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2年,我国PC市场竞争比往年更加激烈。台式PC与笔记本电脑的竞争尚未降温,战场上又出现了便携台式机这种“混血儿”,使这场战争愈演愈烈。目前PC市场已经到了全方位的竞争阶段,对于各方厂商而言,只有真正把握住市场需求的脉搏,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黄灿 《电脑采购》2000,(45):4-4
人们对PC的品质和其价格的讨论已经太多,而PC的售后服务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在PC产品激烈的竞争之中.日趋成熟的用户与PC厂商似乎都感到PC的售后服务日益重要。也许现今人们仍感到PC的售后服务还很无奈,但其未来的广阔市场需要厂家去精耕细作。如果您关心PC的售后服务,请详看本文。  相似文献   

3.
吴学花 《中国物价》2008,(2):33-35,39
当今中国的PC行业属于市场集中度很高的寡头市场结构,但是高的市场集中度伴随的不是价格垄断而是激烈的价格竞争。文章分析了中国PC行业价格战的原因,并用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了PC厂商的定价行为。结论是,目前中国PC行业的价格下降趋势将会持续,厂商必须采取健全渠道、降低成本及优先占据新的利润增长点等措施,在残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并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这或许是一次特殊的竞争。 在联想集团与欧洲PC厂商PackardBell(以下简称PB)“谈婚论嫁”的当口,宏暮却突然以7.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第四大PC厂商Gateway。虽然联想仍有表示对收购持开放态度,但即使杨元庆本人也私下承认,“对抗”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若无意外,联想将被迫在国际市场上另寻新路。  相似文献   

5.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对于PC厂商而言,春季成为了IT市场第一个“大阵仗”,若首战告捷,便可在一年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信市场改革以来,垄断逐步被打破,带给电信行业和社会公众更多福利。但电信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实质上削弱了我国电信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寻求更趋合理之道。 一、电信市场发展面临恶性价格竞争的强烈冲击 近年来,我国电信业已通过网络资源、业务牌照、用户资源的重新分配构建了新的市场格局,竞争与合作也正在向多领域、深层次渗透。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电信厂商们要寻求发展空间,就必须通过服务和价格优势争夺消费者。事实上,目前的电信市场已经被推到了厂商们竞相降价的怪圈之中。 其一,恶性价格竞争削弱了电信厂  相似文献   

7.
目前,PC几乎成为中国家庭的必需品,这种现象在大城市更是明显。PC市场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品牌在产品技术和价格方面已经没有明显优势的今天,服务成为厂商竞争的主战场。市场规律和竞争杠杆也要求厂商必须在服务方面胜人一筹,“五年质保”、“一站式”服务等措施纷纷推向前台,那么品牌电脑的服务能够让用户满意吗?它能解决用户所面临的真正困扰吗?请看本栏目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8.
从电信业的网络经济特性角度,构建了双寡头竞争的Hotelling模型和多厂商竞争的Spokes模型,考察近年来电信业市场的进入和竞争问题。研究发现,存在网络外部性与消费者转移成本的条件下,序贯进入市场的机制下,在位厂商的价格水平高于新进入者,也高于同时进入市场时的价格水平。新进入厂商只能通过低价渗透方式进入市场,但当市场上的在位厂商数量达到一定值时,新进入厂商的低价策略能够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液 晶电脑的普及和各 电脑厂商们的大力 推广,曾经是贵族专 用的液晶电脑已经 成为了众多家庭用 户很普遍的需求。与 此同时,品牌液晶电 脑的价格也随着一 线PC厂商的价格大战,而降至了消费者可以 承受的心理价位,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 青睐。随着PC市场的成熟,液晶显示器价格 的不断下调,大屏液晶将成为今后市场的主流 趋势,而4999这个心理价位则成为了如今品牌 液晶PC市场的价格主角。一时间,众多品牌  相似文献   

10.
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来形容1997中国计算机市场,十分恰当。1997年初,各厂商信誓旦旦,在产量、占有率、技术等方面立下“军令状”,转眼间一年已过,无论是IT产业的老牌“劲旅”,还是一大批“新军”,都成为这欣欣向荣市场的受益者,毕竟,中国计算机市场正在步步走向成熟。首先,国内厂商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不断膨胀,国内厂商在一些IT领域已经具备了同国外知名厂商竞争的实力,如联想集团的PC产品,其市场占有率同COMPAQ,IBM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分伯仲;其次,一大批国内厂商纷纷同国外同行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去年十一月,北大方正和IBM宣布开展合作,一方面将方正的产品推向海外市场,一方面为IBM在中国拓展发展空间,在这以前,联想代理东芝的笔记本业务,清华紫光代理AGFA的扫描仪等,都预示着在中国的IT市场上,国产品牌正在谋求同国际品牌的融合、合作和赶超;第三,经过四五年的努力,中国IT市场的规模趋于成熟,结构也日渐合理,形成了PC整机市场和外设市场、网络市场、软件市场、服务市场和  相似文献   

