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年是吉林省提出变“快走”为“快跑”的起始之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继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粮食总产量力争实现510亿斤,增幅达到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增幅达到6%,力争实现8%。上半年,各地围绕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80、1990、1996、2000和2008年县域数据,通过分析其农村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演进特征,对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整体趋于收敛,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之间的差异在1980—1990年有所降低,1990年之后逐年增大,表现出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的相对低谷性。1996—2008年,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比重由38.6%降为19.9%,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3.4%减至57%,而乡村人口比重则由85.7%缓慢降至82.3%。粮食主产区总体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约束等政策性限制对该区域发展权益的剥夺,而相关政策对于解决其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存在局限性,未能处理好国家、地方政府、农户三者的利益关系,导致粮食主产区难以发挥农业产量高和质量优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后发优势,从而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福建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大目标 “九五”期间福建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明确五大目标: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目标。到“九五”期末,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47∶38(按当年价格计算)。 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目标。食物总量实现三个一千万吨,即: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肉蛋奶、水果、水产品、食用菌等四大类非粮食物总产量达1000万吨,蔬菜总产量达1000万吨。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洁 《经济师》2001,(11):64-64,66
内陆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长期受计划经济控制 ,形成了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三为主”经济结构 ,即 :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 ,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这样的经济结构 ,必然导致经济效益差、产品规模小、资源严重浪费等诸多问题。下决心调整结构 ,就成为全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农村加快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对山西省运城市的调查之后 ,提出了做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桂良  俊江 《经济论坛》1994,(19):10-11
1.调整农业结构,充分挖掘结构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1)以确保粮食稳定增长为基础,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种植业内部,首要的问题是确保粮食的稳定增长,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因为粮食问题是一个突出而又敏感的社会问题。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的刚性制约,农产品供给与收入增长已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已成必然趋势。从1978年至1993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虽减少了1364万亩,减11.4%,但总产量趋于稳定增长,1993年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的发展将会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文中主要就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中先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产生影响的途径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是那个对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四者之间存在“依次推进”的关系。“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及所带动的广大农民。政府适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只可起引导作用。政府更应该做好的工作是大力推进农业科研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 ,迅速孵化出一批“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8.
典型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开始从供给制约转变为需求制约,当前迫切需要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宁夏南部山区作为我国典型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是经济落后的突出表现。必须破除单纯追求粮食区域产需平衡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一、宁夏南部山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信息的引导、生产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经过20多年来的调整,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得到一定发展。 …  相似文献   

9.
周紫哲  杨红瑞 《经济论坛》2012,(8):11-14,20
文章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标准区域,分析了河北省从“六五”到“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状况.结论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偏重,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第二产业产业偏大,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偏小,缺乏竞争力,据此提出以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河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彻底改变了"以粮为纲"的高度集中的农村产业结构,以一定意义上说,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正是近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给我省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令人瞩目,这个调整在当前和今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目前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村体制改革打破了吉林省过去那种"农业即是粮食"的传统观念,建立于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在:(一)我省始终坚持以粮食为基础的方针,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保证了粮食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我省粮食总产"六五"期间连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和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促使农业全面、迅速发展,特别是粮食连年大幅度增产,1984年粮食总产量为8146亿斤,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1985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比1984年减产了500多亿斤,以后几年,粮食生产出现徘徊。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12.
回眸“一号文件”从1982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个“一号文”正式承认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解放了土地和劳动力,带来了农业生产超常规发展;第二个“一号文”强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长期坚持下去,并提出要放活农村工商业;第三个“一号文”明确土地承包期延长15年,还提出疏通流通渠道,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多种经济并存,创造了一个竞争促发展的新局面;第四个“一号文”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推动了各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第五个“一号文”在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连年徘徊的情况下,提出要增加农业投人,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可以说,这五个“一号文”的出台,促进了农村的繁荣,增加了农民收入,因而得到  相似文献   

13.
<正>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增长幅度大的年份,将会导致下一年工业生产的更大幅度增长。反之亦然。尽管今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与农业总产值,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占比重渐趋缩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至今,已有14年,其间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有7年分别达3200万吨和3300万吨以上,1984─198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6年超过千斤。1992年粮食总产量3320.5万吨,棉花52.7万吨,肉类221.7万吨,禽蛋111.7万吨,水产134.7万吨,蔬菜1900万吨,除粮棉外,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4倍。与此同时干鲜果生产量也成倍增长。1992年人均食物占有量,粮、肉、蛋、奶、鱼类、蔬菜及水果分别达到491公斤、33公斤、16公斤、1.7公斤、19公斤、281公斤和8.3公斤。目前我省农副产品生产量已基本达到2000年的食物消费结构标准。 由于农业的稳定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92年农业产值672亿元。乡镇企业2463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含建筑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4%,上升到1992年的44.4%。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0.3%,下降到1992年  相似文献   

14.
一、回顾与展望“八五”期间,石嘴山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2%。“九五”计划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9%,其主要:一是有建市40年来形成社会固定资产约100亿元的基础;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三是“七五”、“八五”、“九五”期间一大批项目陆续投产;四是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优化资本结构力度加大;五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六是不断扩大开放,东西合作,招商引资,加快发展;七是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快速,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八是有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齐心奋发的人民群众。所以,2000年,是世…  相似文献   

15.
一、突出区域特色,狠抓四个开发 “八五”期间,漳平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精心组织优高农业生产,积极推进常规农业向优高农业、口粮农业向致富农业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林牧(渔)由1990年的 5:3:2调整到 1995年的 4:3:3,农业三次产业结构由 1990年的 6:3:1调整到1995年 3:5:2,经济快速增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 ,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漾濞县是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 ,粮、林、果、畜、烟是漾濞的 5大传统农业产业 ,但各产业规模小 ,集约化程度低 ,没有区域特色 ,导致农民和财政增收困难 ,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对此 ,漾濞确定了“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制药四大支柱产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发展思路 ,并紧紧围绕市场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着力发展核桃和苦良姜生物制药产业 ,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扩大规模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  相似文献   

17.
回眸吉林2002     
《经济视角》2003,(1):21-22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吉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9.5%,高于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3%、10.5%和10.1%。 回眸2002年,有6个方面的工作是很有成效的。 1、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注重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结构,调减普通玉米和水稻  相似文献   

18.
A 去年广东经济过热的势头得到控制,经济增速减缓。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指标总量仍居全国前列,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5300亿元(当年价),按90年不变价计3533亿元,比94年增长15%,比上年增速下调4个百分点。 2、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大灾之年夺得好收成。粮食生产继连续三年减产之后,去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793.2万吨,比上年增产  相似文献   

19.
一、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已不再是经济发展中出现波动和失调下的被动调整 ,而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变化和广大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调整。同时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 ,也不是简单的产量和种植面积比例关系的变动 ,将主要是产品品种、质量的适销对路。通过更新品种 ,不断注入新的科技含量 ,发展区域规模特色产业 ,利用加工转化增值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向二十一世纪农业现代化的更高目标迈进。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要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农村经济中一、二、三产业 ,按照产业演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项扶农政策的落实,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吉林省的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登上新台阶。1996年粮食总产量达232.66亿公斤,比1995年增长16.8%,比历史最高年份1990年增长13.8%,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为吉林省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实现"三大一强"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吉林省农业生产不断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随着粮食购销体制的深入改革,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吉林省在粮食生产上也显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一、在粮食种植上存在的问题1、种植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