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应变式水流紊动传感器及紊动流速仪可应用于高含沙水流紊动流事浓 时均流速的测量,适用含沙量范围为0-666kg/m^3,对传感器的标定及使用表明仪器所采集的信号是可信的,数据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黄河高含沙水流紊动状态下流变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潢河干支流河道的实测流速,含沙量资料,分析泥沙在高含沙紊动水流中的沉降速度,得到高含沙水流紊动态下的流变参数ιBT,ηT与雷诺数Rem的关系,当Rem〈800时,流变参数随着Rem的增大而增大;当Rem〉800后,流变参数测随着Rem的增大而降低并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3.
低含沙水流紊动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用MicroADV对低含沙水流的紊动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不同的粒径下,泥沙颗粒对流体流动结构的改变不一致;同样地,相同的粒径在不同的水流条件下,对流动结构的改变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5.
泥沙对水流紊动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泥沙颗粒对水流紊动的影响是水-沙两相流运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水流紊动的起因出发,分析了泥沙影响水流紊动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结合实验资料,主要对含沙量和泥沙粒径影响水流紊动强度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从不出现尾涡脱落的至少能响应一部分大尺度涡的基本条件出发,得到了泥沙颗粒抑制或增强紊动的判别条件,并得出结论:因含有沙粒、水流紊动存在着被削弱、增强、或局部削弱、局部增强3种情况,表面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高含沙圆管流的紊动强度分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明渠高含沙水流紊动特性的研究比较多,而关于高含沙管流紊动的文献则很少见到。我们在管路试验系统中,用应变式紊动流速仪,观测了管道内高含沙水流紊动强度的大小,沿垂线分布以及流速,含沙量对紊动强度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流核区内存在紊动,管轴处紊动紊动强度不小于其周围附近点紊动强度值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高含沙水流基本理论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现有高含沙水流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着重从高含沙水流粘性系数、宾汉极限剪切力、泥沙沉速、流速分布、水流阻力和水流挟沙力等方面进行了成果综述,探讨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旨在对高含沙水流理论研究的现状有所认识,对进一步研究高含沙水流的特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侧突扩高含沙水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在两种展宽比条件下,不同水沙组合的试验结果,定性描述了一侧突扩高0含沙水流回流区的含沙量分布与泥沙淤积,提出了一种计算回流尺度与行径流速分布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泥沙粒径与水流紊动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挟沙水流中的泥沙颗粒因水流紊动而悬浮,同时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由于水流中的泥沙颗粒会对水流紊动产生影响,反之,水流紊动也对泥沙颗粒分布产生影响,它们之间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采用超声流速仪(MicroADV)量测挟沙水流的时均流速沿垂向分布,同时对泥沙颗粒粒径的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泥沙颗粒粒径d50和水流紊动强度在沿垂向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泥沙颗粒粒径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一致性较好,并用实测资料对他们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Terunori  Ohmoto  崔志颖 《人民黄河》2005,27(11):72-73
黄河流域高含沙水流是由含沙水流、泥石流或泥浆组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黏土或悬浮的细沙颗粒,它的流变特性很难掌握,呈非牛顿特性。对于高含沙非牛顿流体的研究,是通过使用与这种水流有相似黏滞性的高聚物来进行的,它的流速可以从颗粒图像测速仪的数据中反映。实验采用在黄河下游济南段河床上收集到的泥沙和在市场上买到的高岭土模拟的含沙水流,利用共轴圆柱流变仪和平行平板流变仪,开展了黏滞性实验、管流实验、明渠实验研究,实验观测内容包括摩阻系数、雷诺数、体积含沙量和平均流速。实验结果证实:①在两种流体中,黄河泥沙水流和高岭土水流摩阻水头损失系数都随含沙量增大而增大。当浓度为10%时,黄河泥沙水流和高岭土水流的摩阻水头损失系数分别是纯水中的1.3倍和1.28倍,黄河泥沙水流更高一点。  相似文献   

11.
