮你去掉无知,填补大脑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正>老婆婆每次临走时,总是弯着腰,哆哆嗦嗦地竖起大拇指对我微笑,我听不到她的赞美声,可是留在心里的却是暖暖的情谊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一笔接一笔地办着业务,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婆婆弓着背,颤抖着走向我的柜台,脸上带着极不自然的笑意。我想这位老人家应该是听不懂普通话的,便微笑着用方言询问她办理什么业务。老婆婆似乎并不明白我的意思,拿着一个塑料袋,咿咿呀呀地想表达什么。我猛然明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分到偶里信用社的时候,常看到街上一位拾荒的老太,因为从事的职业与她的高龄极不相称而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瘦削的脸上凸起高高的颧骨,佝偻着腰,目光呆滞,尤其那双小脚简直是鲁迅笔下祥林婶的活样板。每次看到她,我都不由得有些伤感。到了赶集那天,那位拾荒的老太就在街边设一个小摊,卖些酥油茶之类的早点。香  相似文献   

9.
<正>初次遇见,宪法是一部至高的法律大一伊始,"宪法"一词从高中政治课本中的一隅变为我大学课程教材中的一本。在老师的授课中,我将自己化为一只蚂蚁,努力地移动着自己的小身躯在宪法这座大厦里穿梭,倾听她名字里古今中外的故事,感受她一路走来建设史的沧桑,了解她每层结构中谱写的内容,赞叹国徽照耀下她作为根本法的庄严,那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宪法。或许是因为自己还带着刚成年和涉世不深的稚气,亦或是因为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她在法律殿堂里至高无比的地位,让我对宪法怀有神圣却有距离的敬畏。虽然学习了宪法的课程,记忆了课本中的知识点,能做宪法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基层单位的会计人员,多年来一直是《林业财务与会计》的忠实读者,每个月都在等待她的到来,就像期待着知心朋友的到来一样,哪次邮递员送来的迟了,都觉得不安。每次从邮递员手里接到杂志,都想一口气把他读完,觉得她很完美,内容覆盖面广,文字排版疏密有间,显得很舒服,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最精彩的,可以适合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理论与实务兼顾的也很好,对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都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每次都带给我一份喜悦和感动。《林业财务与会计》是我一直喜欢的财会类专业刊物,也是我情有独钟的良师益友,我对她既有…  相似文献   

11.
家有贤妻     
一有机会出门儿,哪怕不是去远处,也不是去大城市,妻只要听说,就顺手放下手中活计,连声嘱咐我:“千万别忘了。”时间一长,一个“千万别忘了”使我一下子就意识到她是在提醒我,最好在回家时,能给她捎些穿戴什么的。每次,我也总是边收拾行李,边附和着说记住了。 前些天有事去北京,临走前,妻又急匆匆地走进屋,一边帮我带上衣衫、毛巾、牙俱等,一边往我提包侧兜里塞手纸。我也习惯性地提醒她,下班后早去接孩子,晚上早点关门,照顾好老人什么的。前脚刚踏出家门,妻子紧跟在身后嘱咐:“可别忘了。”我回过头,看见妻正微笑着送我。 在北京办完事准备回家,同事忙着跑商场捎东西,我也就顺便给妻子买了件连衣裙。一进家门,妻就从屋里跑出来接我,甜甜地微笑着打量我,那种打心眼里往外冒的美劲儿,俨然是一个天真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时,我的同桌是个瘦瘦小小的女孩,我们叫她“小不点”.那时我学习拔尖,她则属于中等生,我是焦点人物,她是被忽视和冷落的角色.大概因为这个原因,我总觉得自己高她一等,习惯对她颐指气使.她也总是仰望着我,事事听我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务会计》是我成长的沃土张裕辉我是一名乡镇农经员,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逢接到《农村财务会计})杂志,我都细读数遍,感觉到她是一本散发着墨宝清香,融政策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让人喜闻乐见的专业性刊物。她格调高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她不仅以...  相似文献   