11.
《市场与电脑》2002,(8):48-52
2001年全球IT市场低迷,国际PC市场首次负增长。受国际经济和产业环境的影响,中国PC市场增长幅度出现下滑。这是市场走向成熟期的前兆,必将推动着市场竞争由有限竞争转向完全竞争,必将导致市场份额扩张的边际成本不断增长。在这种形势下,用户应用需求变化与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关系,是中国PC市场结构性变化的主要动力。因此,我  相似文献   

12.
在笔记本电脑供应链上,零配件厂商、OEM/ODM制造厂商、品牌商、渠道商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实现着价值的传递,各品牌商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已经演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笔记本电脑消费者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消费类市场30—40%的年增长率使得个人消费者市场成为各大品牌商的必争之地,也成为了公司业务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个人消费者市场的关注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将成为决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21年,智能手机已经不再是新兴事物,市场规模庞大,生产供销体系完善,智能手机市场如今是各品牌百花齐放,已经变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但智能手机厂商大部分是针对年轻群体去设计营销产品,忽略了相当一部分老年群体的需求。文章主要分析老年人手机的市场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手机厂商如何制定老年人智能手机产品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全球BI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引发了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一些知名BI厂商开始将中国市场视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的BI市场,采取系列市场宣传、渠道建设等措施。以专业BI厂商之一的海波龙为例,他们在中国市场开展的“BPH”(企业绩效管理)布道工作,已经开始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志叶 《市场与电脑》2001,(11):47-51
长久以来,国际厂商一直主宰着服务器市场,国内服务器厂商只能算是大市场的跟进者和小市场的补缺者。近一段时间,各本土厂商纷纷大举增加对服务器的投入,动作不断,精彩连连,国产服务器离真正的中华崛起是否为时不远?几年前,本土PC厂商通过采用简单的低价策略早已夺得国内市场PC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交椅,联想甚至成功冲击了亚太地区冠军宝座。但是,当我们从表面的喧嚣中冷静下来时,突然尴尬地看到,市场老大的地位得到了,但市场强者的地位依然牢牢地由他人所占据,我们热衷于市场份额,别人追求市场利润,等到真正意识到人家的精明…  相似文献   

16.
在PC产业链已经完全陷入同质化价格战恶性竞争的今天,PC厂商如何寻求突破?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引领未来市场发展的标杆?从以全新的“价值观”引领PC产业创新之路的联想新扬天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英雄的影子  相似文献   

17.
迮建军 《商业时代》2012,(32):54-55
大多数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厂商仍处在"微笑曲线"中低端位置,并且与链主的地位存在不对称性。链主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挤压低端嵌入厂商的利润空间,迫使其长期锁定在经济租的低端状态。本文从嵌入全球价值链竞争性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位势出发,分析他们的市场控制力状态。嵌入厂商在水平方向"面对面"的有效竞争和垂直方向带有纵向组织职能的垂直约束的双重作用下,强化被"锁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笔记本市场经过2004年的无情洗礼之后,在一线厂商的猛烈打压 之下,部分二线厂商2005年不得不选择了退出;同时,联想收购I B M 的PC业务对国内乃至全球的PC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 E L L和H P 的迅速反应并采取的果断上探下压政策更使众多的国内PC笔记本品牌 处在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分水岭,而2005年1月19日英特尔Sonoma平台 的发布毫无疑问也将引发笔记本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9.
《电脑采购》2006,(9):9-9
回首2005年.网吧行业在政策的拉动下,迅速走出“蓝急速事件”的低谷呈现复苏的势头。由此带来的近千万PC的市场容量、每年400万的PC需求,也为已经陷入焦灼的台式机企业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新契机。国内各主流PC厂商纷纷粉墨登场。开始一轮网吧行业的圈地运动。  相似文献   

20.
董桂锋 《广告大观》2007,(9S):41-42
中国的家电营销市场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除了中国的连锁巨头之外,像百思买这样的国际巨头也进入了中国市场。近年来海尔、长虹等家电厂商在全力搏杀大中城市的同时,开始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注到中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二三四级市场。二三四级市场将成为中国家电厂商角逐的新战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