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总结当前土地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论述了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快土地规划、完善土地利用计划、谋求土地利用与投资信贷规模协调一致、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和职能机构建设等项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规划立法的导向选择与法律框架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提出土地规划立法的导向,构建土地规划法律框架.研究方法:应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土地规划立法应该体现市场经济下的立法理念,注重土地利用伦理的立法准则,强调土地用途管制的立法核心,倡导"阳光规划"和"公众参与"的立法思想;土地规划立法体系的框架应该包括<土地规划法>和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法令化的土地规划方案.<土地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是同属于<土地法>之下的姊妹法;<土地规划法>与<城乡规划法>应该互相协调,在土地利用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是其他规划的"母"规划.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结构,浅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不足,并同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土地利用规划先行国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改进措施。具体有精简规划体系,明确规划内容与责任;提高动态变更手段的先进性及可操作性;注重土地规划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作用:进行城乡整体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事     
(2010年4月16日~2010年5月15日)□4月17日,土地利用规划继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规划分会换届会议在无锡召开。与会代表围绕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借鉴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技术方法探索与创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趋势与前瞻等四个议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认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覆盖度低是土地“隐形”市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规范土地市场必须首先强化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以随时纠正和改善市场运动过程中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利行为。为此,必须迅速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加强法制和国土规划的意识宣传;政府颁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办法”;进一步理顺土地管理系统内外、上下间的职能矛盾;土地规划的行政管理部门,应把工作重点转到规划的执行和检查上来.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越来越重视土地规划与管理的作用,为了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相关部门先后引入了土地资源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土地规划与管理能够显著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有力保障。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相关部门在实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给土地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对土地造成破坏,而降低土地利用率。因此,土地规划作为土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以规划评估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以往土地规划实施评价情况,提出土地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为中国土地规划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提供思路及参考。研究方法:资料比较与归纳。研究结果:分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规划评估制度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结合需求、围绕目标,提出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建设的具体建议。研究结论:(1)在《土地管理法》修订及《土地利用规划条例》制定中,应对土地利用规划评估制度的目的、时限、主体、程序予以明确;(2)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完善创新,应扎实开展规划评估工作体系、技术体系等基础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广西的土地杠杆调控作用主要是通过土地规划、供应、价格等实现。从土地杠杆运用的实践看,存在土地规划适应性差,且与其他相关规划缺乏衔接,产业用地控制指标不健全,园区土地集约评价考核作用不明显、土地价格机制没有有效发挥等问题。建议从八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土地杠杆:(1)在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与其他规划的协调;(2)年度计划指标与产业发展相挂钩;(3)强化预审环节的"闸门"作用;(4)强化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和用地目录的调控功能;(5)实施产业差别化供地政策;(6)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7)显化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作用;(8)强化土地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是国土资源部县级规划修编试点之一,鉴于南海良好的土地信息化基础和修编试点的要求,我们在规划编制工作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本文总结和介绍了南海区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功能和特点、应用成效,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关系,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之一是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并从技术和战略层面总结现有土地资源规划模式,分析诸如理性开发欠缺、布局方式结构不合理、城乡土地开发缺乏统筹等影响其优化的相关因素,提出坚持城乡土地规划统筹,完善土地制度,统一城乡土地市场,提升土地规划水平等方面的优化途径。旨在为实现城乡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绿色城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沿海经济区城市化及土地利用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的土地总体规划修编的难点和问题,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规划基础数据、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人口基数、规划的弹性与刚性等问题与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井田制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论述了井田制对田块、水系、道路和土地界线的土地规划体系,认为这种规划体系不仅适应了耦耕,而且把土地区划为方块田,合理地配置了排灌系统和田间道路;其次,阐述井田制下“计口(按劳)授田,有授有还;因地而异,定期调整”的土地分配制度;再次将井田制的土地经营概括为“土地公有,家庭经营;助耕公田,分摊劳役;授给份地,鼓励休耕”;最后通过对井田制的土地赋税分析,认为井田制的税率从表面上看均10%左右,但实际上已经考虑到土地等级,即“一易之地”和“再易之地”所授田亩均按“不易之地”授田亩的标准承担劳役等。由上述结果,提出了借鉴井田制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选择,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和实践都还在探索阶段,调控手段、路径选择、传导机制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进一步完善土地配置的市场机制、耕地保护机制和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以土地规划、地租地价、土地供给量、土地收益分配等手段参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与应急体系建设在土地规划领域的体系架构进行探讨,丰富了土地规划理论,为国土部门参与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及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和规划技术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在阐述开展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该规划的特点,归纳提炼出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的概念,构建了综合防震减灾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框架,并明确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在该体系中的定位及其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试论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土地资源应有其特有的可持续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当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实施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本、韩国土地规划制度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比较了日、韩两国的土地规划体系、国土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实施管理的手段,并对比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状况,提出了我国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规划已由国务院及重庆市政府批准实施。为了解重庆市土地规划实施管理一年多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今后提高土地规划实施管理水平,实现土地用途管制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借鉴,我们对重庆市的建设用地项目预审情况、农地转用规划审查工作以及土地规划实施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一年多来总体情况较好。各地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促进了用地管地观念的转变,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严格保护了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探讨土地宏观调控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调控的方向。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新型城镇化中的路径选择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质量;(2)当前城镇化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节约等问题;(3)新型城镇化目标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4)人多地少的土地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宏观调控重点包括:(1)完善土地规划的调控机制;(2)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4)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5)土地调控应有保有压,在保护耕地红线的前提下,调控重点要转到对城市存量用地的高效利用上来。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为转型期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土地的市场化程度与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内却是失衡的,且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各异。在东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短期内降为0;在中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长期存在;在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效应短期内为负,而随时间推移变为正值且逐渐增大。研究结论:促进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是促进转型期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但在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应根据土地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公路沿线的土地利用有这样的特点:公路与居民点结合部出现较多“路边店”,其土地用途以建设用地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路边店”普遍存在违反土地规划的现象;符合土地规划部分项目的土地利用率极其低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土地规划和用地审批程序,加强已批准用地跟踪管理的建议,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