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惨人生故事。纯真善良的苔丝被恶少阿历克诱奸,又被心爱的丈夫安琪儿抛弃,遭受身体和精神双重压迫的苔丝最终举起屠刀将阿历克杀死,也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父权制社会下的男性中心主义及虚伪的道德习俗等给苔丝带来的灾难,并进一步探讨苔丝在重压下成长为哈代笔下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历程,以揭露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及由此导致的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简爱》以及《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都突破了以男性为中心人物的视野,体现了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社会仍然以男性为主宰,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或者成为男权社会潜意识的迎合者,或者成为男性作家笔下无意识的依附者,这一切为女性主义在男权社会里步履艰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关注的是作品中对女性意识、女性生存状态、女性发展等方面的描写、提炼。《马商的女儿》是英国作家劳伦斯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论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玛贝尔进行分析,展现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哈代笔下苔丝的悲剧性结局有着多重的成因。在性格上,苔丝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牺牲,坚持自己纯洁善良的本性,即使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也不与之妥协;在性别上,苔丝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为男权思想服务,否则,即被人们所嘲笑。另外,苔丝家庭的不幸、亚历克的罪恶及克莱尔的错误均是导致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维多利亚后期一名主要的小说家。他的主要著作被称为"威赛克斯小说",其中包括《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等。作为哈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现代文明对宗法制传统的侵蚀,以及普通人在时代转型期的人生境遇及心态。  相似文献   

6.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但莫里森同时也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组小些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性人物,探讨她们的解放之路,进而揭示作品中所蕴涵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7.
米勒的重复模式理论是一种全面解释作品的方法。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有着明显的重复现象的典型文本,不仅有语词、句法的重复,还有情节、人物、场景的重复。论文探讨了重复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功能以及效应,从另外一种角度分析了该小说,进而说明鉴赏作品中重复艺术是理解小说整体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开启女性主义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新女性形象,并以此表明了作者强调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和反对金钱至上的婚姻现。但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她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纯洁的女人——苔丝一生的悲剧命运及其毁灭。苔丝的悲剧是由虚伪的道德、不公平的法律、哈代的悲观主义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缩影,苔丝的悲剧具有代表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把印象派绘画中光和色的效果、光线明暗变化以及透视法等技法运用在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小说主题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向人们揭露传统与现代、宗教与道德相互融合及复杂交织下产生的苔丝的悲剧命运。本文试图探讨在《德伯家的苔丝》,叙述者如何借用维多利亚时期世俗道德标准的双重性影响叙述方向,进而一步步逼死苔丝,并将叙述转向"无奈的命运",从而批判维多利亚时期世俗道德观念的虚伪和腐朽。  相似文献   

12.
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来探讨《苔丝》叙事结构中的循环艺术,即命运的循环;季节的循环;旅程的循环以揭示作品深层内涵以及哈代独特而巧妙的创作构思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苔丝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女主角。她的悲剧源于其出众的容貌和高尚的品格。从苔丝之美的角度来解读苔丝的悲剧,更能深刻体会在男权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的抗争。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对苔丝生存的精神生态空间进行探索,反观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贞操道德观以及宗教、法律对人精神空间的挤压和控制,揭示现代理性文明对自然人性的扼制和毁灭,从而揭示造成苔丝悲剧的本质真相,加强对理性文明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饱含激情地塑造了苔丝这一悲剧艺术典型,揭示了造成苔丝悲 剧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宗教的迫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摧残及其性格的弱点等合力。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女性小说《爱玛》被认为是女作家简·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成功的作品。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意识角度浅析爱玛形象,进一步全面和立体地解读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时阐释出奥斯丁公开向男权社会提出抗议,反对女性做"房间里的天使"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小说展现给读者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两性关系,同时他还特别关注自然和女性,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深入解读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将对劳伦斯及其创作有一个整体的、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8.
浅析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哈代的小说人物画廊中,苔丝是一个极富光彩的女性形象,她的美在她的悲剧中熠熠生辉。本文试将苔丝的悲剧放入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被称作是“女性经验的史诗作家”.本文运用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方法,分析了作品如何通过叙事声音中的作者型声音、个人型声音和集体型声音发出女性的声音以及对建构女性权威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危机与女权运动和女性本质间的复杂关联性。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严歌苓作品《扶桑》中的人物关系,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美国华工生存状况来揭示对妇女(以及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压迫与对自然的掠夺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