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了解,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是越冬水体氧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进入冰封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的肥水,但注水量一般不超过1/5。如果越冬水质清瘦,每667平方米(即一亩塘)水面可以各施0.5—1千克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提高水的肥度。  相似文献   

2.
<正> 浮游生物是鲢、鳙鱼类天然的优质饵料,是池塘各种鱼类养殖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生物种群。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是池塘溶氧的主要来源,鱼池浮游植物的增加与减少对池塘的水质变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组成优良与否直接会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很多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把池水浮游植物的丰度和水化学肥度概念混为一谈,认为“水色”淡即缺肥料,“水色”浓即不缺肥料,这种认为在生产中往往是不科学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搞清楚影响水化学肥度与浮游植物的增殖情况在渔业生产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鱼池的泛塘现象是由于水中缺氧造成的。在夏天,日照强烈,鱼池水温随之升高,池底各种有机物、水生动物和养殖鱼类急剧消耗水中的氧气,使得整个鱼池水体的溶氧量大大降低,最后导致泛塘;如果天气阴雨连绵,光照条件差,鱼池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中溶氧的补给来源锐减,也会发生泛塘;此外,水质过肥、老化、营养物质过剩或者恶化而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偏低也会引发泛塘。一、预防泛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引起池塘水体溶氧急剧减少发生泛塘事故具有多方面原因,现根据有关资料和生产实践,就发生泛塘的有关原因和防控、解救等方面知识整理成本文,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水体溶氧急剧减少的原因静水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溶氧来源主要是依靠空气中的氧气溶入和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溶入。在自然  相似文献   

5.
<正>一、保证鱼种成活1、做好水质培肥工作。清塘结束后,可适当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来培育水中浮游生物,一方面供肥水性鱼类摄食,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增加池水的溶氧量,  相似文献   

6.
<正>三、施肥肥水养鱼常用几种肥水产品包括有机肥、无机肥、生物渔肥;有机肥优点在于其肥效较长、营养元素较为全面,缺点在于营养元素施放缓慢,在水体中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且易带来有害细菌,操作起来劳动力较大。常用于前期施基肥,用于新的池塘或长期使用无机肥造成水体微量元素相对不足的水体。无机肥优点在于肥效快,污染和劳动理相对较小,缺点在于元素不全面且易改变水体化学  相似文献   

7.
<正>大面积的稻虾连作,稻秆问题也成困扰小龙虾养殖的一道坎。稻秆富含大量的有机质,腐烂分解时给水体带来一定的肥度。浮游植物能保证水体充足的溶氧,浮游动物是小龙虾幼苗最喜爱的天然饵料,有利于小龙虾快速生长。但是,稻秆腐烂的同时大量有机质来不及转换和被利用,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氧,引起水质恶化,极大地影响了种虾的抱卵率及小虾苗的成活率。现对稻秆、稻茬的处理办法和利用小议如下,仅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探讨了施用生物渔肥(峻丰生物008)后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变化。试验取2个小型水库(云龙水库和蔡和水库),其中蔡和水库为试验水库,施入生物渔肥量为4kg/亩,云龙水库为不施肥的对照水库。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渔肥后蔡和水库中的浮游植物在第2天开始迅速增长,第3天达到生长高峰,比施肥当天增长238%,硅藻门取代绿藻门成为优势种群;蔡和水库中的浮游动物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比施肥当天增长130%,试验水库浮游生物总量在施入生物渔肥后的第6天仍高于对照水库。本试验条件下,生物渔肥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影响不大,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天辰水产专用液体肥”是一种高浓度多元素复合液体肥料。该产品的水溶性好,并具有组分含量高和养分利用率高的特点。因为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生产量是评价水体营养类型和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池塘养殖水体“肥、瘦”主要是根据浮游生物的种、量来判断的。为了深入探讨这种“天辰水产专用液体肥”对水产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群变化动态的影响,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池塘施肥分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基肥一般采用有面肥料,追肥一般为无机肥,施肥时应注意以下十个禁忌:1.忌雨天施肥雨天施肥至少有四大弊端:一是天气阴暗,光照减弱,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中,越冬鱼种死亡率较高。使鱼种数量减少,影响来年成鱼养殖,给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为此,就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一、鱼种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1、水体严重缺氧。到了冬季,水体会严重缺氧。这是因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氧的供求失衡,产氧量小于消耗量;二是水体由于投饵、施肥及鱼类代谢废物积累;有机物多,大量消耗氧气;三是水中鱼种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四是池塘保水性差,水位严重下降,造成缺氧。  相似文献   

12.
<正>水体颜色的变化是由于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运动以及它们生理的变化引起的。浮游植物(藻类)不仅是鱼类和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而且还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淡水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对溶解氧(DO)的影响很大。在自然条件下,静水养鱼池内溶解  相似文献   

13.
<正> 水域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水体营养物质(主要是外源性)的增加。通常是指磷、氮、碳和其它微量元素等。 水体富营养化最直观的现象是浮游植物增殖,出现水华,在海洋称为赤潮,淡水称为藻华。 我省大型湖泊梁子湖浮游植物数量一般为6.0—  相似文献   

14.
<正>现将虾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碰到的常见水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简述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一、溶氧不足水体溶氧产生的主要途径是池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大气中氧气的溶入。溶氧对虾蟹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溶氧充足,虾蟹摄食旺盛,饵料利用率高,生长快;溶氧不足,虾蟹摄食、消化功能下降,呼吸作用增强,能量消耗大,生长缓慢,免疫力降低,轻则影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清了养鱼水体中产氧与耗氧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了一套越冬期间利用生物增氧的技术。首先要着眼于增氧因素。决定冰下水体浮游植物产氧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营养盐、二氧化碳、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群结构,以及制约浮游植物的生物因子或其他化学因子。在冰下水体中消耗溶氧除鱼类呼吸外,还有浮游动物、各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底泥中  相似文献   

16.
<正> 由蓝藻形成的铜绿水是池塘常见的水质现象,此时池水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为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薄。微囊藻喜生长在温度较高(28℃—32℃)水中,喜强光。因此,多在夏秋季旺发。由于这类藻繁殖速度快,与其它藻类争肥争空间。藻类大量死亡时,向水体释放毒素,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密度在不断增大,对水体的投入也在增加,当水体超过负载能力时,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环境恶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18.
<正> 误区一:蟹塘水质越清越好 蟹塘水质应保持一定的肥度,尤其是春季,养殖塘可通过施肥来培育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供河蟹摄食。但要注意季节施肥,要量少次多,使水体透明度控制在40-50cm左右。  相似文献   

19.
水体初级生产力是指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植物和自养性细菌利用太阳能,以无机物为原料,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水生维管束植物和其它高等水生植物在养殖水体初级生产力中,无论是从提供食物的数量还是供给氧气来源情况看,所起的作用都不是主要的。除少数草食性鱼类外,绝大多数鱼类不能摄食水生维管束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水中高等植物过多,不仅占据了水体空间,在鱼类摄食的刺激下,分泌一种苦涩的有害化学物质释放于水中,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造成池塘鱼类浮头的原冈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天气变化引起池水对流紊乱,可能会引起鱼类浮头。夏季晴天,表层水中浮游植物较多,光线好,光合作用强,产生大量氧气,往往会过饱和而逸入空气中;而底层水中光线弱,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弱,氧气来源少而耗氧量大,造成下层缺氧,而且上层水温高,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