练继建  杜昀怡  刘昉  胡剑超 《水利学报》2017,48(11):1261-1268
高含沙水流特性已有较多研究,但主要针对河道中的高含沙渐变水流开展的,而对高含沙河流高坝枢纽泄洪水流荷载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开展了孔板消能工高含沙水流的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特性研究。试验共研究了含沙量从0至300 kg/m~3,流速从1.78 m/s至3.73 m/s,共28组不同工况。结果表明:高含沙泄洪水流的时均和脉动压力的沿程分布规律与清水相同,但幅值变化规律存在差异,相同流速条件下时均压力幅值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脉动压力幅值受含沙量和流速条件的双重影响,随含沙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脉动压力概率密度分布符合正态;频率分布范围受水流条件影响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低频分量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高含沙泄洪水流荷载计算的修正方法,该方法对于高含沙枢纽的工程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鱼道设计中常采用进口段开挖设置补水消能池的方式提高鱼道进口流速,强化其诱鱼、集鱼、进鱼能力。而补水水体与消能池水体掺混,会对鱼道内水体产生明显扰动,导致鱼道内(消能池部位)流态紊乱。为了能够完整捕捉尺度小、变化复杂的紊动流场结构,获得适合鱼类洄游的紊动能分布,采用三维数学模型对某电站鱼道进口补水消能复杂三维流场进行模拟研究,求解紊动能参数,优化了盖板补水消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能池顶部设置盖板,补水水流自盖板间的缝隙进入鱼道,可强制将大尺度紊流涡团变成小尺度涡团,涡团尺度变小后,黏性切应力易于将紊动能转化成内能而耗散掉,使鱼道内紊动能降低;另外,通过调整盖板缝宽,使补水出流相对均匀,也可降低紊动能;缝宽首尾窄、中间宽的布置型式使各缝隙垂向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有利于鱼类洄游。研究成果可为此类工程过鱼设施进口段设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获得稳定、均匀的补水水流,提高鱼道进鱼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含沙水流的整体停滞淤积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泥沙的整体贴边停滞淤积是高含沙水流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一种泥沙运动停滞现象。它的形成与消亡对高含沙河流的洪水演进、河道演变及河道水文要素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含沙水流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入手,探讨整体贴边淤积的形成机理,认识它的作用。研究表明:层流条件下的高含沙水流具有静态剪切应力,其大小与浑液的含沙量和相对静止时间成正比,与粒径成反比,是导致高含沙水流层流区的运动阻力随着时间增大、出现整体停滞淤积的主要原因。高含沙水流出现的许多独特现象可以从整体停滞淤积得到解释。对静态剪切应力和整体停滞淤积的认识将有助于高含沙洪水演进、河床演变和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的水沙调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珠江河口峡口岬角地形(或者称"门")是珠江河口典型的高能耗区,研究其消能机制,对于解释珠江河口宏观动力现象,提高对河口动力过程的认识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峡口岬角局部突变地形的湍流能耗特性物理模型试验,采用Son Tek 16MHz ADV采集了高频流速数据,统计了时均流速及湍流特征量。利用"惯性耗散法"计算了峡口岬角突变地形与明渠水流的湍流动能耗率。峡口岬角地形的突变特征产生明显的形态阻力,本文试验工况引起的紊动强度量值是明渠的2倍到10多倍,湍流剪切应力较明渠水流大近2个数量级,湍流动能是明渠水流的40多倍,湍流动能耗散率比明渠水流湍流动能耗散率大2~3个数量级。从湍流局部平衡及能量传递理论看,峡口局部形态阻力导致时均流速的空间梯度、切应力增大及形成大量更小尺度的涡是湍流能耗率增加2~3个量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根据剪切率和能量耗散率的定义,建立了幂律流体湍流剪切率与能量耗散率的关系式。参照文献上对不可压缩牛顿流体湍流能量耗散率的近似算法,提出了一种幂律流体管内湍流能量耗散率的近似算法,从而得到了幂律流体管内湍流剪切率的实用近似算式,再利用湍流剪切率与脉动流剪切率的关系即可得到脉动流剪切率。计算得到的湍流剪切率分布及其随流动特性指数变化的特征与已知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7.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是一种建立在常规底流消能工基础上的新型消能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能率随着跌坎高度与上下游水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且不同入池Fr下,满足消能率所需坎高与水深不同。结合某大型水电工程进行验证,针对上游相对水位120.0~140.0 m、下游相对水位40.0~50.0 m,跌坎型消力池内水流流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跌坎型消力池内水位波动最大值发生在跌坎下游50~100 m范围内;随着跌坎型消力池跌坎高度的变化,消力池内水流可呈现出三种不同流态特征;当跌坎断面采用收缩体型后,跌坎高度可得到提升,有效地保障消力池内水流流态稳定和消能效率,改善消力池内临底水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冲积河流的水流挟沙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流挟沙的物理模式,以挟沙水流紊动能量方程为理论基础,得出了紊动能产生项和粘性耗散项的表达式,由此推导出适用于水流的紊流三区(光滑区、过渡区和粗糙区)的挟沙能力计算式,依据天然河流实测资料和室内水槽试验资料,验证了该水流挟沙能力计算式.针对该计算式分析了影响水流挟沙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泄水水垫塘内单位水体消能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ASM紊流数学模型对水垫塘内高速强紊动水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验资料对底板动水荷水荷载进行了验证;同时,统计和分析了水垫塘内的单位水体消能率,结果表明塘内水体消能大量集中的射流轴线附近,近映出水热塘内真正参与消能的水体只塘内水体的少部分;进一步统计分析了水垫塘的总消能量,与常规水力学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这也反映出采用紊流数学模型研究水垫塘内的水流紊动与消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有压输水管道内部装配合适的消能装置是解决供水工程剩余水头的一种重要消能方式。本文介绍了梯形转叶螺旋流消能装置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分析了消能装置的消能效果,并对其在不同扭转角度下的消能效率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此类消能装置最高消能效率可达水流压力的80%以上,能对下游建筑物设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基本合理,可作为管道消能装置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