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步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从阐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组成,特定的环境给其带来了心理上的缺陷.在市场经济发展快速的环境下,其数量逐年增加,心理问题也日见凸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改善其状况的合理方案,希望能对贫困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高校的稳定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建设做些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慧 《品牌》2015,(1):211-212
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增加,经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更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思考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心理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探讨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康向上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感恩的心理学定义出发,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心理内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龚勋宇 《适用技术市场》2011,(6):121-121,140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分析目前贫困大学生就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商》2015,(17)
当前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存在比例不容忽视,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消极心理问题。正确疏导大学特困生消极心理问题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及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列举大学特困生的典型消极心理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消解这些问题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杜旭阳 《消费导刊》2010,(5):130-130
高校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心理贫困"问题。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心理特征及表现,剖析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通过加强心理辅导,扶助自立,开展勤工俭学,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关爱与感恩教育等方面来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完成这项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小坤 《市场周刊》2020,(13):0047-0047
近年来,伴随国家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得以快速扩招,而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呈增长趋势,而伴随社会的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幸福情况,也事关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就贫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自主创业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趋势。但创业的高风险性也让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打了许多折扣。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在校贫困大学生兼职创业的现状入手,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兼职创业需求及创业情况进行了解。从创业风险角度和优势角度分析在校贫困大学生兼职创业的可行性,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学生总数中占有相当比例,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此类学生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深入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加强对于贫困学生的思想引导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如何探索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果加强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如何解决贫困学生的思想问题,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群  粟淼 《商场现代化》2010,(20):178-178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物质上的匮乏,导致他们背负了更多的压力,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继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常此以往,将影响他们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从经济和心理两方面入手,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摆脱困扰,树立学习和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加以关注的对象。其原因是由于近些年来由于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良心态造成的不良社会事件层出不穷。探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深化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真正改所谓的“贫困”。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由于贫困原因产生的不良心理,积极处事,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浅析大学生心理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高校的贫困生人数在逐渐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加突出,该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阶段,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角色的转变。本文主要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昂 《商》2013,(20):353-353
人类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在为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问题,如网络心理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徐强 《北方经贸》2012,(3):141-142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重点关注群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生为本,结合实际,科学管理,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是一项关乎社会持续发展稳定的系统工程,也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民生问题。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并且问题日益凸显,极大地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切入,厘清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路径乃是本文的宏义。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3)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被冲击。面临着学业、人际交往、经济、就业等多方面压力的大学生群体在这样的冲击影响下,潜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也逐步显现。高校辅导员不应仅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更应成为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恰当的方法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发挥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伟荣 《现代商业》2012,(32):272-27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认知障碍型就业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型就业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就业大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不能及时调整就业心理。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可通过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调整就业期望值以及提高就业心理承受能力等方法和途径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20.
王博  马学迁 《商》2014,(13):194-194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人才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