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我国目前临港产业区发展状况,基于产业联动理论,探讨了以"港城联动"为推动,以产业联动来规划,以发展战略为牵引的临港产业区发展模式。同时以此对秦皇岛临港产业区现状进行了相应分析,并针对的提出了加强秦皇岛"港城联动"效应,延伸和完善临港产业区内部产业链以及战略横向协作,重点优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以优良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得到大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促进区域产业与世界工业紧密结合,促使了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一批新兴经济体的腾飞。如今,中国产业正加速与国际产业接轨,临港工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临港产业与港口、城市间存在着哪些必然的联系与规律?临港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临港产业拥有哪些发展模式?这需要研究国际先进临港产业区的发展经验,研究这些亟待解决问题,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临港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上海临港产业区将继续着力增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在高起点上构筑新型高端装备产业体系,在高水平上形成自身独特竞争力,全力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兴发展理念的产业共生正在被重点关注,而临港产业共生则是其基本思想在沿海临港区位的具体实践。该著作在我国经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精准聚焦临港产业共生主题,进行了开拓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课题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针对江苏沿海特点及资源优势,着重从主导产业确立的基础和原则、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构建产业集群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临港工业产业集群的遴选、江苏沿海的主导产业集群等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江苏沿海开发的整体产业布局;明确提出陆海产业联动发展是构建产业集群的主要方式,江苏沿海开发应构建七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王滢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3):63-64,74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是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也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文章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其次分别从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以及其在对外经济中的效益这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财政收入的贡献;最后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其对财政的贡献的若干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席平  王娟  牛熠 《中外物流》2007,(5):89-91
西安陆港和西安临港产业区合理布置与规划是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铁路散货站良性互动发展的保障,也是西安地区国际生产关系科学配置的必要前提,根据西安陆港和西安临港产业区发展规律,笔者作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黄河三角洲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其中,四大临港产业区(指山东省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发展,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环节,是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新常态下,前些年曾迅速扩张的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临港产业正面临着生态压力和市场风险,急需加快转型升级。专著《河北省临港产业发展新论》集中探寻了河北省临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水平,江苏省连云港市质监局对辖区内的灌云县燕尾港、灌南县堆沟港两个化工产业园区和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积极探索和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化管理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水平,江苏省连云港市质监局对辖区内的灌云县燕尾港、灌南县堆沟港两个化工产业园区和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积极探索和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化管理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王时晖 《科技与企业》2014,(14):450-450
本文从沿江滨湖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沿江滨湖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产业发展失衡,产业发展重复,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电商与物流、旅游、高新技术制造业四大产业整合联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和创新优势,用产业集群理论来指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政策含义.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久富 《物流科技》2006,29(7):39-42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组织体系、战略布局和物流产业一体化机制等方面对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静思  乐美龙 《物流科技》2008,31(5):125-127
中国的临港城市多是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城市,说明港口的存在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城市产业发展和港口的关系是现在的热点话题。论文结合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的概念,引入城市产业增长极概念.目的在于研究中国临港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且通过对临港城市各产业增长率的分析与全国各产业增长率的分析比较,找出推动临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增长极,为未来的港口开发建设发展提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当前阶段的临港工业较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集群经济始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态势。而作为临港产业的基础,港口物流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随着我国临港经济的发展,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凸现出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姜道山 《活力》2008,(3):16-16
科学规划产业,促进经济转型。根据我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铁东路、南岗路、哈萝公路大富力段两侧沉陷区土地资源为依托,制定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划分四个产业区,为实现经济创新转型奠定基础。四个产业区即:铁东路两侧为产业一区,重点发展粮食加工业和物流业。2008年,鑫鑫米业投资1000万元的精洁米扩建项目和投资2000万元的大米深加工项目(产品销往韩国、日本、  相似文献   

18.
<正>新产业区的基本内涵是以区域经济和资源特点为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量和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新型产业区域,构建产业共生发展的生态型产业区已经成为新产业区发展的最新追求方向。21世纪初,中国有一批遵循产业共生理念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渐成雏型或逐渐走向成熟,大连开发区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天然气产业对所在区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甚至形成资源诅咒的陷阱。本文运用产业网络理论剖析天然气产业在区域产业网络中的定位,并提出完善和释放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辐射联动功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加强合作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其有利于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也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在物流产业发展方面,京西南各区需要结合实际,形成产业错位发展;调整存量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共同打造节点,形成有效联动;推进五区联合招商,形成协商共议机制。从而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区域物流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