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过2003     
岁末盘点,总是让人兴奋、令人难忘。也就是两年前的年终岁尾,《浙江经济》在省内新闻媒体中率先推出“年度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力图从这一独特的视角聚焦年中发生的经济大事,诠释一年来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两年过去了,《浙江经济》“年度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的影响日益扩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04,(24):1-1
岁月的年轮辗过2004年的每一天,也将2004年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留住。回首2004年,浙江经济走过的足迹让我们记住了很多很多,有太多的成绩值得我们自豪。在岁末年初交替之际,作为浙江省主要的经济媒体,每年推出“年度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真实地记录着我们所见到的浙江经济脉搏的跳动。  相似文献   

3.
开展“年度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对浙江经济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热点事件进行盘点,在于从这一独特的视角聚焦年中发生的经济大事,诠释一年来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而回顾总结与点评五年中的50件大事,为我们重现逐渐远去的五度春秋,使我们感到兴奋、自豪和憧憬。值此“2005年度浙江经济十件大事”揭晓之时,对这一活动作一回顾和总结,实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03,(23):6-11
《浙江经济》杂志社自2001年起,通过组织省内资深经济专家的参与,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3年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由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江日报》社、浙江电视台、浙江电台、《浙江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在线”主办,由《浙江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在线”承办,新华社浙江分社、《人民日报》驻浙江记者站、《光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科技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经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中国青年报》驻浙江记者站、文汇报业集团驻浙江办事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今日早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青年时报》,《浙江工人日报》、《浙江市场导报》、《东方早报》、浙江电视台综合新闻频道、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综合频道等在杭各大新闻媒体为支持单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咨询调查和精心筛选,民众网上投票和专家评选意见,最终确定“2003年浙江经济十件大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我国发生了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一是1997年创历史纪录(全年226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空前濒繁的沙尘暴,新世纪初,环境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对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来说,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大省”,应该是21世纪浙江实现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在伴随新世纪到来的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大衰退中,世界都在关注“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在国内,就在一些区域经济“时晴时雨”之际,浙江经济的脱颖而出,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甚至有人把它称之为“浙江经济现象”,并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了多种通俗解读或理论概括。本期策划推出的一组文章,虽然可能还无法让我们从中探究到浙江经济发展的全貌和真谛,但也许让我们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评判浙江经济,并从比较中得出一些新鲜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2001年,浙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经济主要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浙江现象”引人关注。在这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浙江经济》杂志社组织策划了“2001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整个活动邀请了省内经济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十位经济专家参与,对一年来浙江经济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热点事件进行盘点和发布。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杂志社自2001年起,通过组织省内资深经济专家的参与,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3年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由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江日报》社、浙江电视台、浙江电台、《浙江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在线”主办,由《浙江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在线”承办,新华社浙江分社、《人民日报》驻浙江记者站、《光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科技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经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中国青年报》驻浙江记者站、文汇报业集团驻浙江办事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今日早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青年时报》、《浙江工人日报》、《浙江市场导报》、《东方早报》、浙江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综合频率等在杭各大新闻媒体为支持单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咨询调查和精心筛选。民众网上投票和专家评选意见,最终确定“2003年浙江经济十件大事”。  相似文献   