14.
我和云在一个信用社上班。她样子长得极讨人喜欢,俏丽的脸上镶嵌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她工作认真-负责,独挡一面,是单位里的业务骨干;她虽然是县支行领导的“千金”,但丝毫没有“大家闺秀”的娇气,衣着朴素,谈吐温和,使人容易接近。我是一个特别好动的男孩,爱和同事开玩笑。有一回,云正在练算盘,我趁她不注意的时候,猛一碰她的胳膊,她辛苦半天所打出的数字顿时就乱了。开始她并没有生气,只是劝告我不要淘气。可是当时我只顾自己开心,根本就不听她的劝告。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搅她。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她竟会那么暴怒,“叭”一算盘打在我的脊背上,并骂道:“什么也不会,不嫌丢人,还有脸  相似文献   

15.
每到年终,作为会计人员都要把各种资料归类整理、装订存档。我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不会忘记《农村财务会计》的装订。说起刊物的装订,还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哩。去年底,我把全年的《农村财务会计》拿出来,准备装订,在整理时,却发现少了一期,当时我很纳闷:每期刊物一到,我在细心地看完后,总是把她放在书柜上,从不乱丢,平时还经常与她见面,请教于她,怎么会不见了呢。于是,我翻抽屉倒箱子到处地找,在场的朋友们看着我着急的样子,都说:“何必为了一本小小刊物而大动火气嘛。”我对他们说:“这刊物是我的老师,她也是我离不开的朋友,找不着,我心…  相似文献   

16.
<正>女儿出生于1985年,如今已做妈妈了,但在我和妻子心目中一直觉得幼年时亏欠她太重。不光是八个月就毅然给她断了奶,还因为她刚满八个月时,我和妻子因同时外出学习,家中无亲人照管,只好把年幼的她寄养到一位远房亲戚家。送女儿去亲戚家的那天,是6月初的一天下午,当时她还不会说话,不会踏步,坐着一辆自制木轮小车,似懂非懂地一会儿侧身看看我,一会儿抬眼望望满含泪水的妈妈。木轮子在小镇街道上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叽咕叽咕不停地尖叫着,那声音不仅剌耳,更刺心。  相似文献   

17.
春到密山     
一个金色的爆光照堪着的路晚,我随一列草卓来到了密I臼。草站上,人山人海,杠旗形卷。罩官、军官,到处是佩带“军街”的军官。还有那么多的姑娘啊,扛的徐的头巾锻着一个一个的笑愉……密山,以藻鼓、鞭炮和欢呼的沸腾的声香,欢迎英雄们的列率开逃了率站。我一老一F束梯,一个带杠袖箍的女同志顺手会拾我一艰耗色的傅翠,这位女同志是这样的面熟.我和她很自然地开始了交淡:“呢!我在那里见过您”?“我呢?我来自空军文工团,您不祀得,北京欢遗大会那晚,您还拾我护弓作过动具?没想到我竞先来到了密山”。然后她棘身站定向着密山市划了半个圆圈,她濡…  相似文献   

18.
<正>女儿10岁那年夏天的傍晚,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趴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就着昏暗的路灯,低着个小脑袋,握着一支铅笔在拼命地写啊写。"妈妈,你去哪儿了?"看着女儿眼泪鼻涕一大把,我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抱着女儿,很想把她揉进我的心里去。因为在衢江区莲花信用社上班,孩子也放在这边的乡下上学,信用社每天下午4点30下班,基本上小孩放学到家,我也到家了,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让她  相似文献   

19.
想起妈妈     
过年了。孤身在外打工的我也在想念着我的家乡。我的妈妈! 家乡的声音,就是邻居家的小孩们在街边玩起打板子来.只要一方把另一方的纸板打翻,就算是赢了.高兴得不亦乐乎;家乡的声音。就是左邻右舍的姐妹们三五成群的在大门口聊着天,纳着鞋底、钩着花……而我的妈妈,现在应该忙碌在她的小菜园里吧!  相似文献   

20.
时代本色     
自然灾害这个词,对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最敏感也最沉重,它像一根刺,深深扎伤了那一代人的心。我的童年恰逢这个年代,饥饿如深渊,吞食与夺走了我无尽的天真与烂漫。 我刚记事那年,有一天遇见邻居家的姐姐手拿一个白面馍馍吃,自豪的神情犹如公主。她啃掉的馍渣白花花地滚落在地上,我的目光怎么也逃不脱,不由自主地尾随着她一点一点捡着吃。当她发现后,我们便发生了争执。我自我宽慰道,等我外婆死了也蒸好多好多白面馍馍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