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锡祥 《中国邮政》2008,(10):44-44
当前中国邮政已经进入加快发展、加速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且正面临着思想解放、体制改造、机制变更、技术革新等二次创业的诸多历史挑战。要适应新时代、新市场的全新要求,必然要求我们用“创新”来引领邮政企业不断前行。武汉邮政在多年加快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努力在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中,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发展现代邮政物流,是否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在成立邮政物流公司过程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国邮政物流的发展战略,已经确立了领先国内同行业的市场发展目标,既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同时又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物流业务的经济运行效率。为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国有经济的现代邮政物流体制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否进行有机的结合。实际上,两者结合的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在邮政物流企业中的作用所谓现代邮政物流企业制度,就是符合社会化大生…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看,邮政改革属于比较迟的国有企业改革。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邮政改革的目的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提高国有资产产出效率。按照政府职能模式组建的邮政企业制度,存在“所有者缺位”、“法人人格不健全”、“权责不清”等弊端,这是影响产出效率的根本问题。“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这些特征正好是国有企业体制的不足。从这个角度讲,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是邮政改革的切入点,是首要环节,但并不能涵盖邮政改革的全部。邮政改革是以“发展”为目的的自我完善与革新,是一个动态而持续的发展过程,其内涵要大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但在改革初期,可以讲邮政改革直指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无锡邮政建设与发展研究会于1987年12月22日举行学术年会,并邀请苏州、常州、江阴和宜兴局的有关同志参加。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主题,对邮政的经营、服务、资费、盈亏和机械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认为,为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入国际大循环的需要,必须加快邮政的改革和发展,理论上要有所突破,观念也要更新。邮政必须为商品经济服务,因而要了解市场,开展业务宣传、改善服务,在服务中  相似文献   

5.
程惠平 《中国邮政》2010,(11):51-52
随着邮政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速递物流作为邮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邮政业的核心竞争业务之一,已经被完全推向了市场。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要想适应市场的生存法则,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社会化、知识经济化以及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邮政运行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邮政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原有的邮政经营管理体制就成为世界各国邮政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许多国家在邮政改革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本文以德国、澳大利亚、荷兰、英国、日本这五个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为例,来综观一下世界邮政改革的发展历程。改革内容——政企分开、公司化运作1.德国邮政为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原德国邮电部于上世纪80年代末对邮电行业进行了改革。此次改革历时十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三大公司独立运营,将原属邮电部统一管理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邮政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邮政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邮政经营形势严峻,传统业务增长缓慢,市场份额下降,轻新业务发展艰难;粗放经营制约着邮政发展,专业经营仅仅停留在专业管理中;经营发展奖励政策在刺激业务发展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网络运行质量不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营销策略、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与市场经济大环境不相适应。经营是企业的龙头,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点。邮政要实现三年扭亏的目标,必须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抓经营机制改革。具体说,就是要按市场所需…  相似文献   

8.
邮电分设后,邮政一直在努力促进邮政经济发展和扭亏增盈,但由于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普遍服务补贴没有解决、依靠地方政府做得不够、内部思想还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致经济状况没有彻底好转,发展较为缓慢,职工待遇的差距拉大。其根本的出路是搞好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以促进邮政报刊发行改革为目的,结合邮政开办报刊发行业务50年的历史和经验,分析了目前邮发报刊业务存在的问题。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提出了加快观念转变,适应形势需要;加快订阅改革,适应竞争需要;加快零售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等项措施,以使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效益。  相似文献   

10.
邮政独立运营之后,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已暴露出来。邮政要发展,就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深化企业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邮政事业的全面发展。位于豫北的安阳市邮政局,在1999年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  相似文献   

11.
坚持创新发展速递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中国邮政》2010,(7):52-52
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邮政速递物流要在竞争中取得发展,就必须要有做大做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立足改革,走发展创新之路,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生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邮政市场经济与邮政法的关系陕西省汉中地区邮电局魏素琴邮政市场经济是以邮政通信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是邮政通信大发展所客观必需的资源配置方法。邮政通信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建立邮政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形成一种以通信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一)随着邮政设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增多,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目前,市县两级运行维护工作困难不少,但最大的问题仍是运行维护体制未理顺,机制不灵活,未能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维护管理和技术创新运作机制。体制建设是搞好运行维护工作的基础,要从根本上强化运维工作,笔者认为,完全有必要对现有的运行维护体制进行改革,成立服务邮政企业的信息技术公司或运行维护公司,实行专业化的管理体制和公司化的运作机制。企业发展靠人才,人才发挥作用必须靠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维护体制,公司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规范化运作,…  相似文献   

14.
改革传统投递模式建立社区邮政投递服务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清局长在2000年邮政经营服务工作会议上指出:“投递改革成败与否就看投递质量是不是上升了,成本是不是下来了,投递效率是不是提高了”。深化投递体制改革是巩固、延伸、拓展邮政传统业务的需要,也是邮政跻身物流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国家邮政局要求,2001年要继续深化投递体制改革,适应重组邮政物流配送体系的需要,以城市投递为重点,强化投递网的营销功能,促进传统投递网向现代物流配送网转变。 一、传统的邮政投递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对邮政服务新需求 传统的邮政投递模式概括为“点线式”。点就是投递局,线就…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1997,(10):12-13,15
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推进邮政全面步入市场陕西省邮电管理局邮政运营部近几年,我省邮政通信工作以加快邮政通信能力建设,推进科技兴邮为依托,以全员营销、开拓市场发展业务为中心,以满足客户用邮需求、全面改革服务工作为主线,以改革完善邮政运营机制、促进邮政集约化经...  相似文献   

16.
朱斌 《中国邮政》2008,(3):44-45
邮政独立运营十年来,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效益逐年提升,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员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勇闯市场,企业发展冲劲十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邮政企业正处在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转型期,正经历着体制、机制改革的阵痛,  相似文献   

17.
张文杰 《中国邮政》1998,(12):28-29
我国邮政金融企业改革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邮政金融管理体制,实现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使邮政金融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因此,邮政金融企业要顺应形势发展,在实现两个转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朱斌 《邮政技术》2008,(3):44-45
邮政独立运营十年来,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效益逐年提升,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员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勇闯市场,企业发展冲劲十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邮政企业正处在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转型期,正经历着体制、机制改革的阵痛,  相似文献   

19.
王飞云 《邮政研究》2001,17(1):10-11
以提高邮政经营水平为目的,针对邮政独立运营一年来的经营状况,分析了邮政各项业务发展的不平衡性,业务不尽合理的风险性,市场竞争力脆弱等因素,提出了调整邮政业务结构的原则及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内外要闻     
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群众对通信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自1999年3月1日起,对邮政电信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 这次调整是在资费总体水平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兼顾国家、企业及消费者三方面的利益,对邮政电信资费进行的阶段性、结构性调整,主要解决资费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今后国家将结合通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邮电资费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以促进国民经济及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