9.
潘慧红 《浙江经济》2014,(19):38-39
去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顺势应时作出“电商换市”的战略部署,通过电子商务换市场,让浙江产品、浙江制造、浙江元素大步迈向全球市场,不断提高浙货的市场份额。一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电商换市”,电子商务业态不断丰富、模式创新活跃、发展氛围浓厚,形成了较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圈,“电商换市”红利不断释放。实践表明,只有把更多“浙江制造”卖出去,浙江工业才会发展更快,浙江经济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10.
浙江这十年     
羊勇良 《浙江经济》2014,(24):14-14
2004年是浙江经济增长的一道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浙江经济增速从领跑全国的地位,一路下行,4年后几乎跌至全国末位。一晃10年,有人称之为浙江“失落的十年”。事出有因,断言尚早,更应看到浙江结构转变加快和人文社会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全国第四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省占了27席,居全国首位,比位居第二位的省多出6席,其所表现出来的“浙江现象”引人注目。而所谓的“浙江现象”就是指促使浙江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区域块状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富省穷体”、“足球沙漠”是浙江体育的代名词。如今,永不服输的浙江人不仅已摘掉了这顶帽子,而且还把“体育经济”做得有声有色。在韩日世界杯足球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本刊记者就浙江体育经济的发展问题采访了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记者:谢谢陈局长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在20世纪80年代,外界戏称浙江是“富省穷休”、“足球沙漠”,90年代中期后,情况大为改观。陈局长,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浙江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陈培德: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体育发展比较快,成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竞技体育。改革开放前28年,浙江共拿过27个全国冠军,平均一年不到一个,没有亚洲冠军,更没有世界冠军。从1978年到现在,浙江共拿了111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04,(1):1-1
一页崭新的日历.一个悄然来临的新年。对于新一年的浙江经济发展,省内一些研究机构和经济专家已纷纷作了不同的预测,主流的观点是,2004年浙江经济将承接2003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事实上,人们对2004年浙江经济所担心的并不是速度,而是它的增长质量、效率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一、怎样认识浙江经济的性质多年来,人们对浙江经济,特别是对温州、台州地区的经济性质有多种议论:有的认为是个体、私营经济;有的认为是民营经济;有的认为是老百姓经济;有的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有的认为在浙江国有经济仍居主导和控制地位,因而仍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有的则对此表示怀疑。对于浙江经济的性质到底如何认识,浙江经济到底是姓“公”还是姓“私”,姓“社”还是姓“资”?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浙江经济从其最本质的特征来说,是一种民本经济。这种民本经济不但仍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且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2011,(3):22-25
2011年,无论是对于中国经济还是浙江经济,都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年份。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浙江经济工作的重点不仅要保持当年经济平稳增长,更为重要 的是要为整个“十二五”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完善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04,(6):1-1
有人说,浙江的经济增长是个奇迹,而浙江的外贸更是一个奇迹,无论是在经济一片大好的景气年份,还是在全球经济滑坡的灰色年份,浙江外贸总能以其傲人的业绩独领风骚。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浙江外贸更是乘上了“顺风船”,2002年出口增速达到28%,2003年在SARS、干旱、电力紧缺等制约下,仍实现了41.5%的高速增长。如今,“浙江制造”已经在全球“开花”。  相似文献   

17.
高速发展的浙江经济再度引起全国各界关注。2002年,浙江省有24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总数全国第一,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综合实力比较强的17个县(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的县(市)有16个。国内一些经济专家在研究“浙江现象”时说,近年来发展势头旺盛的浙江有“一群小虎”。强县之路,典型地反映了浙江经济发展之路;强县的发展经验,是浙江经验的集中体现。小河有水大河满经济强县是浙江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近几年,经济强县(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  相似文献   

18.
徐剑锋 《浙江经济》2014,(19):25-27
从人均GDP进行比较分析,2008年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从工业化迈向发达经济(后工业化)的过渡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其主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比值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进入中速期。这一阶段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源在于工业发展的减速。工业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基础,工业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经历都证明了,服务业超越工业之时,便是经济增长从中高速走向中低速之际。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欧美重新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再工业化”成为重要的策略。对浙江而言,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保持浙江工业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在当前浙江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推进工业高端化,将是保持浙江工业与浙江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经济"理论对浙江经济现象与浙江模式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人经济”这个提法是一种崭新的经济理论,它把浙江经济发展奇迹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浙江人”。在对浙江人所具有的“典型的企业家精神”、杰出的经商创业的能力等经济素质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破解了浙江经济现象之谜,并对浙江模式的前途与命运做出了合乎实际的解释与预见。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将是宏观调控能否取得实效、新一轮经济扩张能否平稳收敛的关键之年,也将是关系到“十一五”规划能否切实落实的关键一年。根据计量模型,结合政策背景的定性分析,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经济增长依然会在较高位平稳运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