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蔡美萍 《江苏质量》2002,(11):36-37
今年8月1日起,江苏开始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凡是在江苏辖区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汪》,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食醋、酱油产品经严格审查,在全国率先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现场审查。  相似文献   

2.
9月16日—17日,南宁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会议在横县召开。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南宁市质监局与7个县质监局的领导、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强调:从明年1月1日起,所有从事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均经检验合格,并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后,方可出厂销售。根据质监部门透露,目前全区共有生产加工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的企业3122家,其中家庭作坊式等小型企业达3106家,94%的企业还不具备保证…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食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发证)获证企业名单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131号公告,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国家发证)、啤酒(国家发证),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须持证生产。自2006年12月31日起,凡上述食品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该产品,销售单位不得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新投产、新转产上述产品的企业,应当及时向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以上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魏莉娟 《质量跟踪》2003,14(11):44-44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举办了肉制品等十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师资培训班,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肉制品等十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进行了宣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划,分步实施安排,在五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又纳入了新十类食品实施“QS”,这些食品是:  相似文献   

5.
我区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已近一年,通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辛勤努力和严格审查,截止到10月27日,全疆已有380家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条件的这五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加贴了“QS”标志的五类食品也已投放全疆市场。  相似文献   

6.
为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企业自律,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有序推进,逐步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从1月10日起,奉贤区质监局重点落实五项监管举措加强区域内食品质量安全:一是对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一次标准实施监督检查;二是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企业进行一次回访;三是向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递交一封公开信;四是与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企业签定一份质量自律承诺书;  相似文献   

7.
国家质检总局于今年7月印发《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该文件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贴(印)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必备条件:(一)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持有卫生部门核发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二)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监督与选择》2007,(1):50-63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131号公告,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国家发证)、啤酒(国家发证),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须持证生产。自2006年12月31日起,凡上述食品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该产品,销售单位不得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新投产、新转产上述产品的企业,应当及时向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以上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均为3年。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05,(1):A010-A011
国家质检总局从今年1月1日起对包括肉制品、奶制品、方便食品、散装速冻食品、膨化食品、调味品、饮料等10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届时,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未经检验合格并加贴QS标准的食品一律不准上市销售.为了更好地贯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本刊选择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知识以问答形式刊登于后,以便企业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安全是直接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常用食品实施食品安全准入制度。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获证企业可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和代表质量安全的“QS”标志。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食品生产加工的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将对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产生重要作用。按照质检总局的部署,到2003年12月31日止,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将全面完成。2004年1月1日以后,质检总局将对全国范围内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5类食品生产企业组织无证查处。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五类食品从本月开始实施市场准入本刊讯国家质检总局经过半年多的深入研究、探索,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基础上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本月开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包括3项制度: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安全许可制度,未取得食品质量安全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二是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有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自行实施出厂检验,但应定期将样品送到质检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比对检验;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可以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委托质检部门指…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月16日,上海市质技监局向本市获得国家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2家食品生产企业颁发证书,同时这12家企业生产的16种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投放上海市场,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质量安全的五类食品.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月16日,上海市质技监局向本市获得国家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2家食品生产企业颁发证书,同时这12家企业生产的16种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投放上海市场,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质量安全的五类食品.  相似文献   

14.
《上海标准化》2003,(1):4-4
春节期间 ,国内消费者有望尝到首批加贴QS标志的“市场准入食品” ,我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也由此宣告启动。据了解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根本上保证了食品的质量 ,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 ;二是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 ,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出厂销售 ;三是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 ,即QS标志 ,向社会做出“质量安全”承诺。去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进行了专项抽查和调查 ,全国平均合格率只有 5 9%。这…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从源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身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的职能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食品,是指经过工业加工、制作的、供人们食用或者饮用的制品。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以销售为目的的食品生产加工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进出口食品按照国家进出口商…  相似文献   

16.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是人心所向,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就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情况,开展无证查处工作。凡是没有取得许可证仍然从事生产销售的企业将受到严厉查处。  相似文献   

17.
国家质检总局在对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老5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基础上,从去年9月开始又正式启动了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新10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3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同时制定  相似文献   

18.
《质量春秋》2007,(7):40-4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的职能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相似文献   

19.
1月24日,记者从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国家质检总局于1月14日公布了1323家首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我区的23家企业榜上有名,获得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绿卡”。据介绍,去年8月,全国启动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首批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食醋等5类产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去年9月15食品生产企业申证、审查、上报等工作。1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了符合条件的5类食品生产企业名单,我区共有广西农乐米业有限公司、平果县刘佰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3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地规划和指导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生产加工源头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自2006年9月1日起,对28大类食品中的糕点、豆制品、蜂产品、果冻、挂面、鸡精调味料、酱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此,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28大类食品分类进行了调整,并制定了糕点等7类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为方便读者,本刊特邀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